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传历史:从拨驷达局到老邮局

北京邮传历史:从拨驷达局到老邮局

 

    北京邮传的历史,源远流长,西周燕国就已建“芦”、“室”、“馆”等分级通信组织,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秦时始建全国的邮驿制度,北京有地方机构,历代相沿。其目的不仅有军事意义,更是政令上传下达的重要机构。

    然而,与近代邮政相比,老的邮递系统差距颇大。比如服务不规范,投递时间长,费用较高等,经常丢件,业务承揽能力也比较薄弱。早期的官方机构,馆驿不分,驿站主要承担官员往来住宿的工作,信息传递多以呈送奏折为主,效率很低。

    鸦片战争后,国门渐开,外国公司纷纷设立“客邮”局,不仅冲击了市场,且带来安全隐患,比如甲午战争时期,大量日本浪人到中国刺探情报,很多信息就是通过“客邮”来传递的,清政府对此无可奈何。1903年,清政府照会各国要求撤销在华客邮,以后又多次照会,但无人理睬,不了了之。

    1878年,在赫德建议下,清政府试办新式邮政,称海关寄信局。2年后,业务发展迟缓,又换了一个洋名,叫拨驷达局,系Postal的译音。直到1896年,北京“拨驷达局”仍只是1间办公室,2名工作人员。

    1897年,在张之洞的大力呼吁下,大清邮政官局在北京正式开办,总部设在台基厂附近的一座庙中,下设四个分局,分别在隆福寺内、骡马市庙内、崇文门蒜市口和广济寺内,共有员工13人。至此,北京邮政才真正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1905年,北京邮政总局迁往小报房办公,1909年,最终迁到东长安街,以后建筑虽不断改变,却一直留在了这里。中国政府多次交涉均无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再度提议撤销“客邮”议案,结果被大会拒绝,反而将前德国在山东的“客邮”权利转让给了日本,这也成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在“客邮”竞争的压力下,北京本土的邮政业发展艰难,直到抗战结束后,“客邮”渐次退出中国,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邮政权方被彻底收回。

    抗战时,日军完全把持了北京邮政,北京寄往东京的信函居然按“国内信函”计费,堪称是北京邮政的一段痛史。

    如今,老“拨驷达局”的遗址早已找不到了,广济寺等地虽在,但邮政办公的痕迹也已无处可觅,所幸小报房保留了下来,自北京邮政总局迁走以后,这里成了东单牌楼支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仍为邮电所等。1959年后才成了民宅。1996年,这里被改建成邮政博物馆,成为北京邮政发展的见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文史君文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