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劻并非断送清朝基业的“罪臣”:未受袁世凯贿赂

奕劻并非断送清朝基业的“罪臣”:未受袁世凯贿赂

奕劻

    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披露,载泽经常在载沣府邸建议扳倒奕劻,并称不如此,“老庆(指庆亲王奕劻)就把大清断送啦!”而溥仪在奕劻死后,坚持赐予恶谥,称“奕劻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怎么可以给个美谥? 只能是这个: 丑!谬!”梁鼎芬为此在其侍讲日记里称: 宣统九年正月初十日,召见世续、绍英、耆龄,谕曰: 奕劻贪赃误国,得罪列祖列宗,我大清国二百余年之天下,一手坏之,不能予谥! 已而谥之曰“密”。奕劻本有大罪,天下恨之。传闻上谕如此,凡为忠臣义士,靡不感泣曰: 真英主也! 恽毓鼎在其日记中论及奕劻,亦狠狠地说“奕劻之肉其足食乎?”可见在清朝遗老眼中,奕劻就是断送清朝二百年基业的大罪臣。事实果真如此吗?

    辛亥革命爆发后,隆裕太后迭次召集王公大臣开御前会议商议对策。环顾历次亲贵会议,主和派、主战派相互争辩,奕劻力主清帝逊位的主张却是始终如一的。应该说,奕劻的主张对清廷的最终决议是有重要作用的。但奕劻个人并不主张共和,他在1911年12月24日会见英国公使朱尔典时还声称共和制并不会使中国强盛。那他为何仍力主清帝逊位呢?

    首先,奕劻力主清帝逊位不是因为受了袁世凯的贿赂,而是在环视列强态度、国内舆情、清廷自身力量后,出于最大化保护自身利益考虑而做出的举措。通过与外国公使的会谈、获取外国商团的电报,奕劻探询出外国势力无意帮助清廷维护帝制,相反,他们谴责清廷,倾向共和。虽然奕劻不赞成共和,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他已无可奈何。他们对清朝大失民心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共和是国内舆情所向,不仅革命党人呼吁,连清廷的议和代表、军队都有此呼声。在这种情势下,奕劻主张清帝逊位实乃无奈之举。除了顺应大势所趋外,革命军政府最后给出的皇室、皇族优待条件,尤其是保护王公贵族的爵位与财产等承诺,又满足了奕劻自身利益的需要。可见奕劻是在综合考虑后,才做出主张清帝逊位的抉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吾爱历史吾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