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黄道周、张燮、潘振承等名人,这里介绍4位漳州名人。
刘再兴
刘再兴(1921——2015),福建漳州市漳浦县人。革命战争年代,曾任新四军2支队4团通讯排长、政治指导员等职,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5舰队天目山艇政委,海军青岛基地后勤部辅助船只港湾处政治委员等职。转业后任漳浦县副县长,漳州市气象台台长、龙溪手工业局局长等职。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王德
王德(1906——1996),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人。革命战争年代,曾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共青团中央组织部代理部长,八路军120师暨晋绥军区独立2旅兼第2军分区副政委,120师独立2旅政委,晋绥边区第2地委书记兼晋绥军区第2军分区政委等职,参加晋绥根据地建设和反“扫荡”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粤中区委第一书记兼粤中军区政委,中共华南分局常委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等职。
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漳州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留学德国,获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有《京华烟云》、《啼笑皆非》、《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主编《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等。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曾仕强
曾仕强(1934——2018),生于福建漳州,1949年随父母赴台,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毕业,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曾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等职。著有《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曾仕强说中国人》、《中国人,你心里在想什么?》、《总裁魅力学》、《如何在36岁以前成功》、《21世纪的易经管理法》、《人际关系与沟通》、《掌握中国人性的管理法》、《中国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之组织行为学》、《三种管理思维的交错》、《透视灵魂看人生》等多部,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还有哪些漳州名人请补充。
有一位可能大家不怎么熟悉,但是也是新中国建设前期的一个大写的人:林语堂。
1932年12月,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宋庆龄任主席,林语堂当选为全国9个执行委员之一。
1936年8月,林语堂携眷到美国教书,并从事写作活动,向国外谈论介绍中国生活艺术和文化。1938年春,离美旅居法国,在那里写了游览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地的名胜古迹的游记,并开始撰写长篇小说《京华烟云》;1939年8月在美国出版,嗣后又用英文写了抗战小说《风声鹤唳》;五十年代又写了一部小说《朱门》,合称“三部曲”。
1947年初夏,林语堂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文学组组长,在美国先后出版传记文学《苏东坡传》、长篇小说《-街》及选注本《老子之智慧》。
1950年,林语堂辞去联合国科教文组的职务,自法返美,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改编工作。1950年4月,创办《天风》月刊。1954年赴新加坡,以校长名义创办南洋大学。翌年4月辞职回纽约,继续写作。从1950年至1964年,先后在纽约出版《杜十娘》、《远景》、《红牡丹》《武则天传》等书。1964年他曾写过一部-小说《逃回自由之城》,后又悔此一作,在盘存自己小说时将它删掉。
林语堂刻苦钻研,曾发明林氏中文打字机,后为经费所限,未能投产。1967年,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担任《当代汉英词典》主编,两年编成,并在香港出版。1969年林语堂出任台湾《中国笔会》会长,1975年4月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笔会大会上,被选为第40届会长。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享年81岁。
还有一位,何子祥。是清朝时的明间最受百姓爱戴的官员之一。
何子祥(1707~1771),字象宣,号蓉林,平和(今福建云霄县)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三十年由浦江知县调任平阳知县。上任伊始,便与县丞萧垛兴建龙湖等书院、昆阳等义学,观澜等社学,又建社仓十余所以备荒。疏浚了县城内外淤塞百余年的河道(内河八百余丈,外河三百余丈),县城面貌为之改观。
其时平阳粮禁甚严,凡过路谷米,都被兵差扣阻以牟利。何察访民情后,便发布《米准流行示》道:“诚以天下一家,丰歉之际,彼此通融。济民善政,莫大于此。”“将军岭以至石塘、赤溪、蒲门等处,计程五十里,人民数千家,边山边海,地硗寒,早稻止一季,不比岭内一岁两收(而地土深厚者所收又倍)。是以该地农民早稻未登场时,每过岭买米以接青黄,而岭脚地棍哄同营民,私自拦截抄没。”“此后如有此等仍蹈旧习,准该地居民赴县控告,本县按律究议,断不少宽。”
每个地方都有自已引以自豪的名人,漳州也是一样,名人辈出。我追寻红色的根基,传承红色的基因,现介绍几位漳州籍的革命老前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彭冲(1915年-2010年),生于福建漳州。他是共和国中漳州籍中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政治工作和法制建设的杰出领导人。他1934年8月加中国共产党,当过学生运动领袖,领导过地下革命工作,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省委统战部部长兼中共龙溪地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南京市市长、市委第一书记,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三书记,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第二副主任、上海市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苏静(1910—1997),福建省海澄(今龙海县)县人。共和国中将,他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被喻为一人能当10万兵的四野名将。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参谋、侦察科副科长、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二科科长等职。在解放战争中,他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情报处处长、作战处处长兼情报处处长,中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兼队列处处长。在平津战役中,作为我军代表进入北平同傅作义的代表及傅本人进行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了特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兆炳(1909—1993)福建省漳州市人,共和国少将。1935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他是一位老红军,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一直从事政治工作,历经了长征,身经百战,为我军政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处长、副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漳州还有其他革命前辈,欢迎大家补充、完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