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台湾管得宽:要求警察去当城管

蒋介石在台湾管得宽:要求警察去当城管

  蒋介石像一个家长管理着台湾这个大家,殷勤地招待着来客的同时,对“家务”的操持也是尽心尽力。每日上下班,他从官邸到“总统府”之间来去,要经过多段街道。在汽车里,他很注意观察外面的情况,发现了问题,就立即要求部属们处理。台北市市长高玉树后来回忆说:

  当我在台北市政府时,常接侍从室电话,某处草坪被践踏坏了!某处树木被损坏了!“蒋总统”行经市区,只要看到,立即就命随从侍卫电话市府修理。有一次市府为中山北路人行道树木,常被无知市民当做脚踏车机车车架,结果弄坏不少,台北市政府试行以铁条做成栏杆围护,先围几颗试看效果,过了几天,侍从室来电话,谓“总统”见了,非常高兴,指示全条马路都仿行。

  此时台北的市容市貌确实很差,蒋介石每日经过大街,时常看到这些脏乱差,除指示侍从交代台北市政府及时处理外,还多次在大会或纪念周讲话中谈到台北街区的混乱,要求要员们整顿市容市貌,但一直成效不佳。去年在警察会议上,他说:“许多小贩在街边街口,或在闹市两旁设摊营业,阻碍交通,败坏市容,当然是人民违警的行为,如警察不加取缔,那就是警察失职了。”他甚至要求警察出面去进行城管执法。

  但市容问题,蒋介石提了好几年,但是得不到解决。蒋介石对台北的市容市貌提出批评,高玉树抓住这一点,开始规划市政建设蓝图,决定把前度搁置的罗斯福路整治继续推进,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市长政绩。

  高玉树的这个计划很宏大。他要学美国样子,要把道路拓宽到40米宽。计划获得了“省主席”严家淦的支持。但这道路拓宽主要不是宽度的问题,最关键的而是要拆除街道两边的违章建筑。消息一出,他的手下就惊讶万分,说:“市长,你胆子真大,罗斯福路一千多间的违建,你竟敢拆?”

  这些违建确实不是小问题,除涉及百姓之外,还牵涉台北一些军政要员和亲属。但高玉树却回答说:“要建设台北现代都市,不出手不行啦!”

  可是,那些违建户听说道路要拓宽,自己的违建要拆除,随即情绪变得非常激动,于是发起集体抗议,甚至包围高玉树的住处,或者三五天就纠集一批民众到市府或各处进行抗议、请愿或街头演讲。

  但是,他面对这些抗议活动,死活不松口。最后,违建户没办法,只好推派代表来到市政府,建议罗斯福路只拓宽为12米的双向道。

  “人,不能只顾私利,要有前瞻的眼光!”高玉树大声告诉代表们。

  没有“前瞻眼光”的代表们碰壁回去后,转而又组织民众集体到市府请愿。高玉树不得不出面接洽。他静静地听完请愿民众的诉说后,平心静气地说:“这里不是议会。我能做的,就替你们做;不能做的,你要叫我做,我也没有办法做。我在通化街给你们准备一个地方,让你们搬过去,要钱的给钱,要房子的给房子,我已经尽力了。”

  高玉树后来回忆说:

  “我总是以最大的耐心,温言相劝。抗议群众的情绪是很容易激动的,我的西装也曾被他们扯破,虽然他们后来也向我道歉了。

  他们常以民意代表做为喉舌,有些议员为讨好选民,或是选举恩怨,甚至说:‘一些忠贞难胞的违建,在反攻大陆之前,不应拆除!’”

  高玉树的新举措,引起民众的极力反对,实施起来困难重重。1955年夏,正在高玉树无奈之际,一天他突然接到蒋介石侍从室的电话:“明日在‘总统’府接见。”

  次日,高玉树如期来到“总统府”。在接待室等候被蒋介石召见的,除他之外,还有台湾省卫戍司令黄珍吾、“省政府”警务处长陈仙洲。在侍从官的引领下,三人进入“总统”办公室。

  高玉树走在前头,见着蒋介石,马上鞠躬行礼。蒋介石看着他,说:“就座。”高玉树入座了。

  他后面的黄珍吾和陈仙洲,向蒋介石举手,行致敬礼,而蒋介石却没令两人入座。结果,高玉树坐下了,而黄、陈二人“就敬谨直立,双目凝视,双手下垂,不敢稍移”。对此,高玉树后来由衷地说:“‘总统’对我的宽容,使我惶惶不安。”

  就这样,蒋介石与三人开始了谈话。

  蒋介石先向高玉树询问了台北市的建设情况,特别问起罗斯福路的修筑情况,高玉树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时机,立即把自己的难处说了出来。

  蒋介石听后,当即命令黄珍吾及陈仙洲:“你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支援台北市,速将罗斯福路违建拆除,至于救济安置违建住户,由台北市负责,但卫、警两单位必须配合,防止激动分子的不轨行为。”

