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干事件”:玄武门之变序幕

“杨文干事件”:玄武门之变序幕

  喋血玄武门

  古长安(今西安)城北,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清晨,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骑马进入宫城玄武门。在走近临湖殿时,李元吉见有人影晃动,刚叫声“不好”,秦王李世民已出现在身后。李元吉知事不妙,抽弓搭箭,朝李世民射去。连放三箭,都在不远处落下。李世民勒停坐骑,拉满弓,只听“嗖”地一声,太子李建成应声倒下。李世民转而奔进树林,不料马被树枝绊倒,将他摔落在地,李元吉闻声赶到,跳下马,一把扼住他的咽喉。危急关头,忽听身后有人大叫。李元吉回头一看,见是秦府大将尉迟敬德,便拔腿朝武德殿跑去。尉迟敬德也不追赶,拉起硬弓,一支箭稳稳射出,李元吉立时毙命。

  玄武门外,东宫和齐王府两千精兵呼啸而至。城门险被冲破。设伏在此的秦王心腹张公谨命亲兵乱箭射出。玄武门守军见厮杀的都是皇子,不敢乱动。守将敬君弘却不顾部下劝阻,率本部人马与东宫、齐王府兵厮杀起来,因寡不敌众,渐落下风。敬君弘死于乱军之中。东宫和齐王府兵又来攻城,张公谨拚死抵抗。正相持不下,城下有人叫嚷:“杀呀,去秦王府啊!”这时,城上两颗人头落下。尉迟敬德在城上高声喊道:“太子和齐王谋反,业已伏诛!你们投降吧,朝廷既往不咎!”城下将士一看,落下的果然是太子和齐王的人头,顿时大乱,走的走,逃的逃,四散离去。

  唐高祖李渊听玄武门外杀声震天,跑上龙舟,驶入海池湖。尉迟敬德奉李世民之命,身披铠甲,手持长矛,在湖边找到李渊,奏报了刚才发生的一切。李渊身边群臣见木已成舟,便说:“秦王功高盖世,今又诛杀逆贼,陛下将国事委托于他,天下自可太平。”李渊一听,只得说:“好!这正是我的夙愿。”

  三天以后(六月七日),李渊宣布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太子李世民登极,尊李渊为太上皇。次年,改元贞观,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却是在血腥残杀中开始的。

  杨文干事件

  在李渊还是唐王时,就立李建成为世子,称帝后,又立他为太子。对李世民,李渊除封秦王,授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外,加封古所未有的“天策将军”称号。也许,李渊认为,这样做,兄弟之间可以“摆平”了,不料,两人争斗从未停止。起初兄弟二人也没闹到相互残杀的地步。武德七年,出了个“杨文干事件”,情况就变了。

  唐武德七年(624年)六月,高祖李渊到长安以北宜君县仁智宫避暑,命李世民、李元吉随从,李建成留守京师。突然,他得到密报,太子李建成暗通庆州都督杨文干,正筹集军械谋反。李渊大怒,命人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往仁智宫见驾。李建成惊恐万状,有部下劝他据城起兵,另有人劝他孤身请罪。李建成听从了后者。一见父皇,倒地便拜,以头撞地,几乎昏厥。李渊盛怒难平,把李建成拘押起来,只给粗食。

  李渊令人传杨文干觐见,不料,传令之人将李渊获悉密谋之事告诉了杨文干,杨文干随即起兵。李渊一面遣人讨伐,一面召李世民商议对策,并坚持让李世民亲自征剿,许诺得胜还朝后,废太子,改立李世民。见父皇如此说,李世民率兵出征了。大军还没到,杨文干军已经溃乱,杨文干死于部下之手。

  可是,高祖并没有履行诺言。仍令太子回京,只责兄弟不睦,而归罪于太子府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的杜淹,并将他们流放。

