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致信蒋经国:我1949年在大陆必能拖宋庆龄走

宋美龄致信蒋经国:我1949年在大陆必能拖宋庆龄走

    3月5日是宋美龄诞辰107周年。回顾历史,拥有106岁生命长度的宋美龄本身没有变。在几乎所有的宋美龄传记里,宋美龄都是一个颇有政治理想的女性。当她遇到蒋介石后,她的抱负一部分通过“第一夫人”得到实现,另一部分成为了“改造”蒋介石的动力。

    然而,她的个人魅力并不能阻挡一个男人与一个党派的溃败。和她曾经的对手相比,长寿或许是她最大的安慰。不过,漫长的生命并未延长她的政治生涯。

    为没能将宋庆龄从大陆带走而抱憾

    1975年4月5日,88岁的蒋介石拖着病体走向了生命终点。蒋介石死后,蒋经国接管了台湾,1975年9月,宋美龄带着20余名随从移居美国。

    在宋美龄的晚年岁月里,二姐宋庆龄是她在中国内地唯一的亲属。尽管宋庆龄一直不赞同她与蒋介石的婚姻,而且持有不同政见,但两人始终保持着亲密的感情。战乱时期,宋美龄曾致电宋子文,让他关照戴笠,不要在宋庆龄面前“胡来”。后来,随着国民党战败,退守台湾,姐妹两人开始天各一方,再也没有见过面。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于北京逝世,中国政府向包括宋美龄在内的台湾和海外宋氏家族亲属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前来参加葬礼。出于蒋经国当政时提出的“三不政策”(与大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台湾电报局拒收这份电报,宋美龄也没有做任何表示。

    此前,宋庆龄生病期间,曾让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代笔给宋美龄写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回大陆姐妹相见,以及把在她处保存的孙中山遗物交还。宋美龄只是托人答复说“信收到了”。宋庆龄病重之际,中国政府也曾知会宋美龄,仅收到一份简洁的回电:“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

    其实,宋美龄的态度在宋庆龄去世后第二天她给蒋经国的致函中表露无遗:“骨肉虽亲,大道为重,我等做人做事须对得起上帝、国家、民族及总理主义、父亲在天灵,其他均无论矣。”

    6月7日,她又致函蒋经国,为没能将宋庆龄从大陆带走而抱憾。信中说:“深信若大陆撤退时,余在中国而不在美国图挽回马歇尔肆意报复并一意孤行之短见,或大姨母不在美国而在上海,必可拖其(指宋庆龄)离开。”

    上世纪70年代初,她让台湾退出申请加入联合国

    1986年10月25日,蒋介石百年诞辰前夕,宋美龄结束11年的隐居生涯,回到台湾。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她企图利用尚有的影响力左右丈夫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却遭到了人生最大的挫败。

    此时的台湾正处于变革期。疾病中的蒋经国有心将台湾带上民主政治之路,正在冲破重重阻挠和时间赛跑。不管如何,时年89岁、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轮椅上的宋美龄,在台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虽然多年在外,但她仍保留着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天主教辅仁大学后托基金会”主席和多个妇女及慈善团体的头衔。

    10月30日,蒋介石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上,宋美龄在蒋经国的搀扶下,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并致辞,希望“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能享受更多的自由幸福”。当天她还发表了纪念文章《我将再起》,弘扬基督教的博爱、宽容、忍耐精神和表达她对蒋介石的哀思。“我将再起”本是基督教术语,意思是说基督将再次复活——抗战之初,她也曾发表过同名作品,旨在激励士气、振奋人心。但此刻,这4个字给了人们不少想象空间。

    但对于台湾政体来讲,她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影响力有限。这在蒋经国死后,宋美龄欲阻止已经接任“总统”的李登辉兼任国民党主席最终失败上亦能看到。

