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历史
-
汉武帝全面扩张的背后:平匈奴仅一年即花一百亿
年轻的汉武帝通过独尊儒术,确立了大一统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他在雄厚国力的支持下发动了一系列对匈奴的反击战,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同时开展了全面的对外扩张,不仅恢复而且超越了秦朝的版图,直到两千多年后的…
-
太平天国战后皖南杀活人卖肉:售价比猪肉便宜
鲁迅曾经沉痛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的历史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往复循环而已3。但如果恰而幸为男子,则不论他居于如何卑下的地…
-
屈辱的失败与迫切的复辟
袁世凯称帝 两个完全不相干的政治事件,在一个偶然的时间点上,冲撞在了一起,在历史中往往常见,而难以说清的,却是两个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或者没关系)。中日“二十一条”(即《中日民四条约》)的外交交涉与袁…
-
解密傅斯年如何攻倒孔祥熙
傅斯年(左)与胡适(中) 孔祥熙是民国政坛上的著名不倒翁。他于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长。1933年任行政院副院兼财政部长。1938年,升任行政院长。一直官运亨通,步步青云。但是,以1939年11月改任行政院…
-
何应钦与棉湖大捷
民国军政强人何应钦,在“黄埔系”中地位与影响仅次于蒋介石,被戏称为黄埔军校“慈母”、“黄埔系”首领,综其毕生功名荣辱都与黄埔军校及其“黄埔系”有着深厚渊源。 一、棉湖大捷一战成名 1925年3月蒋介石任…
-
一块盐田如何让黄帝获得“中华始祖”的崇高地位
冬日,河东盐池一片近200亩的水域中,出现了美丽的“硝凇”奇观。白色针状结晶的芒硝晶体从水中析出,凝结在一起形成一簇簇晶莹剔透的“玉树琼枝”。 河东盐池: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炎帝之战 中国的盐湖中最…
-
普通人的民国:生活就是“战乱和贫穷”
在文化上的民国热中,我们看多了张爱玲穿旗袍的不可睥睨,林徽因的才貌双绝,民国“四大美男子”的气度,清华国学四导师的异彩……可在当时的普通百姓看来,民国留给他们的,更多是战乱和贫穷。 命都保不了 还谈什么教…
-
张作霖查办拆卖皇城墙案:涉案人是谁?
20世纪初,在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主持下,打通皇墙,修筑了南池子大街 张作霖以大元帅名义摄行总统权力期间,军政府曾对北京大规模拆卖皇城墙事件进行调查。调查始于1927年8月3日。 那一天,上任仅仅一…
-
清廷朝野反思甲午战争结论南辕北辙
历史上每一场大的战争,都会引起社会变革。如果不是推动社会往前走,就是拉着它往后退。自鸦片战争以来,“往前走”与“往后退”的两股力量,在中国胶着争持。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拳、立宪运动、保路…
-
秦朝丞相李斯:没道义只讲权术埋下灭亡祸根
鲍鹏山说政客——赵高,一个玩大了的小人;李斯,一个玩小了的君子。 编辑记——鲍鹏山说,先秦诸子,在韩非之后,哲人的时代就过去了,而政客们则亢奋起来。李斯,就是其中一个。李斯是富有远见的大政治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