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为什么那么多歌舞?

近年来,印度题材的电影在好莱坞的红火局面让“印度”上升为新世纪世界电影的一个重量级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斩获奥斯卡,好莱坞的一线电影里也总少不了印度面孔,可是这些荣誉的光环遮蔽了印度本土电影更为繁荣的事实。

印度电影为什么那么多歌舞

近年来,印度题材的电影在好莱坞的红火局面让“印度”上升为新世纪世界电影的一个重量级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斩获奥斯卡,好莱坞的一线电影里也总少不了印度面孔,可是这些荣誉的光环遮蔽了印度本土电影更为繁荣的事实。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首次被引入中国的《流浪者》,到七十年代的《大篷车》,再到2003年的《印度往事》,多数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或许只留有片段式的印象。直到2011年《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中国风靡,很多人惊诧于印度本土电影的突飞猛进,产生“神兵天降”的错觉。

作为重要的电影出产地区,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宝莱坞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数亿观众。始于19世纪末,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印度电影以强烈的戏剧感、精到的电影叙事技巧、夺人耳目的声画语言、超群到偶尔雷人的想象力,以及面对全球化市场仍坚持的对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守望,堪称世界电影中的一朵奇葩,它用自己独有的姿态,认真讲述着印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描绘着他们眼中的大千世界。

不如跳舞:“马萨拉”的狂欢

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不同语言的族群对母语电影有很殷切的需求,从而推动了电影业的发展。但不论讲着何种语言,歌舞作为印度人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共同的语言,印度电影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是本土市场制胜的关键,也是快速撩拨起海外观众兴致的法宝。

一部典型的宝莱坞影片至少要有五六段华丽歌舞,而且是大团圆结局。这种标签化的宝莱坞大片也被称为“马萨拉”电影。“马萨拉”是印地语中“混合香料”之意,“马萨拉”电影就是将爱情、动作、歌舞、喜剧元素和大团圆结局糅合在一起,其独特叙事模式也被称为“马萨拉模式”。

“马萨拉模式”中,印度电影的歌舞,已经演化成为与语言同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百分之八十的人信奉印度教,电影中的歌舞首先满足的是宗教需求。印度电影歌舞中,最主流的是印度古典舞。今天印度古典舞的表演模式是由描述性舞蹈和纯舞两种主要的形式完美组合而成。其中,表演成分极重的描述性舞蹈,就是印度教的各种神话传说和符合教义的道德规范的说教式表演。印度教最核心的神有三位:大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湿婆创造了舞蹈,湿婆的舞蹈叫“坦达瓦”,意思是阳刚的。但表演者多为女性,所以印度古典舞可以用“百炼钢化成绕指柔”来形容,湿婆最典型的一个形象是双手合抱、左脚右抬的姿势,我们在几乎所有的印度电影中,都可以看见女主角怀着各种心情,秀出这样的舞姿,向印度教的神明致以敬意。

印度电影《流浪者》是最早被引进中国的印度电影,1955年在中国公映,上世纪70年代末再次上映引发轰动,片中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等插曲都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引起十年浩劫之后中国人的共鸣。同时期引入中国的另一部印度电影《大篷车》中印度著名舞女阿鲁娜·伊拉尼精湛的舞蹈表演,以及著名歌唱家拉塔优美的歌唱,也成为那一辈人共同的时代记忆。

《宝莱坞生死恋》是体现印度电影歌舞巅峰水准的一部力作,它撩人心弦的艳情恰到好处地阐释了印度歌舞的精妙,既富有视觉的冲击,又挑逗着观众的热情。印度电影中的歌舞承担了叙事和抒情的双重职能,传达着希望与光明的诉求,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美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度电影的歌舞形式也在探索创新。考虑到男性在古典舞表现上的局限性,以及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传统的古典舞蹈开始与现代舞蹈的元素融合,《印度往事》就是一个成功范例。而《机器人之恋》中既有最新潮的欧美电子音乐,又有热辣绮丽的印度民族风情,既没有因为要坚守传统而拒绝外来的优秀元素,也没有一味“崇洋”而丢掉本土优势,实现了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的良性互动。

