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历史由来(潮汕地区的由来)

老夫真想骂娘!古无潮汕二字!今也无所谓潮汕地区!广东汕头,广东揭阳…。要说潮汕,潮州+汕头=潮汕。潮阳汕头=潮汕,无非议!还潮汕文化,一条铁路命名就钻空子!省辖潮汕,潮汕辖市,地球出现在何处?要说老说法所谓潮汕地区的前后辈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都是叫:潮州人呾一种话一一潮州话!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皮猴戏。一个汕头市是后起之秀!不可否认!也是(地区)专区所在地!可也不能这样弄个汕才有立碑感呀!也是属潮州地域!潮州是一个州!不是一个城,一个市!世界那么多州,就这个州要破垃!州是可居家住人的!汕是(沙)钻几条臭?如以!

五华出土“定揭丞印”是秦置县城信物,没有定揭县,却有揭阳县的历史纯属杜撰!秦定揭、汉南海(南武侯地、海阳侯地合组南海名)、汉揭阳、隋义安、唐潮州地域虽然是一样的,但离海近的地方在隋唐被海淹没,是宋以后来才形成的。

今饶平、澄海、揭阳、惠来的大部,都是宋以后才扩大的,汉揭阳县治在归湖至潮州金山一线。说谁的历史悠久,应该指县治、府治,那么揭阳县治在那里呢?今人应自清。宋置潮州府属县的揭阳县,为了升级地级市而炮制杜撰历史的做法,不值得。

其实,秦置南海郡和闽中郡十多年,都不可能有效管理广阔的地域,南海郡和闽中郡一样,只是处于中间那一点地盘,南海郡和闽中郡都没有记载关于定揭的历史,而五华出土实物却有“定揭丞印”,证明了这一点。

唐书《史记正义》关于揭阳岭为秦五岭的记载亳无依据,纯属猜测,也只是孤证,却被广东地图出版社出了地图,影响极坏。

古代没有词或词组用法,只能用字达词意。《史记》的列传,是封国并列的列传,一国传记不是列传,南海、南越列传,因为不能简成南南,只能合成南越,并非是南越国列传;正如《东越列传》是东瓯、闽越列传,合称东越,历史并没有东越国一样。

秦末汉初自立的南越国,东界只到龙川县,汉封的闽越国,西界也只到盘陀岭。骊道元《水经注》记载赵佗以龙川跨据南越,这相对于秦郡,已经有大发展。中间这部分,就是汉高帝刘邦认定的“亦越之世”。至于南海国被淮南王灭后,汉廷也绝无可能把地盘分给两越,所以,南越、闽越也没有关于海阳侯地的记载,但本地历史却自然保留了海阳地名。

《史记》载刘邦说:“南武侯织,亦越之世,立为南海王。”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它说明:①南武侯织是原住民的头领。②南海国是南武侯地和海阳侯地构成的。③南海国是畲族组成的。

《战国策》载:“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此海阳,是刘邦封海阳齐信侯的依据。海阳齐信侯驻南海国十年,升东瓯王后跟随大量畲族人,正是源自海阳凤凰山的畲族逐渐形成浙南畲族聚居区的历史原因。

《史记》原文载余善到过“揭扬”,也是因为海阳齐信侯,前111年汉赐揭姓,才会封揭阳县名给史定,汉揭阳是皇帝封赐给揭姓人的,这与潮州宋置揭阳,是两个揭阳。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县赐姓降侯,意味着揭阳是揭姓世袭的地方,而改朝换代,也意味着世袭的揭阳已经不存在。但在汉代,却是地位特殊,既然是世袭,当然不会体现前史,《史记》才会以“(以)及越(之世)揭阳令自(史)定属汉,皆得侯。”记述,明显的,揭阳令自(史)定就是一个例外,所以司马迁加了一个“及”字。

史定是中原人氏,揭姓人及其投靠者首先和畲族人通婚,形成汉畲后代。今天的客家人,就是那时开始形成的。

也就是说,汉揭阳是以畲族文化为主,中原文化开始落地生根的地方。

而海阳齐信侯驻越之世南海国,后为东瓯王,两地往来近百年,便形成了粤东闽南文化,比揭姓史定早了近百年。

南武海阳组南海,海阳潮阳有海潮,海潮泛处有潮州。正是粤东闽南的历史缩影。

若论县治,海阳县的历史最远,若论府治,潮州的历史最悠久。定揭县治在今名五华,那是秦置定揭县,只属于今天所在省。其实,以上结论早已在潮州一千多年历史中得到认定,只是由于唐朝是“有海无天地”的英化汕头埠,才需要利用杜撰的古揭阳历史,达到掩盖潮州历史文化的目的。图①定揭丞印 图②楚灭时百越 图③今天畲族聚居分布区 图④汉代地图标注的海阳城

潮汕历史由来(潮汕地区的由来)
潮汕历史由来(潮汕地区的由来)
潮汕历史由来(潮汕地区的由来)
潮汕历史由来(潮汕地区的由来)

在潮汕地区,最早纳入中国行政地区的顺序是:

最早设立揭阳县,是潮汕第一次设立行政区为潮汕历史的开辟的时机。

但是古代广东四大古县,分别是番禺、博罗、龙川、揭阳、每个地方都很大。所以古代的揭阳县未必是今天的揭阳县,甚至县治根本不在今天揭阳市范围内都有可能。

揭阳设县一千多年之后,潮汕才出现度级行政区。明朝洪武年间,设立潮州府,管辖9县,至今600多年的历史。潮州府使得潮汕地区九县十县有了共同的地区和文化认同,潮州人、潮州话、潮州菜,直到汕头市成立早期,潮汕人都以潮州人自居。因为海外潮人基本都是在汕头兴起之前已经移民在外,对汕头没有感觉,今天仍以潮州人自居。

汕头的兴起在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十口通商,使得潮汕直接成为重要的“沿海开放地区”。汕头原来只是潮州府下辖的澄海县的汕头埠,一个位于韩江和榕江出海口的小镇渔村。十口通商,使得从此汕头开始蒸蒸日上,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设市,设立市政厅。

此后,广东省改府设道,潮州府和惠州府合并设立“潮循道”,管辖整个粤东地区,汕头正式取代了潮州成为新的地区级行政中心。

中共建国后,先后设立汕头专区、汕头地区,管辖范围几经变化,最大的时候囊括今天的梅州市和汕尾市。即使梅州独立设立梅县地区,海陆丰回归惠阳地区,汕头地区改设汕头市创办特区,仍然是潮汕一体。

这种情况直到1991年,设立潮州市、揭阳市,潮汕正式分治。从此汕头不再代替潮州和潮汕。

论文化的话也不能说明谁正宗,老潮州新汕头都是很有代表性。揭阳的文化根基没法和潮州汕头相提并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
乐历史乐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