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民族的历史记忆:王曾瑜带您细品三国畅论英雄

恢复民族的历史记忆:王曾瑜带您细品三国畅论英雄

  生于斯,长于斯,我们的头脑中有太多关于三国时代铁马冰河、玉戈交织的纵横故事,今天当历史学家王曾瑜老先生将那尘封已久的历史长卷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依然被这份真实与厚重震撼,同时,也在心中将“三国”印记重新描画。日前,由本报与黄河人文俱乐部联合主办的“黄河人文大讲堂”有幸邀请到著名史学专家王曾瑜先生。在瑞贝卡大酒店举行的论坛上,王曾瑜分别作了“用现代史学眼光审读《三国演义》”、“爱国英雄岳飞”两场专题讲座。

  王曾瑜从史学角度考证《三国演义》,评说民族英雄岳飞,其专业的视角、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在6个小时的讲座中,他引领与会人员跨越千年时空与古人对话,品味悠久文化,沉醉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三国:群雄并起

  王曾瑜认为《三国演义》是将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后汉书》所载史实进行了巧妙的剪裁和捏合,又整合了民间流传已久的三国传奇故事写成的。《三国演义》讲述了三国往事,若依现代史学研究审读,时代烙印鲜明。因三国往事已时隔千余年,作者难免将当代名物加入小说之中。王曾瑜为此广泛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力图真实再现“三国风云”。

  揭开刘、关、张面相之谜

  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在一般人的脑海中已难以磨灭。民间一般认为:关羽红脸、丹凤眼、卧蚕眉;张飞黑脸、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刘备则是白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其实,《三国志》说刘备“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吕布传》载吕布临死前骂他“大耳儿”,较早的《三国志平话》中说刘备“耳垂过肩”,其实是受佛教影响。此外,《三国志》中只是说关羽“美须髯”,再没有关、张脸相的其他记载。《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中,都找不出张飞黑脸的说法。至于关羽,《三国志平话》说他“面如紫玉”,到《三国演义》第一回改为“面如重枣”。由此可见,民间流传已久的关、张形象,其实没有历史记载。

  真实刘备似张飞

  刘备在史料中有“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和“善下人”的记载,《三国演义》将其删除,却加上了一句“性宽和”。王曾瑜评说《三国演义》极力塑造刘备“仁厚之主”形象,因而所有不符合“英雄形象”的便被删除。

  张飞鞭打督邮,已成民间熟悉的故事,其实这是刘备做的事。史称刘备“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这本来反映了刘备刚暴的一面,在演义中却成为张飞刚暴性格的佐证。

  史说“刮骨去毒”、“斩文丑”

  王曾瑜谈到,华佗为关羽“刮骨去毒”、关羽“斩文丑”的故事流传甚广,其实传说与史实有一定差距。《三国演义》中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一节,但《后汉书》、《三国志》、《华佗传》均不载此事,《三国志》及《关羽传》确有关羽“刮骨去毒”的记载,但并无医生姓名。《三国演义》将两件事巧妙整合,却并非史实。

  而据《三国志》记载,历史上的文丑实为曹操麾下的将士所斩,而非关羽所为。

  曹操机谋超刘备

  古代的将固然有关羽、张飞等能亲上战场格斗者,可史载曹操长得“姿貌短小”,显然不宜亲上战阵格斗。但他无疑是三国时代一流的军事统帅。王曾瑜认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奸雄形象较符合史实。

  陈寿在《先主传》中评说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也就是说,刘备在激烈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并非不用机谋权术,只是比不上曹操。

  岳飞:民族之痛

  在王曾瑜眼中,岳飞是一个最有人格魅力的英雄人物。民间传统文学中常把岳飞写得半神半人。为了更真实地再现这段历史,写出岳飞这位英雄的民族之魂,王曾瑜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宋朝经济、服饰、风俗到使用的语言等,他考查得特别详细,有根有据。

