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装甲列车百科:中国的早期装甲列车

著 :保罗·马尔马萨里

译 :姚军

中国的首列装甲列车出现于20 世纪20 年代初的直皖战争中。中国装甲列车的高速发展直到白俄雇佣军来到时才开始,尤其是军阀张宗昌一方。

世界装甲列车百科:中国的早期装甲列车

(上图)照片中这列装甲列车的中俄混编车组。(照片:保罗• 马尔马萨里的收藏)

白俄装甲列车

1922 年10 月,苏联红军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森崴)夷为平地,大批白俄官兵携带武器逃往中国[据信,著名的“外阿穆尔人/ 奥尔利克”(Zaamurietz/Orlik)号装甲列车就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境内的],并作为雇佣兵加入张作霖及他的下属之一张宗昌的部队。1922 年9 月15 日,张宗昌曾被派往符拉迪沃斯托克购买军火。他的联系人之一是尼古拉• 梅尔库洛夫(NikolaiMerkulov),此人移居中国,成了第一位白俄装甲列车指挥官。

最早的白俄装甲列车是临时拼凑的,主要是用沙包加固的转架车。第二次直奉战争临近结束时,1924 年10 月,张宗昌的部队( 奉系军阀一部)奇袭了董政国率领的直系部队,夺取了重要的铁路枢纽滦州。他们阻塞滦河上的桥梁,迫使大批直系官兵投降并夺得许多装备。吸收这些人员使张宗昌部的下属兵员在几天之内增加到6 万人。俄国工程师立即回收缴获的铁路车辆,临时改造成第一批装甲列车(白俄摄影师拍摄的电影将其永久保存了下来)。

世界装甲列车百科:中国的早期装甲列车

(上图)白俄士兵操纵的FK96(德制)77 毫米或38 式75 毫米炮(前者的日本版)。(照片:菲利普• 乔伊特的收藏)

凭借在北京发生的政变,段祺瑞暂时取得政权。为了强化其盟友卢永祥在中国东南部的地位,同时压制直系军阀齐燮元,段派遣张宗昌向南进攻。1924年11 月14 日,张宗昌的部队抵达浦口。因浦口和南京之间的长江上没有任何渡轮线路,他的士兵在驳船上安装铁轨,于夜间使他们的装甲列车渡过了江。他们在江苏遇到的抵抗很微弱,有了装甲列车的支援,张宗昌的部队于1925年1 月28 日抵达上海。值得一提的是,列车上的俄国士兵引起了很多注意,当时著名的俄国艺术家萨帕乔(Sapajou)为《华北日报》画了一幅装甲列车的素描。

世界装甲列车百科:中国的早期装甲列车

(上图)注意这节粗糙的装甲车厢,它明显以装甲板和沙包加固,配备一门法制75 毫米APX 野战炮。(萨帕乔的素描, 刊登在1925 年1 月30日的《华北日报》)

吴佩孚的装甲列车

使用非白俄装甲列车的军阀中,吴佩孚和张作霖是实力最强的两个。这些列车的车组人员主要是中国人。

吴佩孚于20 世纪20 年代中期开始使用装甲列车,此时他已经重建了1924 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惨遭败绩的军队。这些列车的设计可能受到了张宗昌和褚玉璞的白俄型号的启发,但它们的技术特性和作战思想似乎落后于白俄。我们得到的唯一信息是,它们由扬子机器厂在汉口制造,这个厂家的专长是船舶制造,包括当时中国海军的炮艇。由于制造装甲列车的财政投入巨大,该工厂在1926 年破产。

1925 年,吴佩孚的主要对手是国民军,后者的第二军在岳维峻指挥下占领了河南信阳。吴佩孚手下指挥官之一寇英杰在1925 年冬季围攻此处时曾使用了装甲列车。根据一位军官的回忆,寇英杰曾计划用一列装甲列车运送大量奇袭部队。这列列车将被当成“攻城槌”,支援主攻部队,车上运送的部队将离车作战,打垮铁路沿线的守军。尽管一位下属建言,敌人的部署可能是一个圈套,目的就是诱使他们实施此类行动,但攻击的命令仍然下达了。列车刚刚突破敌军防线,就陷入了一道守军准备的大壕沟。虽然列车侧面有铁板防护,但木质车顶防护性能不足,壕沟两侧高地上的敌军猛烈射击,全歼了车内的部队。

