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187-乌克兰第聂伯河

作者:那日苏

校稿:朝乾 / 编辑:金枪鱼

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美誉,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竟然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借由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地中海水道,乌克兰的小麦和油料远销至黎巴嫩、埃及、利比亚等国,也难怪乌克兰战场局势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

俄乌交战导致两个严重的吃饭问题

一个是直接的粮食出口

一个是化肥以及化肥原材料的出口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这些年乌克兰的经济一塌糊涂,如今人均GDP不足中国的3分之一。战火肆虐8年之久,但总体上看,并未出现全国范围的人道主义危机,这得益于其深厚的家底,其远超亚非拉水平的工农业基础和住房拥有率,让乌克兰人民维持着相对还能过下去的日子。

把中国和乌克兰人均GDP做个比值可以看出

战争的前3年,乌克兰经济严重受损 ▼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乌克兰的工农业基础,既有上百年来大规模开发的功劳,也更应归功于其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第聂伯河流域丰饶的水土,是乌克兰两岸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天府之国 乌克兰(图:shutterstock)▼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一条大河波浪宽

第聂伯河,过去也译作德涅伯河,它最远发源于俄罗斯西北部斯摩棱斯克州和特维尔州之间的瓦尔代丘陵

瓦尔代丘陵与第聂伯河流域▼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瓦尔代丘陵是东欧平原上为数不多的高地,在第四纪冰河时代,冰川作用就像美工刀一样,在高地上雕刻出千沟万壑的地形。

从高处俯瞰瓦尔代丘陵,就像是一片巨大的高尔夫球场

浅洼映照天空,湖泊和草甸亲吻出一条绿藻的裙边

横屏观看,图:维基百科)▼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冰川退去后,瓦尔代丘陵呈现出复杂的地势地貌形态,山谷沟壑相间排布,湖泊、沼泽遍布其间,众多河流都从这里发源。

整个极北大地的地形,都与第四纪冰期的冰川作用有关

瓦尔代高地,更是第聂伯河和伏尔加河的共同起源地

横屏观看)▼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第聂伯河全长2285公里,比珠江略短一点,是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和多瑙河的第三大河。在广袤平缓的东欧平原上,地势起伏较小,所以河流大多数河段的流速都较为平缓。

在乌克兰的河段大概有1121公里,只占河流全长的一半,但却占了第聂伯河流域最好的一块土地。

第聂伯河流域占了乌克兰一半的国土

一路还有众多水路水电站,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第聂伯河流域面积达50.4万平方公里,河网密集,而且河道宽阔。著有《死魂灵》、《钦差大臣》的文豪果戈里,曾在自己的诗篇当中留下了佳句:“没有一只雄鹰能飞到第聂伯河的中间”。

河水平缓、河网密集、河道深阔

老鹰不能飞过去,海鸥坐船应该能到

(图:Britannica)▼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除了水资源丰富之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乌克兰第聂伯河流域范围的气候属于整个东欧最舒适的地区。

乌克兰国土大部分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与亚欧大陆东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同,受北半球盛行西风带影响,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滋润了这片土地。

喜水的蜻蜓在第聂伯河畔大肆繁衍

为乌克兰带去盎然春意(图:壹图网)▼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以乌克兰首都基辅为例,基辅的纬度约为50°N,比我国的哈尔滨市还要靠北一点,但年平均气温却和我国的华北平原一个水平,冬季平均低温不到零下10度。

乌克兰的温热分布真的非常温和

(来源:climate-data)▼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在降水方面,基辅市的年平均降水量为618mm,这个数字甚至还高过了季风气候的北京。另外,相比于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的北京,乌克兰第聂伯河流域全年降水较为平均,夏季降水最高的6月和冬季降水最低的1月,降水量差距也没超过40mm。

北大西洋和西风的作用十分显著

相比于南部沿海,西部和北部的降水更多▼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分布均匀的降水,保证了第聂伯河全年水量不会有较大的差距,对两岸人民来说,这减少了很多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第聂伯河两岸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定居之所。

风吹稻花香两岸

从上游到下游,第聂伯河哺育了13个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包括上游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白俄罗斯的戈梅利等等。

