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群众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从它所反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来看,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民族文化现象。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像藏族有不同的方言区一样,由于历史、经济生活和地域等因素,卓仓藏族的风俗习惯在某些方面有别于其他藏族地区,但从总体上看来大同小异,在衣饰、饮食、居住、丧葬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喜好和禁忌,成为反映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饮食是人类赖以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又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藏民族历来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生活的民族,饮食文化受地理、气侯、宗教、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独有的特点。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猪肉和牛羊肉是卓仓藏族的主要食物。猪肉的吃法与当地汉族没什么区别,而牛羊肉的烹制很有特点,其制作肉食的方法很简单,通常是将带骨的大块肉投入锅中,用旺火煮开,稍待片刻就捞出来吃。这种半熟的肉称“开锅肉”,它肉中见血,但吃来鲜嫩可口不腻人,味美耐嚼滋味长,不仅增加热量,而且弥补了藏族吃蔬菜较少的缺憾。因为吃大块肉时要一手抓肉一手拿刀割着吃,因此这种吃肉的方式称为“手抓”。现在一些城市的餐馆中也有所谓“手抓”一菜,但它是将熟肉回锅爆炒而盛之,吃时只有佐料的香味而没有羊肉的鲜美,恰如鱼罐头与红烧鲜鱼的差别。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遇到比较大的事情时(如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招待宾客等),往往要挑最肥壮的活羊宰杀,而第一顿一般先要吃内脏,其中以灌肠为主。制作方法很多,一般以所灌内容不同而分为血肠、肉肠、面肠、油肠、肝肠等。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血肠是用羊血拌以少量肉丁,灌入洗净的羊肠中。这种肠只需煮一两滚待血半凝固时就得出锅,吃时需捏住一头,另一头吸食。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初尝者难免皱眉,但吃上两三次,就会越吃越香,欲罢不能,越吃越想吃。肉肠是肠内装入切好的碎肉丁,加上适量的佐料煮食,因肉在肠中不串味,其味之美,令人垂涎。面肠一般在羊大肠内装入面、油和少量葱花及佐料的混合物煮食,别有一番滋味。油肠是肠内装羊油和肉丁煮食,吃时热油直流,十分肥美。肝肠是肠内装入羊肝、羊油及佐料煮食。煮的时间和火候要适宜,吃起来才脆鲜可口,时间一长则滋味大减。无论是牛羊肉还是灌肠,吃时都由家庭主妇按人分配,体现了家庭成员平等分配、共同消费的一种古老观念和原则。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糌粑”,是藏区最普通的一种食品,糌粑为热性食物,其原料为青稞。以其吃法简单、味道鲜美、便于携带等特点,在藏族人民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糌粑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先将青稞晒干、簸净、炒熟,然后磨成粉面,即可食用。食用时,先放酥油,后倒沸茶,等到酥油融化届,放上新磨的糌粑,曲拉(即干酪),用手指搅、搓,最后捏成糌粑团,一边喝茶, 一边食用。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藏包,制作藏包的馅,主要以牛羊肉为主,调合羊油、花椒盐、葱蒜、肉汤搅拌而成。然后将面捏成波纹皱褶,填入肉馅。手工制作,讲究口子高,皱褶多,捏成宝瓶形状,最尖端留有一个小孔。蒸熟进餐时,注意先咬一小口,吮吸所灌的肉汤,然后即可饱餐一顿。米、面也是藏族人民喜爱的食物,并且吃的方法很多。将面粉加工成面条、面片、蒸馍、煎饼、包子、饺子等,这些食物制作方法初吃法都与汉族相同。

