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满清上台以后,系统和完整的篡改了明朝历史,以证明自己上台的合法性。
大家都知道明史案,仅仅因为“书中仍奉尊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的正统,还提到了明末建州女真的事。”就被满清朝廷株连一千多人,庄家被满门抄斩,连为书作序的、校阅的、刻书、卖书、藏书的人均被处死。
另外,大家看看朱元璋的画像就知道。明代朱元璋的画像绝对不是这个铁铲脸,事实证明明代无数对朱元璋的相貌描述都没有提到相貌丑陋,而且朱元璋的儿孙颇多帅哥。
但满清连朱元璋的相貌都给予胡编污蔑,历史被篡改的可想而知。
事实证明,明代谈不上黑暗,相反还颇为强大,是世界第一流的强国。
大家注意,明朝在灭亡前不过40多年,还在朝鲜击败了入侵的日本几十万大军,日本鬼子灰溜溜的逃回日本。
我们对比满清灭亡前40多年,也就是1870年前后,满清刚被英法联军杀入首都北京,一把火烧了圆明园,皇帝带着老婆逃到热河向敌人屈膝投降。
明代黑暗时期,其实也就是最后二十多年,内忧外患,一塌涂胡。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封建王朝都是自己的规律,到了最后时期基本都是这样。
明朝统治接近300年时间,灭亡其实是客观规律,最后时期的混乱也是必然。
其实,无论唐宋元明清,最后也都是这样天下大乱,满清干脆被一群没怎么摸过枪的文人革命党,稀里糊涂的推翻了。
不能以最后阶段的混乱和黑暗,来概括整个王朝时期。
其实,明朝北伐消灭了元朝,终止了蒙古人的暴政,尤其是种族压迫和歧视政策,对中国人民是有极大贡献的。
至于明朝的先进,别的不说,就说说最高政治制度。
可以说,明朝中后期的最高政治制度是颇为先进的,同今天很多国家的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朝自朱棣以后,基本是司礼监(皇帝)、内阁、六部三家制约。
其中六部是执行部门,掌握实际执行权力。
内阁是议政部门,是皇帝决策前的部门,负责对政务进行审阅和给出处理意见(票拟)。
司礼监则代表皇帝,对内阁提交的奏折进行分类,挑选重要的给皇上处理,然后记录皇帝的建议进行批准(披红)。次要的奏折则由皇帝许可后,司礼监直接根据内阁的意见处理,不需要皇帝亲自过目和处理。
这种制度在今天看来,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相比满清中后期的军机处,明朝高层政治制度是更为合理的。
在满清中后期,军机处逐步沦为一个秘书处,议政和决策权力全部集中在皇帝手中。军机处沦为,根据皇帝的旨意进行草拟文书的机构。
这种制度的好处是,不会出现权臣勾结篡权,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对于皇帝个人的能力和身体要求很高。
因为中国很大,每天各种大事就多如牛毛,往往还是十万火急。满清皇帝掌握议政权和决策权,就必须以非常大的工作量来工作,还要精确处理复杂的事务,不能出错。
皇帝无论身体还是能力,往往不堪重负。
一说雍正就是活活累死的:他在为12年,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一年之中只有生日那天他才会休息。仅仅在数万件奏折中他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
人毕竟不是铁打的,这样迟早会累死的。
另外,这种制度,对于皇帝的能力要求极高。一旦遇上草包,那么国家就完蛋了。
大家可以看到,康熙、雍正还算能力不错,乾隆就差了一大截,而后面的嘉庆、道光、咸丰都是平庸的皇帝,国家衰落的不成样子。更夸张的是,慈禧太后虽弱,多少还是有能力的,但她死后根本没有人还能够胜任这个位子,几年后满清就灭亡了。