其中分布在乌克兰境内的就有9个,基辅、切尔尼戈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城市,都是依靠着第聂伯河而兴起。

乌克兰部分的9个第聂伯河流域关键城市:

切尔尼戈夫、基辅、切尔卡瑟、基洛沃格勒、波尔塔瓦、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和尼古拉耶夫▼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乌克兰拥有大部分第聂伯河流域土地,同时也是最好的一部分。第聂伯河流域上游是森林地带,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混交林为主。由于地形较为复杂、沼泽遍布,气候也较为寒冷,经济价值并不高,很难开展大规模农牧业生产。

位于第聂伯河上游的比亚沃维耶扎原始森林

是欧洲现存最大原始森林,欧洲野牛的栖息地

(图:shutterstock)▼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等到第聂伯河流入乌克兰境内,条件就好得多了。从基辅到扎波罗热河段可视为河流的中游部分,这里为森林区和草原区的过渡地带,温度、气候适宜,土地平缓。

乌克兰全境农用土地面积为4150万公顷,其中可耕地面积3250万公顷,大部分都分布在第聂伯河流域中游地带。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乌克兰大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另外两个黑土带分别位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中国的东北平原。

乌克兰黑土带,高肥力的黑土几乎遍布乌克兰全境 ▼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黑土的形成也与第聂伯河流域充足的水分,以及高纬度大陆性气候有关。流域内夏季植被生长茂盛,到冬季季节性枯死和树木落叶,使得地表存留大量有机质

有机质在冬季冰雪封冻的条件下得不到有效分解,等到冰雪融化后,又因降水充分、融雪过多等原因,导致有机质分解得过程十分缓慢,堆积在地表形成腐殖质。肥沃的黑土,就这样遍布在了乌克兰大平原之上。

用东北老大哥的话说:“插根筷子在土里,它都能发芽”

(来源:Youtube)▼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从扎波罗热往南的第聂伯河下游,又是另一番景象。首先土壤依旧肥沃,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携带着肥沃的泥土冲击出了大片河口三角洲,所以下游流域的黑土带虽然不如中游那么广阔,但也超过了世界大部分区域。

第聂伯河口三角洲形成植被丰茂的湿地

裹挟着肥润的黑土为这里带来生机(图:wiki)▼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但到这里,气候却变了个样。乌克兰南部靠近黑海的区域,地势低平,海拔在150米以下。这里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北移影响,气温上升,降水却变得稀少。

冬季,黑海就像一个巨大的暖水袋一样,散发热量和水分。所以在黑海沿岸低地,尤其是敖德萨-赫尔松一带,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这里夏季温和干燥,一年里80%的降水来源于冬天下雪。

就如同400mm等降水量线是中国的农耕-游牧分界线,扎波罗热南北的150米海拔高度线也是乌克兰传统的农耕-游牧分界线。在这条线以南,历史上很长时间都是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

乌克兰草原带与游牧民族迁徙通道▼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从最早的萨尔马提亚人,到后来的金帐汗国蒙古人,以及与沙俄对峙多年的克里米亚汗国。在冷兵器时代,不管俄国和立陶宛公国实力多么强大,也很难将这一小片土地纳入管理范围。农耕和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差异,占了很大原因。

在相当漫长的冷兵器时代

乌克兰是处于三方或两方的对抗地带

南部或者被黑海南岸政权占领,或者被游牧民族控制▼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后来,一波熟悉游牧生活的斯拉夫人组成的哥萨克集团在这里形成,帮助沙俄统一了今天的乌克兰。

哥萨克人,一个在马背上能表演杂技的民族

(图:Flickr)▼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如今,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开发下,黑海沿岸低地也纳入了农耕区的范畴,主要种植旱田作物和经济作物。

第聂伯罗水电站

向日葵是乌克兰的国花,现行的乌克兰国旗上,蓝色代表天空,而黄色则代表一望无际的向日葵田地

怀念小时候抱着向日葵嗑瓜子的时光(图:壹图网)▼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禽类、蜂蜜和糖的出口国之一。在苏联时代,依靠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乌克兰人均能生产1吨粮食。苏联解体之后,由于土地、农用机械的私有化和社会混乱等因素,乌克兰的农业生产水平急剧下降,近些年又有了缓慢回升。

