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在武侠世界里,除了那些鲜活的角色、动人的故事之外,一众难辨真伪的武林门派和众多言之有物的武功秘籍同样让读者为之心驰神往。小说里的武林门派极其庞杂,有正派、有邪派。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独特的、擅长的武功法门。正派武功往往进展极慢,需要循序渐进,但练至大成则无往不利;邪派武功往往进展神速,但或多或少的有些后遗症,隐含了邪不能胜正的理念。在众多武侠名家里,金庸的小说成就最高,但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金庸的小说里,并没有明显的正邪之分,没有完美的好人,也没有十恶不赦的坏人,对于人性的深刻剖析才是他高于其他作家的原因之一。

金庸有时喜欢把所谓名门正派描绘成被过度正义包裹的极端组织。他们以名门正派自居,将所有与自己立场不同的其他组织称为邪派。这种现象在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最为明显。小说中主要讲述正道六大门派与立志驱除鞑虏的明教之间的争斗。这六大派,少林、峨眉立场坚定、嫉恶如仇;武当中庸随大流;华山与昆仑则是满肚子坏水……反倒是声名不显的崆峒派,虽然摆明车马、只为私仇,但直率的并不令人讨厌。这也让书中着墨不多的崆峒派鲜活了起来。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倚天屠龙记》中崆峒派人物,唐文亮。

其实,崆峒派与之前所述的青城派相同,都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中国传统武术流派。崆峒派历史极其悠久,其派武功甚至早于少林、峨眉、武当。

崆峒派的历史,离不开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东部,素有北国之雄、南国之秀的美誉。崆峒山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5米,其间峰峦雄峙、悬岩峭壁耸立;林海浩瀚、烟笼雾锁;泾河、胭脂河交汇环抱,古迹、胜景遍于层峦叠翠之间。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崆峒山

传说,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仙人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笔下也多有赞誉。

崆峒山最早见于《尔雅》,所谓“北戴斗极为崆峒”,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山海西经》亦其形的记录。其后的古籍中分别有过“空同”“空桐”“鸡头山”“牵屯山”等异名,最终定名“崆峒山”是唐代。

经发掘考古鉴定的崆峒山四处史前齐家文化遗址表明,在距今3600—4000年前,这里就有先民劳动、生息和繁衍,逐渐形成了崆峒氏族。他们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征程,同野兽作过生死搏斗,学会了制造和使用武器,并有过氏族部落之间野蛮激烈的战争。这些都是崆峒武功的萌芽。

其后,从周秦、西汉到唐宋,地处西北要冲“雄视三关、控制五原”的崆峒山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的环境影响下,为了生存,崆峒先民们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学习、吸收、掌握了朴素实用、招式简单的攻防格斗技击之法。再结合古代兵法演变,塑成了以个体为战的攻防格斗形式,同时吸收广成子的“抱神以静”“阴阳有藏”为理论基础,形成了古代崆峒武术。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崆峒派武术

《尔雅·释地》中写道,“空同之人武”;大诗人李白则写下“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杜甫亦诗曰,“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这些颂扬崆峒文化的诗篇,无不表明崆峒山是中华武术早期的发祥地之一。

释道儒三家齐聚 崆峒派八门尽显

崆峒派武功自然是源自崆峒山一带流传的技击之法。但主要用于军旅作战的格斗术是无法支撑起一座千年门派。所以,融合了广成子“至道”的学说思想以及老子的“自然”之义而产生的崆峒山道教,与隋末引入崆峒山的佛教,均对崆峒派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在隋唐时期,崆峒山道、佛两教发展迅速,各自拥有一定的田亩、道观和寺院,道人、僧人为数不少。道、佛两教都建立自己的武装来保护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崆峒山僧人、道士在参禅诵经修行之余,也将武术变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又在佛道两家思想的影响下,原先略显纯粹的技击开始有了文化的加持。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图源:@夜雨梅花