  岳飞与许昌

  王曾瑜在讲座中,提到岳飞指挥军队大举北伐时,在颍昌(今许昌)曾作战3次,均以胜利告终。这几次战役均是岳家军以少胜多、以哀师胜骄兵的范例。颍昌之战,为后来岳飞收复南宋重要城市之一开封奠定了坚实基础。

  岳飞之精神

  王曾瑜认为,岳飞精神首在“爱国”。每当祖国蒙受耻辱、遭遇劫难、濒临危亡之时,中华儿女就会倍加怀念岳飞。岳飞的《满江红》及“尽忠报国”精神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以身报国。

  岳飞身上保留着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德,在历史上十分少见。他廉洁自律,不贪酒、色、财,又无私地让自己的儿子献身沙场,让其冲锋在前。在一次大战中,岳云负伤百余处,打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在艰苦的战局中赢得大捷,岳飞却扣押儿子的战功不报。 岳飞留下了“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下当太平”的名言,时至今日,仍有强烈的针砭意义。

  岳飞之死

  岳飞入狱后,狱吏在用刑时,岳飞露出了背刺“尽忠报国”。人们一般认为,“尽忠报国”乃岳母所刺,王曾瑜说此为误解。古时“刺字”是一门技艺,岳母为一农妇,不可能亲自为岳飞刺字。王曾瑜同时指出,岳飞最终死于狱中,而非传说中的“风波亭”。

  岳飞被12道金字牌追回,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有人由此认为其“愚忠”,但王曾瑜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岳飞忠实地履行着背刺“尽忠报国”的誓言,自始至终反对和批判宋高宗的投降政策,为南北重新统一而不屈不挠地奋斗。王曾瑜认为人们不应去苛求岳飞“具有反对专制政治的超前意识”,岳飞本人是“专制腐败政治的牺牲品”。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王曾瑜先生印

  王曾瑜老先生虽已到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目光炯炯,祖籍上海的他说话慢条斯理、言之凿凿,一派大家风范。王老先生在许昌停留的时间不长,却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治学严谨

  王老先生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宋史研究,现为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他勤于学问,曾先后有多部学术著作及历史纪实小说问世。史家讲求“真实、客观、平允,不作偏倚之论”,他身体力行。

  每次讲座开始前,他总是早早地赶到会场,在一角静静地等候。每场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都会向他请教一些相关问题,他总是不顾疲惫认真地结合史实,详细解答。关于“三国”的讲座结束后,有人就我市广为流传的三国典故、民俗请教他,他立刻回应:“我不清楚,但我可以向您推荐一些相关书籍。”其治学之严谨可见一斑。

  倡导节俭

  王老先生不吸烟、不喝酒。当主办方安排饭局时,他一再强调:“请简单些,家常小菜最好。”

  按他要求点的几样寻常小菜,他吃得津津有味。主食面条上来后,王老先生说自己吃不了那么多,便要来一个空碗,用公筷挑出来一些,对大家说谁没吃饱可以接着吃,别浪费了。

  他说自己经历过苦日子,当前国力尚不强,国民定要节约,浪费行为可耻、可怕。

  安于清贫

  闲聊中,王老先生对目前学术界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他曾多次撰文抨击,虽因“摸老虎屁股”而惹来麻烦,但他仍孜孜为之。他说:“我是史人,就要敢于直言,讲真话,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利益,尽一点匹夫之责。”

  他的生活,在外人看来,单调而枯燥。每天,他往返于社科院的图书馆与家中,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偶尔会听一下外国古典音乐。他说自己也有机会可以多赚些钱,但因为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就不再苛求。谈及有些人耐不住寂寞、不能踏实做学问,他笑曰:“人家走阳关道,我走独木桥,君子所求不同,但各得其乐也。”

  严谨、谦逊、平和,无所欲而有所求,王曾瑜老先生,课上课下,给我们太多启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三国情报局三国情报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