谁都知道,从一个家族,无论是朱家还是爱新觉罗家,想要世世代代挑选出顶级政治家,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满清的最高政治制度是有极大缺陷的。
相反,明朝的制度更为合理。
因三权互相制约,避免了权臣把持朝政。因为内阁没有决策权,六部没有议政权,司礼监虽有决策和部分议政权,但牢牢保持在皇帝手中。
说通俗点,司礼监其实是皇帝的缓冲。通过司礼监,皇帝可以平衡内阁的权力,必要时可以借助司礼监打压内阁,以保持路线的一致性。
如果司礼监不存在,皇帝等于直接和内阁对战,就算搞垮了内阁也等于自我毁灭。
自然,司礼监的存在也有协助皇帝决策的意思。司礼监的太监也并非都是草包,颇有一些精通政务的人,等同于决策是由皇帝一个人变为集体。
司礼监的存在,让内阁无法篡权。
除非内阁能够勾结司礼监,这才能够把持朝政。但司礼监的太监并没有后代,可能篡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篡权以后传位给谁?),所以并不容易和内阁勾结。
更重要的是,无论内阁还是司礼监其实都是皇帝的手下,皇帝是可以将他们废除的。
这套制度的最大好处是,即便皇帝是窝囊废甚至病秧子,只要内阁和司礼监还能够正常运行,国家就不会乱。
事实上,万历这么多年不上朝,换在满清早就亡国了,但大明仍然能够坚持运作多年。
皇帝个人能力因素,被降低很多。
另外就是,这套制度其实是精英治国。
内阁掌握主要的议政权,包括首辅在内基本都是全国官员的精英人物。
而内阁首辅大多是皇帝的亲信甚至老师,皇帝大体上是批准内阁的议政的。
这样一来,国家的事务其实就掌握在一群精英手中,属于集体议政和决策。
谁都知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别说这群国家的精英。
精英集体治国,远远胜过靠一个皇帝。
比如首辅张居正时代,就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明朝延长了几十年阳寿。
更夸张的是,甚至如果司礼监中存在颇有能力的太监,也能对国家有很好的帮助。
甚至连大太监刘瑾,也借助皇帝的力量搞过新政。
而明朝这套制度,在古代来说是比较先进的。自然,这同后来的欧洲那种君主立宪不是一回事,因为权力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只能算是封建时代的顶峰了。
其实,这套制度很大程度上符合现代一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大家可以想一想。
哪个朝代都有黑暗面,明朝的好比坏多多了,你这种靼子奴才后代是看不到的,选择性失明而已,闹饥荒吃人这种事,饿你十天你连史都吃,不要为了黑而黑,公正一些,大明是我汉人最后一个朝代,社会开放思想自由,资本主义萌芽初现,奈何天灾人祸被李自成所灭,靼子喊着为崇祯报仇的口号窃了我国体,继而开始了一个最垃圾最窝囊最恶心的朝代,清朝,直到近代才由孙中山先生驱逐鞑虏恢复了中华,孙殿英民主英雄炸了慈禧的坟狠狠替汉人出了口恶气,现在你们已经基本没了自己的文化被汉人同化,以前的是就不想追究了跟你们无关,但是还老出来黑我大明黑汉人就是不要碧莲了,一句话,大明再不好,也比靼子清强万倍,跟粉不粉无关
感谢“华夏汉文明”邀请,和友友们做个分享。
总有人说,“我不评价历史,我只是历史搬运工”;“明清我都不喜欢,可清史学家说明朝黑暗,我就信”。但认真研究明朝历史后,我并不赞同明朝是最黑暗的。
艾米认为,直接造成今天网络上对明朝过度指责的原因,在于清朝统治者把明朝历史“玩”坏了!用今天最流行的通俗解释来说,就是清朝统治者“带节奏”地对前朝贬低抹黑,才形成了今天明朝史料少、“最黑暗”的尴尬局面。
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在编撰中的国家清史工程,可以用规模宏大、浩如烟海来形容,原因是尚未完稿的清史已经写出了3000万字的规模,是比中国历史全部《二十四史》文字量的总和还要多!