  这个事件本是太子谋反,处理结果却是“兄弟不睦”;李世民本是带兵平叛,却遭到部下被流放的处罚。是李渊过于昏聩、过于信任太子,还是记载本身有问题?唐朝有个叫刘餗的人写了本《隋唐嘉话》,里面有“人妄告东宫”的句子,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引用了这句话,说明这一事件还有另外的说法。

  有人根据刘餗的这句话,作出大胆推测:所谓“杨文干事件”原来就是李世民一手策划的阴谋。李建成送甲胄给杨文干是真,但不是谋反,而是加强亲信的力量,抗衡秦王势力。李渊事后听李元吉等人劝解,始知真相,这便有了上述处理结果。此后,李渊对李世民不十分信任。

  “太白经天”

  “杨文干事件”暴露出李世民要借父皇之手诛杀太子的意图,太子李建成吓出一身冷汗,也动了杀机。杨文干事件后,李世民一方面失去父皇的信任,一方面激化了太子对自己的仇恨,兄弟二人磨刀霍霍、紧锣密鼓地准备起决战来。

  李建成私蓄两千精兵,驻守东宫长林门,号称“长林兵”。李世民不甘示弱,命亲信温大雅镇守陕东道大行台驻地——洛阳,命部将张亮率一千多粗壮士卒前往洛阳待命。李元吉探知张亮私率士卒,告他谋反。李渊命将张亮抓起来,严刑拷问。张亮顶住酷刑,不吐一字。对李世民的所作所为,李渊心知肚明,问不出张亮的口供,又怕引起李世民激变,就把张亮放了,暗地里加强了对李世民的戒备。

  这时,又出了个令人怀疑的毒酒事件。武德九年六月一日(玄武门之变前三日)夜,李建成请李世民喝酒,酒中有毒,李世民喝后吐血数升。李渊知道后,怕闹出兄弟相残,要李世民返回洛阳,许诺以陕陌(今河南陕县)为界,以东地区归秦王辖制,秦王出入行天子仪仗。李世民不肯,泪流满面地说,不能离开父亲左右。李建成、李元右也怕李世民此去是龙归大海,劝李渊不要放他走。

  此事真假不说,此前,李建成、李元吉已经动手则是事实。在用重金收买尉迟敬德和秦府另外一员大将段志玄不成之后,便告敬德谋反。李渊下诏,将敬德治罪,李世民拚全力保住了敬德。后又状告秦王亲信程咬金(知节),李渊命将程咬金贬出长安。不久,又借李渊之手,把秦府谋臣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府。

  碰巧,突厥犯边,李元吉挂帅出征,趁机调用秦府干将尉迟敬德、程咬金、段志玄、秦叔宝等人,又征调秦王所部精锐士卒。有人向秦王李世民报告,太子议定,要在饯送齐王的宴会上刺杀秦王,然后坑杀尉迟敬德等人。

  李世民命房玄龄、杜如晦装扮成道士潜回秦府,商议对策。众从一致劝秦王果断行事,诛杀太子、齐王。在万般无奈中,秦王同意了他们的建议。

  六月三日,太史令密奏李渊,说太白星(金星)三日之内第二次白天出现(“太白经天”),又是出现在秦王分野,预示秦王将即天子之位。李渊大惊,命召李世民进宫,将密奏出示给他。李渊之意很明白,是要李世民自尽以避嫌。李世民哭诉道:“臣死不足惜,只是建成、元吉秽乱后宫,令父皇背上恶名,我不能不说。”便说出太子、齐王与妃嫔苟且之事。李渊听后气得浑身颤抖。李世民说:“父皇不信,我可当面与太子对质。”李渊愤怒地说:“好,好,明天就对质!”宫中早有与太子亲近的妃嫔将这一切报告给了太子。李建成找来李元吉,李元吉说:“我们手握重兵,对质也不怕。”

  他们没想到,曾是太子部下、当时负责玄武门防务的常何早已被李世民拉拢。更没想到,这天夜里,李世民与尉迟敬德等九人带着一队精壮士卒在玄武门内拉开了一张大网。于是,第二天清晨,便发生了文中开头记述的一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盛世唐朝盛世唐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