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古代“驴友”与现代旅游

现在这个时代,旅游算是时尚活动之一。中国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很多人觉得这是挺浪漫的一件事,这证明我们的先人都是早期的驴友——那个时代里,不成驴友都不行,腐败游基本是皇帝才能有的特权。

说说古代“驴友”与现代旅游

 

徐霞客

 

    现在这个时代,旅游算是时尚活动之一。中国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很多人觉得这是挺浪漫的一件事,这证明我们的先人都是早期的驴友——那个时代里,不成驴友都不行,腐败游基本是皇帝才能有的特权。

    古人出门大致除了讨生活之外,文人就只有赶考与游历两种。赶考的目的只有一个:京城,如果很荣幸地成为政府的一员,但又没有留京的户口而外放的话,大概算是能增长点儿见识了。运气不好的话,知府之下的官做来做去的风尘俗吏,倒是饱览各地胜景,尤其是派到偏远地方任职,路上就能走个几个月。不然就是贬官流放,倒是也像个驴友似的远走蛮荒。只是这些东西与旅游没啥相同之处,那些各地一说起来在文人笔下都“山水奇绝”,实际上在现代人看来真不算什么的小景点大多是这么来的。

    游历这件事似乎是文人所专有,实际上确实也是文人以文会友以及打秋风的好方式,只是那往往是在通都大邑进行的活动,真正的山水是比较少见的。当文人遇见真正的山水之时会如何?“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韩退之上华山的时候,腿软下不来,大哭之下投书于山下,被人拾到后当地县令组织了救援队上山才把这位给救下来,现在华山上的“韩退之投书大哭处”就是根据这故事来的。当然,您要说这是最早的野外营救行动也不是不行。顺便说一句,有个版本说是用被子把韩愈裹起来抬下去的,这个比较不堪,我们就不细说了。

    但作为文化人确实应该出去走走,以便增长见识基本是东西方的共识。美国那地方年轻,也没啥文化,一说起来殖民时期都不是好词儿,但在人家那里,殖民时代建筑居然都是某种楼盘广告词。主要是这帮人最早来自欧洲,自己就是殖民者的后裔,没这么多禁忌的关系。

    由于没啥文化,在美国有个传统,就是等到孩子大学毕业之后,有条件都要送到欧洲去游历一下,看看他们心中真正有文化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然后再回来工作。说起来这也是欧洲的传统之一,大概起自文艺复兴时代,是个文化人或者自认有点文化的,不游历一下都不好意思出来指点江山。说起来的话,这个传统倒是今天我们这里驴友以及小资们正根的祖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