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人物的古诗词不少,多出自名人大家之手笔。如:
1.杜甫《蜀相》
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4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5刘禹锡《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6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杜甫《古柏行》
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还是请处座桐丫女士来回答。她是研究古典文学的专家。
1,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
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挽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杜甫。
今译(诸葛亮)功业三国第一,八阵图成就了他的名声。江水的流动不能撼动八阵图遺址的石头,唯一的遗撼就是没有并吞吴国。
诗解一一这首诗以吟咏八阵图遗址来歌颂诸葛亮的功业。"失吞吴"
一语,旧注多解释为以没有并吞吴国为憾,另一说认为蜀国衰亡全因后期与吴国的关系处理不好,没有联吴抗魏,而是进攻吴国,因此将"失吞吴"解释为以吞吴为失策之举。
3,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要卧南阳。
《武侯庙》杜甫。
4,?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5,丨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一一早年的日子哪知道世上的事情如此艰难,当年北望中原也曾壮气如山。瓜洲渡口楼船整肃,雪夜往来气吞山河,大散关下秋风呼啸,铁衣纵马亲身上阵。徒然以国家的塞上长城自许,功业未成镜子里的鬓发已然斑白。《出师表》真的能够名垂后世啊,千百年来有谁可以跟诸葛亮不相上下的呢。
一一这首诗作于作者闲居绍兴之时。诗歌回忆两次豪迈雄武的军旅经历感叹自己空有许国之心,而世事艰难,壮志未酬,年华已逝。最后以追慕诸葛亮作结,有羡慕诸葛亮功业进而游励自己之意,也有批判当时人缺乏诸葛亮死而后已的精神之意。
6,大江东去,浪淘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一长江向东流去,浪花带走历代杰出人物。旧时军队营垒西面,人家说是三国时,周瑜作战的赤壁故址。石山凌乱,直刺天空,惊涛骇浪拍打河岸,激起大雪白的浪花。江山美得像画出来似的,在那个时间段上,同期涌现出太多豪杰。遥想当年,周瑜刚刚娶得美人小乔。英气勃勃,手摇羽毛扇,头戴青丝巾,说说笑笑,就烧掉了曹操的大批战船。我在古战场神游往昔,别人应该会笑话我感情太丰富,头发早早斑白,一事无成。人生如梦一般虚幻,姑且洒一杯酒,祭这江中不变的明月。
一一此赤?非彼赤壁,但依然引发作者思古之幽情。苏轼把自己与周瑜对比,一衰老无成,一年轻有为,更为自己仕途不畅,无法施展抱负而叹息。
7,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杜牧。
一一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把它取出,又磨又诜,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如果当年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一一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