乌克兰曾经为整个苏维埃贡献了大部分的粮食产能

(图:壹图网)▼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支撑乌克兰粮食生产与大量出口的,除了土地和气候原因,第聂伯河提供的内河航运运输功能也是重要原因。

第聂伯河有着水量充沛、大部分河段水流平缓的条件。相对东欧平原的其他河流,第聂伯河的封冻期较短,凌汛对于河流的航运功能影响也不大。

冬季凌汛期结冰范围也不大,人工破冰也不是不行

带着船走两步就出海了(图:wiki)▼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第聂伯河流域覆盖了乌克兰大部分的土地,15000多条支流更是让流域面积内大部分的小城镇都能依靠船来把收获的粮食运出去。

从一条小支流直通黑海-地中海航线,这是很多国家梦寐以求的航运条件。不过,这样的条件其实并不是自然天成的。

赫尔松港口,连接第聂伯河流域和黑海的关键城市

(图:shutterstock)▼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第聂伯河虽然上下游落差并不算大,但在有些河段也有急流、险滩等不利于航运交通的自然条件。

早在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时候,就开始实施了改善第聂伯河通航条件的项目。改造后的第聂伯河成为了俄国的一大国家象征,甚至还出现在俄国前国歌《工人马赛曲》中。

叶卡捷琳娜大帝统治时期,俄罗斯帝国快速扩张

把克里米亚收入囊中,对黑海和亚速海广阔区域进行殖民

(有了出海口,也因此有了大量出海需求,图:wiki)▼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1920年,在列宁的倡议下,苏俄电气化国家委员会制定了一个计划——修建亚历山大罗夫斯克水电站,也就是今天位于扎波罗热的第聂伯水电站

第聂伯水电站的建成不仅淹没了之前的急流险滩,大大改善了第聂伯河的航运条件,而且还给乌克兰地区解决了电力问题,二战之前第聂伯水电站成为了苏联最大、世界第三的大发电厂。

第聂伯水电站的首席咨询工程师——休·库珀(美)

可见当时美苏两国还有着重大项目的交流合作

(图:壹图网)▼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二战期间水电站被德军炸毁,战后又进行了数年的排雷和修复工作。到70年代,干流的梯级开发逐渐完成,从基辅到黑海的内河航运得以畅通无阻。

大坝的修建淹没了崎岖的险滩

只留下宽阔平缓的河面,安然运送着船只往来

(正在关口等待放闸的船,图:壹图网)▼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该水利设施至今仍给乌克兰的生产和经济活动提供巨大的便利,令人遗憾的是,作为下令建造这座水电站的领导人,列宁的名字在2016年乌克兰“去俄化”、“去共产化”的狂热氛围下被拆除。

当然,不管河岸上的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缓缓流动的第聂伯河依然哺育着流域内的一切生灵,维持着这座“欧洲粮仓”的稳定运作。

沿着第聂伯河顺流而下,我看到丛林与麦浪

一百只船奔向大海,燃烧的万花筒挂在天边

(图:维基百科)▼

谁改变了乌克兰?|地球知识局

最后:

参考文献:

1.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4%D0%BD%D0%B5%D0%BF%D1%80%D0%BE%D0%B3%D1%8D%D1%81

2.http://ua.mofcom.gov.cn/article/ztdy/201603/20160301269029.shtml

3.https://uk.wikipedia.org/wiki/%D0%A3%D0%BA%D1%80%D0%B0%D1%97%D0%BD%D0%B0#%D0%A1%D1%96%D0%BB%D1%8C%D1%81%D1%8C%D0%BA%D0%B5_%D0%B3%D0%BE%D1%81%D0%BF%D0%BE%D0%B4%D0%B0%D1%80%D1%81%D1%82%D0%B2%D0%BE

4.https://www.061.ua/news/1195603/kak-dneproges-ot-imeni-lenina-izbavlaut-video

5.《经济信息摘编》79期,发展规划部(研究室)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地球知识局的头像地球知识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