不止山西悬空寺巧夺天工,福建这两座同样鬼斧神工

不止山西悬空寺巧夺天工,福建这两座同样鬼斧神工

悬空寺,顾名思义,是那些高悬在山崖之上的寺庙的统称。

然而,时至今日,悬空寺几乎已完全等同于山西浑源恒山翠屏峰的那座悬空寺。那些有关悬空寺的各种赞誉——巧夺天工、千年屹立、建筑奇迹等都被北岳这一寺独享。

的确,俚语有云,“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的恒山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年间,于松不能生、猿不能攀之处,发偌大愿力,凭空建寺。作为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不愧为世界一大建筑奇迹。

殊不知,在中华大地上,同样的神迹并不在少数。在福建一省,就有两座毫不逊色的悬空寺。

灵通岩寺

灵通岩寺也被称为福建悬空寺。

它的鲜为人知在于它所在的灵通岩更有名气、历史更为久远。灵通岩,又称灵通山,是一座由上亿年前的火山岩堆积而成的山峰,号称“闽南第一山”,并有闽南“小黄山”的美誉。灵通山上有巨石擎天、下有深谷清泉,险峻雄奇,全国罕见,于福建更是独一无二。

不止山西悬空寺巧夺天工,福建这两座同样鬼斧神工

灵通山上有巨石擎天、下有深谷清泉,险峻雄奇,全国罕见。

峭壁之间的灵通岩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更是这片风光背后重要的文化承载。有关灵通岩寺的记载最早是源于唐代。整座寺庙巧妙地利用了地形优势,建于天然石洞中,上方有巨石覆盖,下方则是悬崖绝壁,唯有一条“天梯”小径可以攀登。

灵通岩寺前百米高处,有涓涓细流,飞溅而下,点滴如珠似玉;最神奇的是,到了雨季,这里会形成“珠帘化雨”的奇观,细流变成飞瀑,犹如珠帘高挂,令人叫绝。

相传只要能够沐浴于“珠帘化雨”之中,便能够高中状元,所以自古也有不少书生跃跃欲试,颇有些传奇的意味。历史相传曾有两位书生成功沐浴到这幕“珠帘化雨”,其中一位便是明末大学问家、石斋先生黄道周。

不止山西悬空寺巧夺天工,福建这两座同样鬼斧神工

到了雨季,这里会形成“珠帘化雨”的奇观。

黄道周少年时勤奋好学,尤其喜欢躲在极为僻静的地方,专心攻读。所以他20岁时就住在灵通山读书。灵通寺南侧有个洞穴,相传就是他藏书和读书的地方。黄道周一生刚直、胸怀磊落之气,被贬后曾隐居于灵通山开馆教书。

在隐居之后不久,黄道周在山岩上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于是这座历经大矾山、大鹏山、大枫山、大峰山等名字的山峰终于有了现在的名字——灵通山。

与恒山悬空寺相比,灵通岩寺在文化底蕴上略有逊色。不过灵通岩寺与灵通岩的盛景相得益彰,比略显孤单的恒山悬空寺又要胜出一筹了。

泰宁甘露寺

在福建,除了灵通岩寺外,还有一座享负盛名的悬空寺,名叫甘露寺。

甘露寺坐落于福建泰宁金湖风景区,始建于宋朝(公元1146年),同样历史悠久。甘露寺所在的福建泰宁大金湖,素有“天下第一湖山”的美誉,环境秀美、人杰地灵,是一处修行圣地。

这座甘露寺镶嵌于峭壁深壑之中,赤红色的楼阁群散发出神圣庄严的气息,单从远处观看,已然无比壮观。然而,这座古寺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是它“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建筑结构。

不止山西悬空寺巧夺天工,福建这两座同样鬼斧神工

泰宁甘露寺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是它“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建筑结构。

所谓“一柱插地,不假片瓦”,是指整座寺庙只用了一根粗大的原木柱子来支撑起所有的建筑,屋顶并没有使用任何瓦片,全部为原木筑造,这一点在普遍拥有华丽砖瓦及石刻雕塑的寺庙之中,显得与众不同。这也充分展现出建造者对自然乃至天人合一的极致追求,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又一大杰作。

此外,甘露寺以“T”形拱头相连接,又名“插拱”,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其精妙的工艺对其他国家的建筑影响深远。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名僧重源法师曾三度入闽考察,学习甘露岩寺的建筑工艺,回国后重建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大佛殿所大量使用的“T”形头拱即取样于甘露岩寺,被誉为“大佛样”。

与甘露寺相比,恒山悬空寺同样做了木柱支撑,并且有很多根。不过,与甘露寺“一柱撑所有”不同,恒山峭壁上的那些纤细的木柱并不受力。据说在悬空寺建成时并没有木柱,人们担心没有支撑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才在寺底下安置了这些木柱。悬空寺千年不倒的真正原因在于,其重心完全撑在坚硬的岩石里。岩石被凿成了形似直角梯形的样子,然后插入飞梁,使其与直角梯形锐角部分充分接近,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此外,悬空寺飞梁所用的木料是当地的特产铁杉木,用桐油浸过,千年不朽。

不止山西悬空寺巧夺天工,福建这两座同样鬼斧神工

两相比较,可以说在建筑神迹上,甘露寺与悬空寺各擅胜场、难分高下。

在民间,还有一个关于甘露寺的有趣传说。相传,甘露寺的前身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寺庙,里面供奉着送子观音,北宋时期,一位妇人特地到寺庙求子,并许愿将来若是生了儿子,必定会花重金重修寺庙。后来,这位妇人果真得子,儿子更是高中状元,为了完成母亲的夙愿,这位孝子寻遍天下建筑奇才来此修庙。最终,一位名叫周斫头的工匠突发奇想,构建了这座“一柱擎天”的甘露寺。而后人亦将这根撑起寺庙的柱子称为“状元柱”或是“如意柱”,从此甘露寺的香火空前繁盛,祭拜的人也是愈来愈多。与如今已成单纯景观的悬空寺相比,在寺庙的“本质工作”上,香火繁盛的甘露寺又要略胜一筹了。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