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学者提出了多种解释冷战后世界的模式,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
亨廷顿与自己的学生、“历史终结论”的提出者弗朗西斯科•福山的观点完全不同。 他认为,把苏联共产主义的垮台看做西方永久赢得了世界的想法,是十足的傲慢。穆斯林、中国人、印度人和其他人不会仓促的把西方自由主义当做唯一的选择来接受。冷战所造成的人类分裂已经结束,但种族、宗教和文明造成的人类更根本的分裂仍然存在,而且产生着大量新的冲突。在冷战后的新世界里,最普遍、最重要、最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亨廷顿对于文明的界定和各个文明边界的划分,依据的最重要标准是宗教。他宣称,在现代世界中,宗教是重要的,可能是唯一主要的动员人民的力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主要地区都出现了宗教复兴的运动。
亨廷顿划分的8大文明区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把世界分为8个主要的文明区域:
• 西方文明区,即图中深蓝色区域。包含美国、加拿大、西欧、北欧、中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有前苏联的新教为主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前南斯拉夫的天主教为主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这些国家民众的宗教信仰以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为主。这一文明区的核心国家是美国。
• 拉美文明区,即图中紫色区域。包含墨西哥、中美洲地峡诸国、南美洲(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除外)、古巴和多米尼加。这些国家民众的宗教信仰以天主教为主。有些人认为,拉美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分支,特别是南锥体国家(South Cone,一般指南美洲南部的阿根廷、智利、乌拉圭三国)的很多人认为自己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亨廷顿认为,拉美与西欧和北美在社会和政治结构方面有所不同,可以看做一个相对独立的文明区。
• 东正教文明区,即图中浅蓝色区域。包括前苏联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和塞浦路斯。这些国家民众的宗教信仰以东正教为主。亚美尼亚教会与东正教在历史传统方面有所差别,但亚美尼亚也被归为东正教文明区。这一文明区的核心国家是俄罗斯。
• 穆斯林文明区,即图中斜线区域,包括大中东地区(塞浦路斯、马耳他和以色列除外),还包括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印度洋中的岛国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和科摩罗,还有欧洲的阿尔巴尼亚,基本上和伊斯兰会议组织涵盖的国家相同。前苏联五个中亚加盟共和国中的四个(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因为有大量的俄罗斯族人口,被划到东正教文明区。亨廷顿认为,伊斯兰文明缺乏核心国家。沙特阿拉伯、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印度尼西亚各有优势,但都各有弱点无法承担核心国家的任务。土耳其在历史、人口、经济、军事等方面适合充当核心国家,但国内对于是回归伊斯兰文明还是保持世俗化政体加入欧盟没有共识。
• 对穆斯林文明的划分可能引发疑问,既然把基督教分为新教加天主教的西方文明区和东正教文明区,为何不把穆斯林文明区分为什叶派与逊尼派两大文明区?什叶派文明区具有核心国家伊朗。
• 中华文明区,即图中红色区域。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朝鲜、韩国、新加坡、越南。东南亚等地海外华侨华人聚居区有时也被看做中华文明区得一部分。朝鲜半岛和越南被列入中华文明区,是因为这些国家历史上曾受中国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受到儒家文化的强烈影响。国旗中带有伊斯兰象征——新月的城市国家新加坡被列入,则是因为华人超过该国人口半数。 按照亨廷顿的标准,香港和澳门是否应该列入中华文明区是有争议的,一方面这两地的居民里中国血统公民占绝大多数,中国传统文化的势力比较强,另一方面基督徒在两地人口中占较大比例。
• 印度教文明区,即图中黑点区域,包括印度、尼泊尔,与全球分布的海外印度人相联系。
• 日本文明区,即图中浅绿色区域,仅包括日本一国。日本有着上亿人口,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可以看做独立的文明。
• 非洲文明(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文明),即图中褐色区域,包含南部非洲,除了乍得以外的中部非洲,除了埃塞尔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之外的东部非洲以及西部非洲的科特迪瓦、佛得角、加纳、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
此外,还有佛教文明地带,即图中白色区域,包括不丹、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蒙古、斯里兰卡和中国的西藏自治区,但亨廷顿认为,这些国家并没有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构成一个重要的文明区。
亨廷顿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多起冲突和战争,发现很多冲突和战争发生在文明的边界区域,例如前南斯拉夫的战争发生在天主教、东正教、穆斯林三大文明区的交界处,而俄罗斯的车臣战争是在东正教和穆斯林文明的交界处。
孤立存在的小文明与文明边界上的国家
亨廷顿还认为,在主要的文明之外,还存在一些孤立的小文明,比如在东部非洲的信奉一种古老的基督教的埃塞尔比亚、在加勒比海地区以黑人移民为主海地、讲英语的加勒比海岛国等。位于中东的穆斯林国家包围之中的以色列可以看做一个近似于西方文明的独立的小文明。有些国家包含了认同于不同文明的大量人口,被亨廷顿界定为“断层国家”(cleft countries),即坐落在文明界限之上的国家。例如印度包括上亿穆斯林人口,菲律宾包含了西方、中华、穆斯林三个文明,乌克兰西部人口主要信奉东仪天主教( Eastern Rite Catholic),东部人口主要信奉东正教;贝宁、乍得、肯尼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多哥跨越了非洲文明和伊穆斯林文明的界限,坦桑尼亚等东非海岸地区流行的斯瓦西里语(曾在好莱坞动画片《狮子王》中出现)正是阿拉伯语和本地语言交互影响的产物。南美洲东北角的两个小国圭亚那的苏里南的人口以黑人和印度人为主,这两个国家处于印度教文明和非洲文明的交界线上。 苏丹也曾是一个位于断层线之上的国家,2011年7月,以黑人居民为主、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原始宗教的苏丹南部地区通过全民公决宣布独立,脱离了以阿拉伯人为主、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北部地区。
西方文明没有普世性
当代中国人热议的“多极化”和“普世价值”问题,也能从亨廷顿的著作中获得启发。
亨廷顿认为,西方文明现在仍是最强大的文明,并将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保持这一地位。但是,西方文明相对于其他文明的实力正在下降。亨廷顿对于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和穆斯林文明的人口爆炸特别担忧。
面对这种挑战,亨廷顿给西方国家的内外政策提出建议:承认一个多文明和多极世界的存在;西方领导人的主要责任,不是按照西方的形象重塑其他文明,而是保存、维护和复兴西方文化。由于美国是最强大的西方国家,这个责任就不可推卸的落在美国的肩头。他特别强调,西方对其他文明事务的干预,可能是造成多文明世界中的不稳定和潜在全球冲突的最危险的因素。这种观点,显然要比到处伸手“新干涉主义”稳妥。
针对“现代化是否导致西方化“这个问题,亨廷顿宣称“西方文明的价值不在于它是普遍的,而在于它是独特的”,“西方远在现代化之前就是西方,使得西方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征产生于西方现代化之前。他认为,西方文明核心的体制、实践和信念方面包含的主要特征是:希腊和罗马古典文明的遗产、天主教和新教、欧洲语言、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或称政教分离)、法治、社会多元主义、代议机构、个人主义。这些特征不是其他的文明具备的。
亨廷顿认为,世界上文明式样最为丰富的地区是东亚(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及俄国远东),这个地区包含了属于六种不同文明的社会:中华文明、日本文明、佛教文明、穆斯林文明、东正教文明和西方文明。如果文明确实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的走向,将是检验最近几十年文明之间究竟是冲突频发还是可以和谐共存的试金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