  蒋介石居然要用武力解决“违建拆除”难题了,警察不行,就出动卫戍部队协同。态度之坚决,力度之大,可谓罕见。有蒋介石下的命令,高玉树就有决心了。但这事情涉及众多住户,莽撞不得。经过市政府和军警三家一起商量,高玉树、黄珍吾等人决定采取先礼后兵的温和方式。

  一个星期过后,台湾省卫戍司令部、省警务处两单位召开记者招待会,陈仙洲详细说明拆除罗斯福路1500户违建的理由,高玉树公开表态说:“政府一定从优救助安置,希望各界谅解。”

  结果,这次与以前完全不一样,连军队都没出动,大家没有不敢不服从命令的。于是,只一个星期时间,罗斯福路的违建户全部被拆除,并且所有违建户全部被安置在通化街。

  但是,罗斯福路的拓宽工程随即还是没能及时展开,竟然拖了一年半。问题出在台北市议会。

  因为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任委员罗才荣暗中决心要赢得下届市长选举,对现任市长高玉树采取“大局帮助,小事找麻烦”策略,凡事不让他做得顺手。

  这时,市政府已将修路总预算案制定出来了,罗斯福路拓宽经费约为1500万元。高玉树将经费方案送到了市议会审查。国民党派控制的台北市议会在审查总预算案的时候,把高玉树叫去质询,但硬是不通过拨款案。

  结果,由于没有钱,罗斯福路灰尘满天。市民讽刺高玉树说:“罗斯福路好天气,就成尘土飞扬;下雨天就成泥泞,到处都是沼泽。”

  美援,也拖了半年之久迟迟没有到来。高玉树去找掌管美援的尹仲容。他当场骂他说:“你们台北市钱花那么多,还想要钱?”

  高玉树的策略是:“斯时,我都不吭声,静静地听他讲话,只要拿到钱就行了。”

  尹仲容不给,他就去找美国安全分署。经过高玉树的多次交涉,署长才答应说:“只有头期,做一个地方建设的补助。你赶紧把罗斯福路的柏油给铺起来。”

  高玉树速战速决,拿出比当初修建复兴桥还大的干劲,派出多路建筑班子进行招标,限期完成。几个月后,一条40米四车道的宽畅明亮的罗斯福路就展现在人们眼前。

  罗斯福路的拓宽和道路硬化,成为台北市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

  这一政绩自然归功于高玉树,但是绝对离不开蒋介石动用武力的支持。高玉树想尽办法,把柏油路铺起来,迟到的美援才缓缓到来。有了钱,他的干劲也大了。“而美国人也看得懂我在做什么,钱给我越多,我建设就越多,头家也就越高兴了。”

  罗斯福路铺起来后,蒋介石很高兴,亲自坐汽车在上面跑了一趟。1956年蒋介石在讲“政治建设之急务”时就提出“发展交通”。而台北的交通又与市容市貌有关。为此,一天他又把高玉树召到了“总统府”,原来是命令他在台北拓宽敦化路。

  高玉树见到蒋介石后,蒋介石对他很和善。高玉树坐下后,他便与高谈起了自己的都市建设理想,说道:“都市建设有很多人不会搞,你知道吗?”

  “不懂行的人多。”高玉树说,“真正的建设专家很少,多数是招摇吃喝的骗子。”

  蒋介石说:“我的都市建设理想是‘都市乡村化,乡村都市化’。”这个说法很新颖,让高玉树很惊讶,于是饶有兴趣地听着。

  蒋介石说:“今天世界的繁荣城市,过分偏重物质上的繁荣,过分注重经济上的效率,听说像东京、纽约人口空前集中,工商业繁荣,但是这种都市环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为挽回这种错误,只有鼓励市民到郊外去住,或者是改造摩天大厦,甚至要分散居户,这都是起始没有高远理想,一错再错,以致不可收拾。”

  蒋介石这样的认识确实很前卫。后来高玉树这么评述:“‘蒋总统’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伟大的精神上导师即垂范百世的伟大圣哲,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杰出的都市建设专家。今天我可以说,世界各国都市建设专家,鲜有人能比得上‘蒋总统’……”

  敦化路是台北市去机场的道路。蒋介石问高玉树道:“准备拓展多宽?”

  高玉树报告了专家设计的数字,谁知蒋介石指示说:“敦化路拓宽应为70公尺。”

  这大大突破专家们的设计。

  结果,敦化路按照蒋介石的要求进行拓展后,外宾们抵达台北,一下飞机,便步入70公尺宽的林园大道,顿然心旷神怡。马路直通市区,外宾们对台湾的印象一下子就变得很好。

  正是在蒋介石的督促下,台北的都市建设一开始就在高水准上起步,并向现代化的都市快速转变。

  如果说蒋介石打仗不行,算不上军事大家,但在建设上有着江浙人的精明,是一个建设好手。若干年后,人们回顾台湾那一段建设历史时,有人不禁说蒋介石当年在大陆如果不当“总统”,而当行政院长去主持经济建设的话,可能他的成就更大,其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则可能完全是另一个评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
吾爱历史吾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