    宋美龄对“一个中国”的坚持还体现在上世纪70年代初她让台湾退出联合国成员国的申请上。当时大陆、台湾都在为加入联合国而努力,很多发展中国家支持大陆,美国支持台湾。僵持不下之际,有人提出大陆、台湾一起加入联合国。美国传记作家李台珊透露,当时蒋介石比较接受这个方案,但宋美龄却不同意。“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她说。为避免中国走向分裂,台湾最终退出了参选。

    阻击李登辉失败后,年逾90高龄的宋美龄开始彻底淡出政坛。1991年9月,在蒋家最后一个政治人物蒋孝武去世后两月,宋美龄再次赴美。

    避免与陌生人交流,更讨厌新闻记者

    尽管进入耄耋之年,行动艰难,但在一些重要的政治场所,宋美龄仍不愿意放弃露面的机会。

    宋美龄在美国有两个住所,开始是纽约长岛蝗虫谷的一幢巨型别墅,1995年后搬到了曼哈顿的一处高层公寓楼——这里距她外甥女孔令仪的家较近,便于她过来照看。

    这两处住所都是孔家的资产。蝗虫谷别墅由孔祥熙在1943年购入,占地约70亩,拥有28个房间。刚搬到此处时,宋美龄带着20多个随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大扫除。曼哈顿的公寓由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购买,位于格雷西广场10号,共有l8个房间,此处可以俯瞰纽约东河,是纽约最贵的大楼之一。

    据一位格雷西街10号的住客说,宋美龄有三只小型犬,一只约克夏,还有两只比雄犬,“和女主人一起,它们也逐渐变得衰老而蹒跚”,一位纽约的专栏作家这样写道。这位专栏作家也提到,邻居们逐渐对碗碟和北京烤鸭发出的刺鼻气味有了抵触,而最后,越来越多的蟑螂终于引来邻居们的抱怨。“检查人员过来进行探测,看看别人家的壁橱总是非常有趣的,而看这样一位曾大权在握的女人的壁橱更是如此,比如,有一个壁橱装满了金条。”

    一位美国记者对她在曼哈顿的生活做了这样的描述:“她还像在蝗虫谷居住时一样,每天都以读经、祷告、看书、看报为主要生活内容,有时还会见从台湾来的客人,但谈话的时间一般不长……避免与陌生人交流,更讨厌新闻记者……有时候身边人为了让她快活,便与老夫人打麻将。据说她在牌桌上还能捉得到谁在偷牌。”

    虽然年事已高,但她仍很在意自己的形象:会做头发、化妆、戴首饰等。“唯一改变的只有高跟鞋的高度。”李台珊说。

    希望回葬上海,未能施行

    1995年夏天,98岁的宋美龄以“二战后留下来的唯一一位主要人物”的身份参加了二战胜利50周年纪念会。“宋美龄一身红、黑色的丝缎旗袍、玉耳环,外加一条披肩,坐在特制的椅子上,发表两分钟的讲话。她以平静、坚定的声音叙述中国自1937年至l941年被迫‘孤独无助地’对日抗战,但她立刻表示从心底感谢美国人民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给予中国的精神支持和物资援助。”美国传记作家帕库拉在《宋美龄传》里写道,“大家注意到,委员长的遗孀虽在一位年轻家属的搀扶下,却是‘以自己两条腿走进会场’。”

    次年,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举办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珍品出国特展的预展会场上,人们再次看到了宋美龄。坐在轮椅上的她对两件展品注意良久,其中一件是宋太祖的作品。有个摄影记者对她产生了兴趣,老是跟着她,结果惹她不高兴,“一度扬言要打破他的照相机”。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被轻微的肺炎击垮,寿终正寝。孔令仪透露,宋美龄生前曾表示,死后若情况允许,可葬回上海,与母亲倪桂珍待在一起。但最终,她还是在纽约市北芬克里夫墓园买下了一片墓地,她的弟弟宋子文、姐姐宋霭龄以及姐夫孔祥熙等也安葬在此。

    去世后,宋美龄留下12万美元存款。孔令仪说,宋美龄一生不会赚钱,更不管钱,这些钱是她在台湾数十年唯一“存”下来的,此外别无资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吾爱历史吾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