是什么原因呢?写清史的人,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可面对汗牛充栋的史料,又不能轻易舍弃,无可奈何,只能无限感慨,清朝留下的史料太多太丰富了吗?个中原因,我们可以慢慢反思。
但为什么,同样是三百年历史的明朝,就不能留下这么丰富的史料呢?众所周知,明朝的史料很少,一个《明史》还远远满足不了大家对明朝历史的“渴望”,以至于,当年明月的准史料《明朝那些事儿》一问世,人们趋之若鹜,一些地方销售中还出现了因抢购而导致数度脱销的局面,凡此种种,都源于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好奇,渴望了解更多的真相。
但是,但是,重要的就是这个但是!
凭什么清朝可以写出三千万字的历史书籍,明朝不可以?我们的专家下点功夫不就行了吗?
不是不行,更不是国家不愿意搞这么大的工程!实在是,史料缺如!
是明朝人不懂史料的珍贵?还是明朝的史官不称职,渎职?!都不是!
史料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明朝人也懂,他们其实也做的很好,三百年曾经留下无数的典籍,同样,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这些都是辉煌的历史!然而,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满清入关的铁蹄,被无情地踏灭了!
事实上,满清入关后,为了政权稳定,把一切不利于自身“正统”的书籍一律销毁。就是一个字,烧!
烧了明朝档案史料,几乎是全部!
原来,明朝自从朱元璋时代,档案馆遍布全国,极其重视档案史料的搜集整理建设,连皇室里也建有“古今通集库”,到清军入关时,明朝档案史料之丰富,其规模为中国历朝历代之最,内容之详实,无出其右者,待到清军入关以后,档案馆悉数被毁,皇室案卷,俱付焚如!损失数量至少在一千万份以上,而今天中国第一档案馆保留的明代原有档案仅仅3456件,尚不足原有档案数量的万分之一!
(被丑化的朱元璋像在清朝大行其道,美其名曰,龙像!你信吗?真像几乎无人知!)
后来,清朝花费了145年编修《明史》,这部带有明显皇帝“意识”和满清标签的史书,备受专家学者和国人质疑,闭门造车,令人扼腕痛惜不已!
大家还记得《明实录》这部明代一部极为出色的编年体史书吗?这部编撰于洪武朝,成书于天启朝的鸿篇巨制,原稿被清廷毁灭。现存于国外的抄本,是清人中的有识之士,冒着生民危险,偷运藏在日本而保存至今的!
我身边一些研究热爱明史的朋友们,常常无奈而感慨地对我揶揄,“咱们研究自己历史,还得远渡重洋到人家的图书馆借阅藏书,这是什么滋味?”这些史料在国外一待就是三百多年啊!
每每想到曾经被毁灭的明朝书籍档案,被篡改的明朝历史,我和朋友们都一样的痛心!
而后来编《四库全书》,毁灭的书籍达到17万册,竟然如此触目惊心,如此有目的地大规模摧毁前朝史料,亘古未有,这叫什么?这叫,毁史灭迹!
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历史档案里,既有贬低建州女真的描述,更有大量赞美明朝“丰功伟绩”的史料,洋洋洒洒,如果任其存在,那么,清朝的政权,把明朝政权消灭了,这不是给自己找“哽”找难堪吗?一个事实,只要明朝的档案史料存在一天,那么,满清的正统性就必然受到中原人民的质疑,这对当权者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清军入关以后,在“剃发易服”问题上,坚决实行了遵循满洲传统,改变汉人文化的政策,结果造成的中原人民的殊死抵抗,清军大开杀戒,滥杀无辜,其结果带来了中原人口锐减7000万!
国内著名的人口学家、历史学者如谭其骧和杜车别等都对此做出了严谨的论述,证实了清军的屠刀是很锋利的!
这就是清朝入关后最黑暗的时刻,学者们将其定义为,神州陆沉!
而清修《明史》就一定全部真实可信可靠吗?不!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它,就在于它篡改历史的东西太多了!
明朝果真如某些人所说,皇帝个个都是昏君?蕃王个个都是“害人精”?知道为什么了吗?因为满清处心积虑地掩盖了真相,毁灭了历史书籍,他们想怎么评说明朝全由他们自己做主,直到今天,后患无穷!
为什么我们研究明代历史,倍感艰难?今天还直不起腰?
因为我们明朝的历史被毁灭的太沉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