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至民国南京始终是中国佛教中心

东吴至民国南京始终是中国佛教中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千古绝唱,记录着南京佛教文化的鼎盛与辉煌。6月12日,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再次印证了南京作为“江南佛都”的重要地位。专家表示,南京拥有近1800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佛教文化传承在金陵古城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蒋赞初告诉记者,早在东吴时期,南京就有了江南地区最早的佛寺建初寺,并从此成为南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心。东晋时期,南京成为中国玄学佛教最早的发达中心地之一,佛教文化也从这里传往当时的百济国(即现在的韩国),后再传到日本;南朝时期,南京佛教事业空前繁盛,据史料记载,梁武帝时建康城百姓为28万户,人口在100万左右,而僧尼就有10余万之众。

    隋唐两朝,佛教中心向北迁移,但六朝时的佛学根基在南京逐渐沉淀,吉藏大师、智者大师和法融禅师分别创立了三论宗、天台宗和牛头禅,正式把禅宗中国化;随后的五代十国和宋元王朝,南京佛教再度中兴,并从明朝开始进入新的高峰:朱元璋和朱棣两代皇帝征召全国名僧,那时的南京是国内最重要的佛教学术中心;清代时,杨仁山设立的金陵刻经处,不仅是全国佛经刻印中心,也是佛学和维新思想的孕育地。直至民国时期,南京依然是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太虚、宗仰、巨赞等高僧常在此弘法讲学,中国佛教会、中国佛学研究会的主要活动地点就在毗卢寺内,这里也是民国时期全国佛教事业管理和联络的枢纽。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表示,自东吴开始直到民国时期,南京始终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佛教文化传承在南京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这是国内很多以佛教文化著称的城市所不具备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文史君文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