张作霖的装甲列车,以及装甲列车之间的首次交锋

第一次装甲列车战役并不涉及现代化列车(如白俄装甲列车),而是在吴佩孚和张作霖的列车之间展开的。关于后者的列车,保留下来的信息很少。根据张学良将军的回忆录,这些临时建造的装甲列车是张宗昌的部队在中东铁路上建造的,20 世纪20 年代初,他的部队还在中国东北。枕木和铁轨之间浇铸水泥后,可以充当列车的装甲,而武备则由火炮和机枪组成。车组人员均为中国人。

虽然吴佩孚与张作霖及其手下张宗昌、褚玉璞结盟,共同对抗西北军,但1926 年吴佩孚的主力部队面对快速推进的国民党北伐军11 时溃不成军。当吴军处于下风之时,张作霖再次将这支军队看成是自己征服整个中国野心的绊脚石。1927 年2 月,他宣布发动战争,派遣精锐部队进入河南,向忠于吴佩孚的靳云鹗发动进攻。这将是北方军阀的最后一次重要战役。靳云鹗向郑州发起反攻,指挥官是他最忠诚的手下高汝桐,主力部队至少使用了一列装甲列车,沿京汉铁路北上,两翼还得到了步兵的掩护。档案馆中保留的奉军正式报告如此描述这场战役:

“3 月24 日晨,敌军司令官高汝桐在卫士和奇袭部队伴随下,亲自指挥装甲列车,发动大规模进攻。沿京汉线向五十里铺推进后,敌军为我军所围,其装甲列车毁于我方炮火。高及其参谋长沈其昌、旅长宋家贤与其余40 名军官死于装甲列车之内。此后,敌军向新郑退却。此役之后,我军俘敌千余人,并缴获其装备,包括一列装甲列车、八门火炮及大量枪械。高将军与其他军官遗骸被送至郑州厚葬。”

上述官方报告未提及奉军装甲列车所起的作用。当时许多描述证明,它曾参与了一次相当有趣的列车战。

世界装甲列车百科:中国的早期装甲列车

(上图)在这张高汝桐装甲列车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支撑垂直装甲钢板的水泥。明显有一发或者更多炮弹穿透装甲在车内爆炸,带去了毁灭性的打击。[ 照片:《历史画报》(History Illustrated),1927 年6 月,陈怡川(音)的收藏]

20 世纪60 年代,与靳云鹗关系密切的手下徐向宸就这次战斗写道:

“靳云鹗部进攻途中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奉军部署在郑州以南的一列装甲列车。高汝桐曾计划使用己方装甲列车上的车钩捕获奉军列车。他的列车确实靠近并连接上了奉军列车。但是,他只有一辆机车,而敌方有两辆(不过单辆机车的功率小于前者)。短时间熄火之后,高汝桐的装甲列车机车上的车钩松脱,整列列车被拉向奉军防线,而高此时仍在车上。他下令车上的炮兵向敌军列车开火。奉军炮手还击,摧毁了高汝桐的整列列车,他也死于战斗之中。”

另一方的张学良将军在回忆录中复述了这一幕:

“装甲列车中队长曹曜章向我提交了如下战报。行动中,我军装甲列车始终有步兵随同,实际上前一天有两个步兵连支援列车。激战之后,步兵退却,丢下了没有机车的列车。列车上的士兵向指挥官报告,后者告之无须惊慌,相信机车次日早晨定会回来寻找他们。早上,列车实际上已经开动,但乘员很快注意到,他们的方向不对。核实情况之后,他们得出结论:自己正被敌军列车拖走—那正是高汝桐的移动指挥部。我们的列车一端有门俄制加农炮,最初是张宗昌手下安装的。负责这门大炮的小队长拼命向敌军列车开火。封闭车厢内的冲击效应造成敌方列车内的许多官兵死亡。”

世界装甲列车百科:中国的早期装甲列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战争事典的头像战争事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