叙事的胜利:传统戏剧元素+逆天想象力

一部电影的时长如果超过三个小时,绝对是挑战观众耐受力的极限;动辄就超极限,还想让你看得不知疲倦,恐怕只有印度电影敢这么干。

爱情、友情、家族使命、宿命、道德等普世价值观是印度电影中常见的母题。爱的纠缠与幻灭,英雄的落难与崛起,骗局与复仇,规则与叛离……极端化的情节设置在大开大合的激烈震荡中迂回、反转、对抗、升华,这是印度传统戏剧的基本公式,再佐以空间的跳跃、蒙太奇的运用、叙事结构的转换等电影手段,营造出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奇观。你可以说这样的手法很俗、草根特色浓郁,但是能够把“俗”的模式运用到极致,让你见所未见,也算另辟蹊径了。

爱情,永远是印度电影里最卖座的主题。与《宝莱坞生死恋》这样虐心又苦情的戏码比起来,那些赚足中国观众眼泪的韩剧都弱爆了。《宝莱坞生死恋》生生把一段“青梅竹、两小无”的爱情讲成了一部史诗,阶级的对立、贫富的悬殊、命运的无常,让故事的张力不断膨胀,原本深爱的一对璧人至死未能重逢的残酷情节打破人们对宝莱坞大团圆结局的期待,形成爱情悲剧的强烈感染力,是新世纪初宝莱坞爱情片的经典范例。

印度电影能够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影工业的整体发展,其中包括了3D和数字动画建模等实用技术,而这一切表现手段都服务于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当爱情片的各种模式都被观众熟谙于心,跨物种的爱恋势在必行。《机器人之恋》和《功夫小蝇》就是这样的“逆天之恋”,它们一个是机器人对人类的虐恋,一个是3D苍蝇逆袭和人类相爱,虽然母题还是不离正邪较量,但情节的曲折离奇程度和场景设计都达到了奇葩的境界。特别是《机器人之恋》,174分钟的电影中,宝莱坞老牌动作影星拉吉尼坎塔不顾六十岁高龄,分饰科学家和机器人两个角色,上天遁地无所不能,尽管其中不乏天雷滚滚的段落,但此类印度科幻题材的电影既吸纳了全球主流商业电影的成功模式,又发扬本土优势,营造出让观众脑洞大开的华丽奇观,1亿美金的全球票房也再次印证了印度电影基于本土审美的文化战略扩张。

关照现实:本土特色接轨国际潮流

印度电影所坚持的核心——民族和本土,一方面为印度电影文化筑起牢不可破的文化壁垒,另一方面又是接轨全球主流电影市场的绝佳切入点。

近年来,印度电影与时俱进,借鉴全球市场成功商业片的经验,直面社会现实,无论是种族问题、宗教问题,抑或其他社会矛盾,都成为印度电影关注的对象。例如控诉种姓制度的《宝莱坞生死恋》,反思教育体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反对种族歧视的《我的名字叫可汗》、《纽约》,反抗殖民统治的《印度往事》、《芭萨提的颜色》,以及包容不同信仰的《阿卡巴大帝》等等,都在混合了印度的宗教信仰、家庭伦理观、民风礼仪的基础之上,体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体制建设的反省。

印度现实题材的电影以多样化的表现风格与国际主流类型片打成一片,席卷国际票房,其中,《印度往事》获得2002年奥斯卡提名,《芭萨提的颜色》获2006年全球印度电影奖的8项大奖,2009年《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海外票房占总票房的一半。叫好又叫座的局面证明了印度电影商业运作模式的成功,也实现了印度电影的价值观传递和文化输出。

不可否认,印度电影正经历着它的黄金年代,无论在工业生产还是市场领域,印度电影都已经创造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印度电影持久地满足着本土观众独树一帜的视听品位,兼容并蓄又不断刺激和培养着海外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审美接受。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利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裨益之处,也可以从印度电影载歌载舞的笑泪人生中体验他们对生活的热忱与诚意,感受他们面对生存命题的担当与勇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