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有哪些历史典故和成就(汉朝有关的历史典故)

汉代历史典故灿如星河,数不胜数,具体有:死灰复燃、昭君出塞、前车之鉴、汗流浃背、

汗马功劳、楚汉之争、暗度成仓、捕风捉影

衣锦还乡、家徒四壁、赴汤蹈火、大材小用

安如泰山、唇亡齿寒、防微杜渐、拔帜易帜

断袖之癖、拔帜易帜、狐疑不决、后来居上

汉官威仪、聚米为山、噤若寒蝉、口不二价

夜郎自大、口不二价、牛衣对泣、千钧一发

悔过自新、破甑不顾、让枣推梨、人面兽心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绝世独立、倾国倾城

投笔从戎、舍本逐末、尸位素餐、率马以骥

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画地为牢,终不可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金屋藏娇、望尘莫及、五里雾中、先发制人 异军突起、颐指气使、一丘之貉、一决雌雄 债台高筑、约法三章、置之度外、专横跋扈 不学无术、差强人意、豺狼当道、重蹈覆辙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志者事竟成; 推心置腹、投笔从戎、入室操戈、一问三不知……
汉朝有哪些历史典故和成就(汉朝有关的历史典故)
汉朝有哪些历史典故和成就(汉朝有关的历史典故)
汉朝有哪些历史典故和成就(汉朝有关的历史典故)

想到一个“苏武牧羊”的典故。

汉朝有哪些历史典故和成就(汉朝有关的历史典故)

先说苏武是谁,他是汉武帝时期的名臣,是代郡太守苏建之子,也算是西汉时期的名门望族了。

(代郡:今河北蔚()县代王城)

众所周知,汉武帝治下的大汉,与匈奴发生了多次战争,但大汉与匈奴也曾有过蜜月期。

这段蜜月期就发生在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即位(鞮:dī),奉行与大汉友好往来的外交政策,于是首先向汉武帝发来以示有好的书信,并因汉高祖刘邦时曾与匈奴和亲,便遵循古礼,尊称汉武帝为“丈人”。

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为了表达对且鞮侯单于主动示好的重视,汉武帝当即决定,派遣苏武等一百多人出使匈奴,苏武便奉命以中郎将的官阶身份,持节前往。

汉朝有哪些历史典故和成就(汉朝有关的历史典故)

所谓中郎将,是西汉时负责统领皇帝禁军的武将官职,为皇帝身边近臣,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苏武的品阶很高,这也足以看出汉武帝的诚意,而“持节”,持的正是符杰,为汉代时大臣们手中所持符令,算是一种传达命令的信物,另外随苏武通行前往的,还有之前大汉扣留的匈奴使者。

可没曾想,苏武到了匈奴以后,前期各项事务均十分顺遂,且鞮侯单于也表达了对于汉武帝的尊敬,可是就在苏武完成使命即将返回大汉的前夜,匈奴高层突然发生内乱,身份敏感的苏武因此受到牵连,被且鞮侯单于扣留在匈奴。

汉朝有哪些历史典故和成就(汉朝有关的历史典故)

在被扣留期间,且鞮侯单于要求苏武归降匈奴,反叛大汉,多次进行威逼利诱,苏武却始终坚守气节,宁死不降。

后来且鞮侯单于没了办法,干脆找来卫律劝说,卫律是何等人呢?

因为他的父亲是匈奴人,后来归顺汉朝,因此卫律虽然身为胡人,从小却在长安长大,因此对汉族了解颇深,自己也被汉化,所以成年后的卫律回到匈奴,受到且鞮侯单于的重用,由此在苏武被扣留期间,且鞮侯单于便安排熟知汉人文化的卫律去劝说。

首先卫律通过许以高官厚禄的方法,劝说苏武判汉,可苏武始终态度坚决,宁死不降,卫律一看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汉朝有哪些历史典故和成就(汉朝有关的历史典故)

于是在酷寒腊月,时值天降大雪,且鞮侯单于便把苏武囚禁到户外的大地穴之中,使其受尽严寒之苦,既不给水,也不给粮,受到如此残酷对待的苏武,非但没有放弃信念,反而渴饮雪水,饿食羊皮,最终且鞮侯单于得知苏武如此数天不死,惊为天人,便在苏武奄奄一息时将其放出。

《汉书·苏武传》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这时的且鞮侯单于才明白,原来一个人的意志,足以支撑他在无比险恶的环境中存活下去,心里愈发敬重苏武,然而又不想让如此忠义之士返回大汉,既然软的硬的都不行,干脆就想了一个昏招:

