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美名传颂千年的人物,我想三国武侯诸葛亮肯定也能上榜!
其实,诸葛亮的一生行事风格符合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特别是“仁义礼智信”观念和封建“忠君”思想。所以,诸葛亮的行事一直被后人所肯定和推崇,同时历代统治者尊其为“良臣”楷模。
公元223年,刘备病重托孤于白帝城,此时的刘备自知太子刘禅的能力不够,担心刘禅无法继承自己打下来的天下;而当时诸葛亮不但才华横溢,而且在蜀汉的威望又高,刘备害怕诸葛亮忠诚不够,自己死后会取而代之。
于是,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一方面肯定了诸葛亮的定国安邦之才能,“你才华盖世,胜过曹丕十倍,必能定国安邦,成就大业。”
另一方面刘备主动嘱托诸葛亮,如果刘禅无能,诸葛亮你就自立为王吧!“若太子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若他无能,你就代他自立吧!”
而诸葛亮拜倒在地并哭着向刘备承诺,“臣一定辅佐好太子,鞠躬尽卒,死而后已!”关键时刻,诸葛亮拒绝了王权,选择了辅佐幼主刘禅,此举不但符合“仁义礼智信”标准,而且堪称儒家道德标杆。
后来,诸葛亮秉承刘备遗志,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举国北伐中原。诸葛亮前三次兵出祁山,均以各种原因而失败,好不容易在四出祁山时遇到了可喜转机,此次北伐中蜀军大获全胜,而魏军被打得亳无招架之力,眼看诸葛亮马上可以率蜀军挺进中原了。
可惜,就在诸葛亮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时,诸葛亮却收到了后主刘禅要求班师回朝的命令。
此时此刻摆在诸葛亮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及时抓住战机成就大业,但却违抗了君命;二是退,服从君命,却要放弃了千载难逢的时机。在成就大业和良臣忠君之间,诸葛亮毅然选择了忠君,恪守臣道,并做到了良臣忠君的表率。
总而言之,因为诸葛亮的一生践行着“鞠躬尽卒,死而后已”这一道德准则,同时也做到了良臣忠君,所以诸葛亮是一个美名传颂千年的人物。
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比如:飞行员、教师,农民三人相比各有千秋。“在实践上,绝大多数事物是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不能简化为单一的因果关系,因此,在进行决策时,必须用系统”。又如:“有比效才有监别”。孔子又讲:“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还又如:“人才好用没有用;人才有用不好用”。好用就是“长”,难用就是“短”。再又如:“善恶有别,固守清白乃为道”。有时人世界实在乱纷纷、莫名其妙。还有如:“忠孝不能两全,于是有人选择做忠臣,有人选择做孝子”。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主宰。说多几句,自己先乱了思维。
很高兴回答问题,在中国历史美名传千年的还真不少 ,这里列举前十名。
第一夏朝奠基人大禹
第二商朝的宰相尹伊
第三周朝的奠基人周文王
第四周朝守护人周公旦
第五周朝丞相姜尚
第六汉朝的张良
第七汉朝的汉文帝
第八汉朝的汉景帝
第九汉朝的光武帝
第十蜀相诸葛亮
以上只是秦汉以前时期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