还有一些独特的吃法;“雪吐”:将面和好,擀成薄饼,在开水中煮熟,捞在碗里,加上酥油、曲拉和红糖趁热吃,甜香适口。“信贴”:在开水中撤入面粉,边撤边搅,成为浆糊状,然后加入适量的酥油和红糖,人口浓香甜美。“折阔”:以大米为原料,添加酥油、红糖和人参果(即鹅绒委陵菜,俗称蕨麻)共煮.是只有喜宴上才出现的上等膳食。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卓仓地区的饮料品种多样。但大都以乳汁为原料加工而成。奶茶:藏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一日无茶,因藏族“多嗜乳酪”,蔬果缺乏,因此,“不得茶则困以病。”(《明史》卷80食货四)翻开藏族史籍,可看到茶马互市是藏族与中原贸易的主要部分。茶在藏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饭前喝一杯茶,可解乏开胃,饭后喝一杯茶,可帮助消化,补充维生素。无奶季节,一般饮用清茶,即在沸水中放入适量的茯茶,煮到色红味香时饮用。有奶季节,在煮好的清茶中加牛奶饮用,是为奶茶。奶茶不仅可以止渴,而且可以充饥,如果吃上一碗糌粑再喝上几碗浓浓的奶茶,一天之内可无饥渴之感。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酥油茶;这是一种待客饮料。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捉炼时将温热的牛奶倒人木桶后,用一长柄搅拌器上下翻搅,把奶油从牛奶中分离出来,冷却后,浮在牛奶上面的奶油就凝结成块,这就是酥油。提取了奶油的乳汁称“达拉”,酸甜清凉,是草原上消暑解渴的清凉饮料。 “达拉”经过煮沸,可成“曲拉”(即干酪)。酥油茶的制作方法因地区不同而不同,许多地区是在奶茶中加酥油即成;而有些地区(如西藏和青海玉树地区’)制作方法独特,即将煮好的奶茶倒入一细长木桶里,加酥油后用搅拌器不停搅拌。待酥油和茶完全溶解后饮用。这种茶不仅香美适口,而且营养更丰富。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酸奶:将鲜奶煮沸,倒人木桶或铝锅中,待晾至不烫手时,将酸奶引子加入搅匀,外部用皮袄包好,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几个小时后,凝固成嫩豆腐状,酸奶就告做成。酸奶香中带酸,如加点糖则酸甜适口,有镇静、催眠和开胃之功效。专家们认为,酸奶与牛奶相比,它的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它含有的乳酸菌可杀死肠道中的细菌,对肠胃疾病有医疗作用,如果连续食用一个星期,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量减少50%。藏族人民体格健壮,却少有肥胖者,大概与此有些关系。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另外,饮酒也是卓仓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各种祭祀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往来、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形成了“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事,无酒不成交”的现象。卓仓藏族一般自酿青稞酒,家家户户都自酿味醇度较低的酩毓酒。卓仓藏族的副食品主要有肉、乳、蔬菜等。招待尊贵的客人要宰羊,吃手抓肉。蔬菜主要有洋芋、萝卜、白菜等。节日里用烩、炒两种方法做菜,平时吃腌制和泡制的酸菜、咸菜等。祭祀土神时吃豆芽菜。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总的说来,卓仓藏族的食品以面食为主,蔬菜、肉副之。其加工方法可分为烙、蒸、煮、闷、烤、炒、炸、腌等八类。烙类食物有烙饼、锅盔等;蒸类食物有馒头、月饼、花卷、包子等;煮类食物有面条、搅团、稀饭、饺子、肉、肠等;闷类食物有煜锅儿、青稞、豌豆、洋芋、蚕豆等;烧烤的食品有肉、洋芋等;炒类食物有大豆、炒面、棋花及各种炒菜等:炸类食物有油饼、盘馓、翻跟头等;腌制食物有各类蔬菜如酸白菜、酸萝I-、肉等。这些方法有些是学自汉族等民族(特别是烹饪技术),有些则是本民族的传统的沿袭。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卓仓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利用本地产品,学习兄弟民族的技术,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食品,不断丰富自己的饮食生活。待客中出现的敬献羊头、猪头、肉方子,加工的酸奶、肉肠、血肠等,有着游牧生活的痕迹,其中有些如制作特大月饼等,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之,卓仓藏族饮食习俗中表现着本民族的许多文化现象,成为卓仓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N29度(HTIT-N29)

西藏,现代人心中一个不灭的情绪。她具有无穷的魅力,有着大自然的奇观和佛教的神秘。每一个去西藏的人都是怀着朝圣者的心情踏上这条神秘之路的,在西藏每时每刻都会被感动,感动于西藏的纯朴,感动于纯清的湖,感动于湛蓝的天空以及蓝天下那片洁白的高原,同样最受感动的是那里的饮食风俗。

藏族食品花样丰富,各地方有许多饮食特点,尤其是贵族阶层,特别讲究餐具和饮食品种花样,就整个西藏的主食来讲,有糌粑、麦子、青稞、肉、酥油、酒、茶、奶品、蜜蜂糖、人生果和瓜菜等,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更是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类。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

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初冬时节,将牛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通风处,任其冷冻并逐渐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食用时,不仅肉质松脆,口味也独特。藏人由于受佛教的影响,一般尽量避免吃鸡鸭鱼肉,藏人认为,不管是牛羊或鱼虾,从生命的角度都是一样,因此你能够不吃肉当然是最好,如果一定要吃肉就吃大动物的肉,因为同样是害一条命,大动物可以使很多人吃饱而且可以吃很久,而吃鱼虾你就必须害很多条生命才能填饱一次肚子,基于这种意识,藏人一般很少吃小动物。

西藏还非常盛行酒宴,老百姓遇到节日或者喜庆事情,有举办酒宴的习俗。西藏酒宴是主客各自坐在厚墊上,前摆餐桌分开進食。藏餐菜肴有风干肉、奶渣糕、人参果糕、炸羊肉、辣牛肚、灌肠、灌肺、燉羊肉、燉羊头等;主食有糌粑、奶渣包子、藏式包子、藏式饺子、面条和油炸面果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汉餐和西餐西点也摆上了藏家酒宴。

饮食风俗在西藏最隆重的节日——藏历新年体现的更为丰富,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共同的传统新年,寺庙僧侣与俗人共同欢庆的节日。“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的节日。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包含丰富,其中饮食风俗文化更是让我们领略到了藏民族的宗教信仰和西藏饮食的独特性,为我们演绎出了藏族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升华过程。

朋友,由于西藏处于世界最高海拔高原,日光照射强,空气稀薄,宗教信仰等原因形成了西藏自己的饮食习惯,饮食风俗。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藏族食品花样丰富,各地方有许多饮食特点,尤其是贵族阶层,特别讲究餐具和饮食品种花样,就整个西藏的主食来讲,有糌粑,麦子,青稞,肉,酥油,酒,茉,奶齿,蜜蜂糖,人生果,瓜菜等。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一)糌粑。糌粑是用青稞炒熟后磨成的细炒面,吃时把糌粑放入碗里,加上酥油和茶,水用手捏成团即可食用。也可做成稀饭喝。青稞糌粑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藏人在异乡找不到青稞时就用其他麦类代替,结果味道根本不一样。糌粑除了特殊的香味,还特别适应西藏高原的游牧生活,藏人外出都是将糌粑和黄油柔和在一起装在特制的袋子里带在身上,需要食用时只要有水即可食用,即使没有水也可以干吃,即方便营养又丰富,糌粑味香,质纯,营养丰富且方便。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二)麦子和青稞。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三)酥油(黄油)。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四)肉食。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五)茶。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六)奶品。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七)人生果。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八)酒类。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九)蔬菜。

西藏的饮食特点(藏族日常食俗)

(十)糖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乐历史乐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