正如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写的那样,崆峒派最厉害的武功名为“七伤拳”,有诗为证,“五行之气调阴阳,损心伤肺摧肝肠,藏离精失意恍惚,三焦齐逆兮魂魄飞扬。”也就是所谓的“未伤敌,先伤己,一练七伤,七者皆伤”。意思是说此门武功威力极大,但习练者似乎有反作用力的影响,伤人亦会伤己,只有功力深厚到极致方可自保,颇有些止戈为武的意味。这也间接印证了崆峒派武功源自沙场攻伐,需要用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加持,才成就一派之功的史实。

据记载,在唐代,飞虹子吸收了敦煌等地的舞蹈,结合兵器、技击创立了崆峒派最重要的“花架门”,最终成为了崆峒派第一代掌派人。

崆峒派在架构和人员的组成有别于其他门派。比如,在少林派,身份权利最高者称为“住持”;武当、峨眉等大多数都称为“掌门”。而崆峒派则称其为“掌派”或“掌派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崆峒派有八大门,分别为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太极门。八大门各有不同的拳法、兵器,并且各有一位掌门人。其中玄空太极门武功基本是掌派人独修的,所以也只有玄空太极门的掌门才有机会成为下一任的掌派人。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自唐代至今,绵延千年的崆峒派仅有十一位掌派人。 据说崆峒派掌派人必须精练崆峒派的八门功夫,学全 118 种套路,而这 118 套武功的风格完全不同,只有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才能将这 118 套武功练全成为掌派人。 所以 1000 多年来,崆峒派武学未断,但是掌派人却没有几个。

目前,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已随鹤西去,前九代侠踪无从考究,即使是传说,也极少保留,后人能记住的也就是通过口碑传下来的名字。而燕飞霞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武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他16岁就在第一届全国武术比赛(1956年)中夺冠,17岁在缅甸举行的世界武术大赛中独得5项冠军。而第十一代掌派人则是燕飞霞的妻子。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诡秘神奇的崆峒武功

在众多的武侠小说里,崆峒派武功多以剑术为主,走奇险辛辣之道。事实上,崆峒派武学中,剑术只是其中之一,崆峒派多用扇子、铁耙、双钩等奇门武器。此外,月牙铲、拂尘等佛道两派兵器也经常习练。

不过,武侠小说家们所谓的奇险辛辣却并非言过其实。崆峒派武术以柔美为主,身、步、手法多以弧线、曲线形成,取自太极阴阳的哲学思想;进击时动中有静,静极生动,即使以刚烈为主的神拳门中的醉八仙在进击中也以巧击眼、颈等软弱部位,杜绝猛冲猛打。此外,在兵器上则擅用刚柔相济、短小轻柔的奇门兵器。八大门之一的奇兵门正是此中代表,其兵器有风火五行轮、风火扇、挎虎篮、飞爪、佛尘、九齿铁耙、连枷、铁琵琶、分水娥媚刺、翻天印、太统法铃等。这些都脱不开奇险辛辣的特质。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崆峒派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崆峒派第十一代掌派人花舞影

崆峒派武术可算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断总结和创新的一种修身养性的运动方法。从远古仙人广成子洞中修炼的传说,到清末民初屡立战功的第八代掌派袁一飞、第九代掌派胡飞子的真实故事,再到2013年日本国七个崆峒派武馆的建立,都记录着崆峒派武术这门独特的运动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印记。

崆峒派武术中所蕴涵的文化,包容了在中国大地上所产生和延续的道教、佛教、儒教文化的精髓。其器械中的月牙铲、佛尘和扇子以及拳法中的先天罗汉十八手、飞龙拳和崆峒太极无不具有三大宗教的文化气息,这也证明了崆峒山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史实。从崆峒派武术八大门中,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从认识自然、强身健体到完善自我的文化理念过程,具有文化演变的史料特征。

如今,在崆峒山中台,有两处碑刻格外醒目,第一个是胡耀邦的“崆峒山”题词;第二则是金庸先生所题“崆峒武术,威峙西陲”的石碑。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金庸先生所题石碑

END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