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的性观念和婚姻观念

  春秋时代的性观念和婚姻观念,和后来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提到卫宣公娶了自己的庶母夷姜。《左传》的原文是,“卫宣公烝于夷姜”。东汉服虔注:“上淫曰烝。”既然定义为“淫”,当然是一种批判,并且越到后来,这种批判越被大加发挥。但很可能,这一层否定意义是附会出来的,在当时,“烝”本是一种正常的婚制。

  比如说,上面提到的那位宣姜,后来又嫁给了宣公的儿子伯昭。伯昭并不乐意,但在齐国国君的压力下,终究还是被强迫而“烝”了。这样的事可以在外交照会中提出,而正做着卫国国君的宣姜的儿子朔,也并不觉得自己脸上有什么下不来,可见大家都不认为这在伦理上有什么太大的不妥。后来伯昭和宣姜所生的五个儿女,也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烝”出来而遭到歧视,两个女孩还都嫁给了国君。

  但无论如何,齐襄公姜诸儿和他的妹妹文姜之间的恋情是一种乱伦。不管在后世还是当时,都没有疑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早已是普遍的认识,何况,襄公和文姜,乃是嫡亲兄妹。

  鲁桓公即位后的第三年,娶了齐僖公的女儿文姜。这次婚礼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不祥的意味:鲁国派去迎亲的,就是手上沾着隐公鲜血的羽父;而齐僖公亲自送女出嫁,也与礼法不合。种种细节看来都不是好兆头,虽然,谁也说不出究竟有多大的不妥。

  三年后,桓公与文姜的儿子出生。太子出生的仪式操办的很正规也很喜庆,尤其是,儿子还和老爸同一天生日,可以想象桓公有多么开心。在听大夫申繻讲了一通给孩子该怎样取名的大道理后,桓公给儿子命名叫“同”。关于成婚时候那些“非礼也”的记忆,即使有,这时也会被忘得一干二净。

  十多年过去,齐僖公早已去世,齐国的国君换成了文姜的哥哥姜诸儿,即齐襄公。这时,桓公决定陪文姜回一趟娘家。

  大夫申繻又出来发议论:“女人有丈夫,男人有老婆,不可以互相轻慢,这就叫有礼。不合于礼的,就一定会败坏。”

  申繻也许有了某种预感。但这种泛泛的议论甚至不好算是劝阻,桓公夫妇还是出发了。

  到齐国,“齐侯通焉。”《左传》语焉不详,《史记》则指出齐襄公和文姜早就有过关系,这次是有预谋的重续旧情。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被一个比你有权有势的男人给戴上绿帽子,不要声张,结果多半还会好一些。武大郎要是装糊涂不去捉奸,就不会被西门庆“早飞起右脚,正踢中心窝里”;而挨了一脚之后如果愿意放手,那一包砒霜,也可以省了。

  可惜,春秋时代没有那么多历史经验可供借鉴,何况有些事情,也不是你知道了该怎么做,就真能克制得住的。鲁桓公发现了问题,然后对文姜表示了愤怒。尤其是,他怀疑那个和自己同月同日生的儿子,究竟是不是自己生的。

  齐襄公知道了这件事,在他看来,桓公的愤怒显然太不知好歹,冒犯了他的尊严。

  于是,齐襄公请桓公饮酒,之后,又让大力士彭生帮助桓公上了马车。然后,人们发现桓公死在车里。

  可怜的武大郎还有弟弟武松为他报仇,而鲁国人甚至不敢为国君之死而破坏和强大的齐国的睦邻友好关系。送往齐国的国书上是这样写的:

  “我们的国君畏惧您的威严,不甘安居于国内,来贵国重修旧好。礼已经完成而不能回国,又无处追究罪责,在诸侯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请用公子彭生来消除这种影响。”

  被要求处死的仅仅是一个彭生,很可能令齐襄公喜出望外(他未必没有做打一仗的准备),所以彭生当然也就非死不可。这种处理方式,倒是为后来同类事件的了结提供了一个样板,翻开史书,会发现彭生这样的替死鬼随处可见。

  可是回头想想,鲁国人到底还是咽不下这口气。这时回忆起来,当初文姜本来是要嫁给郑国的公子忽的,却被他拒绝了。于是,就不禁佩服起公子忽是如何的有远见来,在史书上发议论表彰。而浑然忘了就在桓公被害的前一年,公子忽一样死于谋杀。

  对弱者而言,有时候选择并不重要,因为结果很可能是一定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吾爱历史吾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