把苏武流放到贝加尔湖畔的冰原去牧羊。

且鞮侯单于试图用这种方法,消磨苏武的意志。

而且当时的贝加尔湖畔荒无人烟,且鞮侯单于也觉得,即使不放苏武回去,凭他一人之力,也难以在极北酷寒之地存活多久。

然而苏武却始终满怀信念,他坚信有朝一日能够回到家乡,在贝加尔湖畔牧羊的时候,他每天独自一人,手持当初出使匈奴所带的符杰,唯一和他作伴的,就只有一群绵羊,四周广无人烟,能果腹的食物,就只有野果和山林里的野鼠,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意志顽强的苏武,凭借惊人的毅力,顽强生存了整整十九年。

《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汉朝有哪些历史典故和成就(汉朝有关的历史典故)

直到年轻的苏武,成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由于时局变换,曾经下令流放他的且鞮侯单于已经去世,而汉武帝也早已驾崩,到了汉昭帝即位,大汉与匈奴之间的外交也趋向于平稳,于是汉昭帝便遣使去匈奴,要求将苏武放回。

但当时的匈奴方面却谎称苏武已死,于是使者无奈返回。

第二年,使者再去,这次却说汉武帝射落一只飞鸟,鸟的脚踝处绑着一封苏武的亲笔书信,声称自己始终在北海放羊,请求大汉将其带回家乡。

匈奴单于听闻此言,当场大惊失色,认为飞鸟能飞到大汉,是上天的旨意,于是许诺会尽快放回苏武。

汉朝有哪些历史典故和成就(汉朝有关的历史典故)

到了汉昭帝始元六年,被囚于匈奴整整十九年的苏武,终于荣归故里,长安城的百姓纷纷夹道欢迎,人人都赞颂他是坚守气节的大丈夫。

在匈奴被关了整整二十年,苏武始终宁死不降,期间凭借一人之力,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贝加尔湖畔生存下来,不得不说这就是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奇迹,而其本身展现出来的爱国与忠义之气,也被传为一段佳话流传至今,为后世赞美颂扬,经久不绝。

汉朝著名的历史故事:

1、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

汉高祖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平时不参加农业劳动。到青年时代,秦始皇已统一中国,他当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长,并与郡县小吏关系非常密切。刘邦在生活上有失检点,但他为人仗义,胸怀大志,待人宽厚,能孚众望。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也在家乡沛县起兵,称沛公。后加入项氏叔侄的反秦义军。前207年,刘邦率部攻入关中,秦王子婴降,秦亡。

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后来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彭越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项羽,于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称皇帝,仍用“汉”号,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参考文献: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三节·楚汉相争》,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36页-第45页。

2、文景之治、七国之乱、南越国

吕后死后,诸吕之乱被以周勃为领袖的大臣铲除,众臣迎立汉文帝。在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的影响下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即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

虽然汉景帝时期发生了此时期唯一的动乱—“七国之乱”,但是仅经历三个月便为周亚夫、栾布所平定,并未对汉朝带来实质影响。

参考文献: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三联书店,2005年2月,第16页—第50 页。

3、昭宣中兴

汉武帝晚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因此冤死。汉朝经历多年战争,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导致汉朝国力衰弱,前朝积蓄被挥霍殆尽。

为此,汉武帝晚年曾发表著名的轮台之诏,不再穷兵黩武。为挽救经济,汉武帝在位期间曾采取一系列政策,将铸币、盐铁收归中央管理,加强农业生产,实行和籴法,开凿白渠,并创立均输、平准政策稳定物价,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参考文献: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五节 波澜壮阔的有为时代(武昭宣三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85页-第90页。

4、新莽篡汉

汉宣帝死后,汉元帝刘奭即位,西汉开始走向衰败。汉元帝,柔仁好儒,导致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刘骜即位。

汉成帝好女色,先后宠爱许皇后、班婕妤和赵氏姐妹(赵飞燕、赵合德),由于赵氏姐妹不能生育,汉成帝与其他妃嫔的子女均为赵飞燕姐妹残害杀死,史称“燕啄皇孙”。由于“酒色侵骨”,汉成帝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

参考文献: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六节 西汉中衰与政权结构的变动(元帝~王莽篡汉)》,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93页-第94页。

5、光武中兴

新莽在赤眉、绿林民变下覆灭。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作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史称玄汉,改元更始,刘玄即更始帝。公元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沿袭汉朝国号,史称赤眉汉,建元建世,刘盆子即建世帝,随后击败绿林军。

参考文献:邹纪万,《中国通史 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七节 王莽托古改制的迷梦》,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15页-第118页。

扩展资料: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

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人物录人物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