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靖康之变(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是宋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痛心和悲惨的事件,这一“耻变”的确是由于宋徽宗昏聩造成的,这不能否认,但我们如果站在当代人的立场上,用当代人的眼光深入分析一下北宋和宋徽宗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虽然不足以为“靖康之变”找到开脱的理由,仍不免要对宋徽宗进行一顿挞伐,但相信会释然一些。

第一,外部有辽、金和西夏强邻环伺。中原王朝几千年来一直痛苦的遭受着北方民族的侵扰,秦汉有匈奴,唐朝是突厥,后世王朝大明被满人亡,而此时北宋面临着辽金夏“三国”虎视、蒙族、女真、党项以及白族、契丹族、吐蕃族等“六族”侵扰,就北宋的实力和柔弱的“小身板”而言,单挑一国可能还绵力可支,而要长期同时应对三个国家“群狼”般的侵略就力不从心了,更难以长期支撑下去,这也怪他们的“命”不好。

第二,按继位顺序,宋徽宗父亲驾崩后还有两个哥哥排在自己前面,本无承续之望,而是在神宗朝晚期已干政的庶母向太后,出于继续把持朝政的考虑,硬是把继位顺序靠后、势力比较孱弱、志向不在于此的徽宗推上了大位,因此,徽宗施政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向太后的掣肘和叨扰。太监专权,外戚干政历来是威胁政权稳定和王朝安全的两大致命祸害。

徽宗除了要面对以上两个主要矛盾外,还有变法派和守旧派炒翻天的持续“党争”,方腊、宋江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特别是自己不爱政治、讨厌俗务的艺术家素质和“文艺范”。

宋徽宗执政时面临的恶劣形势,即使宋太祖或宋太宗现世,也难以完全改观,“靖康之变”也可能难以彻底避免,更何况一个“只爱艺术,不爱江山”的艺术家宋徽宗呢?

宋徽宗靖康之变(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
宋徽宗靖康之变(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
宋徽宗靖康之变(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

靖难之变的主要责任是宋钦宗忠奸不分,排挤主战的兵部侍郎李纲,才有后来的靖康之难。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公元1125年,金太宗派宗望率领大军攻打北宋,进逼都城汴梁。宋徽宗赵佶一听,是吓的六神无主,急忙写下了*传位东宫*的诏书宣布退位,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并且连夜带领亲兵逃出了京城。太子赵桓即位,这就是宋钦宗。他也吓得是魂飞魄散,宰相白时中、杨邦彦乘机劝他弃城逃往襄阳。兵部侍郎李纲听说后,立刻求见宋钦宗。

李纲在殿上责问宋钦宗,说:*太上皇把固守京城的千斤重担托付给陛下,现在金兵还没到,陛下就把京城抛弃了,将来怎么向太上皇交代,怎么向全国的百姓交代?*

宋钦宗被问得是哑口无言,宰相白时中气冲冲地说:*金兵来势汹汹,京城哪里能守得住?*

李纲怒视白时中,反问到:*天下的城池,还有比京城更坚固的吗?如果我们鼓舞军队,安慰民心,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守住京城!*宋钦宗看到李纲是信心满满,就让李纲负责守京城。

几天后,宗望率领10多万骑兵,来到汴京城下。金兵就疯狂的攻城了。金国的骑兵都身穿铁甲,头戴头盔,是刀箭不如,十分凶悍。但因为是骑兵,在城下施展不开,只能下马坐在大船里,在护城河里顺流而下。李纲等金兵的大船驶进水门前,一声令下,巨大的石头如暴雨般向下投掷。金兵被砸的是死伤无数,船只也被砸碎,掉下河的金兵,上不了岸,只能活活被淹死。

守城的宋兵是斗志昂扬,他们是视死如归。李纲是亲自擂鼓助威,打退金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金兵是进攻多日,没有一点进展还死伤无数。

金兵是孤军深入,千里奔袭宋朝的京都,原打算速战速决,却没有想到汴京城的防守坚固。金兵的大帅宗望只好派人议和。

金兵退走以后,宋钦宗和一批大臣都以为从此可以安稳度日了。投降派的一些大臣正嫌李纲在京城碍事,就窜掇宋钦宗把李纲派到河北去镇守。

到河北后,李纲名义是统帅,却没有实际指挥权,李纲知道自己遭到了排挤,只好向朝廷提出辞职。宋钦宗撤了李纲的职,把他贬到南方去了。

金国最怕李纲,现在李纲被贬到几千里的南方去了。金太宗又命令宗翰、宗望率领大军向东京进军。

没过多久,两路金兵赶到了东京城下,即而猛烈攻城。城里的三万多守军,没有了李纲的指挥,都群龙无首没有心思低抗,不久都跑的差不多了。各路的援军没有朝廷的命令,也都不敢来增援。这时候宋钦宗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公元1127年,金兵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和皇族、大臣官吏三千多人,满载上百辆掠夺的金银财宝,回到北方,这便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辱*。

统治中原167年的北宋王朝,从此宣告灭亡。

宋徽宗靖康之变(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
宋徽宗靖康之变(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
宋徽宗靖康之变(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

历史上,靖康之变是宋朝最为屈辱的一件事,而靖康之耻的爆发和宋徽宗的昏聩无能息息相关,也可以说他是始作俑者。

宋徽宗靖康之变(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

因为,是宋徽宗亲手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也是他先联金灭辽,后吸纳辽将,最终导致了金兵南下,直接引发了靖康之变。

1.政治上腐败无能

宋徽宗文釆不错,尤其书法更是一绝,他的“绣金体”已经成为了中国书法的重要字体,流传至今。

宋徽宗靖康之变(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

可惜,宋徽宗不是当皇帝的料,衷心于玩乐,对国家事务漠不关心,政治上更是腐败无能。

结果,北宋奸臣层出不穷,继蔡京、童贯之后,还有张邦昌、王铎、张俊等人,奸臣长期牢牢控制了国家,欺上瞒下,直接导致了北宋王朝的衰败。

2.外交上严重错误

辽国位于金国和宋朝中间,宋朝只与辽国接壤。宋辽虽然敌对并打过仗,但是,两国关系时好时坏,国力相当谁也无法灭掉谁,保持一种平衡,辽国显然无力灭宋。

宋徽宗靖康之变(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

当时的金国开始不断崛起,对于宋朝来说,北方的辽国成为宋朝的一道自然屏障,毕竟辽国替宋朝守住北方,扛住金国南下的压力。

而宋徽宗采取了联金灭辽的错误外交,签订了“海上之盟”,约定了从南北两线夹击辽国的军事协议。

结果金宋联合成功灭掉辽国,宋徵宗亲手拆掉北方辽国这道屏障,直面金国的崛起压力,宋徵宗亲手挖坑准备自己跳。

3.处事上贪小失大

直接导致金兵南下,造成靖康之变的借口,又是宋徽宗的贪婪小便宜。

宋徽宗靖康之变(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

公元1123年,一位名叫张觉的原辽国将领,在投降金国后,又带着金平州来投奔北宋,并被宋徽宗接纳。金国得知此事后,就遣使对北宋进行责问为何私纳金国叛将。

后来宋徽宗迫于金国压力,不得不处斩了张觉,但金国对此依然不肯罢休。于是,金太宗便以张觉事件为借口,兵分两路,开始了对北宋的战争,不久后,金兵攻克了北宋的首都开封,并俘虏了宋徽宗等人,北宋灭亡。

总之,靖康之耻是宋微宗政治上的腐败和错误的外交,贪小失大更让张觉事件成为了金国入侵北宋的借口,也成为了靖康之耻的导火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明朝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