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装备大揭秘:华丽与实用共存的忍者刀

忍者给人的第一印象,当然就是那一身暗深色、把面容隐藏在蒙面装束下的形象了。对于忍者来说,实用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那么,作为忍者基本风格的“暗深蒙面装束”,这种装扮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作用呢?

忍者装备大揭秘:华丽与实用共存的忍者刀

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行动)中派生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派哲学,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殊不知,早在16世纪的日本,忍者就作为严格遵循其独特哲学的一群人,成为实用主义的最早代表之一。

忍者究竟穿什么

忍者给人的第一印象,当然就是那一身暗深色、把面容隐藏在蒙面装束下的形象了。对于忍者来说,实用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那么,作为忍者基本风格的“暗深蒙面装束”,这种装扮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作用呢?

对于从事阴忍活动的忍者们来说,执行任务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避免被敌人发现了。在夜间为了能够便于隐藏身形,忍者们选择了能覆盖住面容的头巾和一身暗深装束进行活动。人们大多了解的黑色造型,其实并不是忍者的真实形象。在执行任务中,黑色不能完全隐藏自己身形,反而使得自己更容易被人发现。忍者服的颜色,在选择上是根据多方面的因素考虑的,以便自己的身形可以更容易地与黑暗融合在一起。在忍者活跃的时代,人们在夜晚中最主要的照明工具便是蜡烛和火把,而这些比较简陋的照明器材本身有着很大局限——其制造的光线并不足以完全将房屋照亮。忍者的装束正是基于这些实际状况考虑,要将蜡烛和火产生的光线吸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光线的反射。为达到这种目的所能做的最好的着装,即头巾蒙面、一身深蓝或深紫色的暗深装束。

自平安时代起,武士这个通晓武艺的职业军人阶层在

战争

中始终都是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而同样起到重要作用的忍者由于登场方式的不同,与武士们普遍的装束风格存在着差异。忍者的造型毫无武士装扮中的那种虚饰之气,但与日式传统服装的一贯风格也有着一目了然的差异。这是因为一向以实用为首要要求的忍者,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需要完成大量的奔跑和跳跃等动作。“像风一样快,像鸟一样高”——在这种情况下,武士的装束只能是阻碍灵活的累赘。所以,忍者一般都采用类似于现代运动服那样的剪裁得非常贴合身体的上衣和裤子。

暗深装束和蒙面头巾,在阴忍活动中充分地起到隐藏忍者身形的效果。阴忍活动中最广泛的任务正是潜入敌方城池夺取机密信息,因此执行任务的每一位忍者都需要详细考虑的问题,便是如何能够顺利地获得机密信息以及如何在被人追捕缉拿的情况下也能顺利脱身。忍者蒙面的头巾,便是在这种需求下产生的。不被对方认出自己的相貌,在夜幕下得以隐藏,出其不意进行偷袭,在这些方面忍者的头巾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实际上忍者蒙面头巾展开以后完全不是很多忍者迷想象中类似于妇女的头巾或者是御寒的围脖之类的东西,这块方巾相比前者要长很多。大概也是出于忍者们实用主义的这种行事作风,这块头巾的作用,远不止是将忍者的脑袋包得像木乃伊一样那么简单。在潜入和逃跑时,蒙面头巾同样也是一种应急用的道具。在紧急情况下,蒙面头巾甚至瞬间可以变成翻越高墙的绳索。

深色的忍者服下,忍者往往还要身着一层抵挡箭矢的锁帷子。潜入任务中,装备的轻便实用是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武士那样的重型铠甲是不符合要求的。而锁帷子这种贴身连帽的防护衣最大的特点就是柔软轻巧,一般只有10公斤重,仅需肩膀的支撑就可以穿着。锁帷子由许多细小的铁环编织相套而成,在制作时,需要非常大的工作量。每个细小的铁环都要牢固地焊接相连,从而编织成一件毫无缝隙的铁衣。这种护甲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烦琐,造价也比较高昂,但防护性能非常出色。对于当时战场上广泛使用的刀剑枪矛等兵器,锁帷子都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害,从而确保自身的安全。

有意思的是,在现代忍者题材的艺术作品中,锁帷子演变成了网眼状的内衣。这主要还是因为视觉误差的原因。毕竟在绘画中,网眼要更加容易描绘,也更能提供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华丽与实用共存的忍者刀

对忍者来说,在任务中最理想的状况是什么呢?

“�にも�つからず、�とも争わず。”(谁也发现不了,也不必与谁去斗争。)

这句话乍一听,倒是蛮像孙子兵法中的那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对于忍者来说,这并非虚张声势。

动机决定行为,忍者本来就不是作为主要打击力量的材料,所以也就不需要横冲直撞地冲入敌阵,然后摆出一副一骑当千,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勇猛的样子。

能够悄无声息地完成任务,便成为忍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为了这样的追求,必然需要忍者有高超的忍术水平和足够的作战经验。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在任务中被敌人发现,忍者的装备也是一减再减,尽量达到轻装上阵。这种理念在忍者最常用的兵器——忍者刀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常在电影或电视上看到忍者斜背着忍者刀在夜幕下飞驰的形象。实际上真实忍者形象并非如此。忍者刀的长度远远小于当时普遍使用的武士刀,实际上没法摆出像诸多影视作品中展现的那种按刀疾驰的pose。这是因为忍者在行动时,规定不允许被人看到背后存在武器,否则行动中就会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在步行或奔跑时,背在身后的长兵器也更加容易发出声响,并且同样是刀,长刀的重量肯定要大过短刀的,这又与忍者简化装备降低负重的作风背道而驰。因此忍者刀的长度,大多都是在24英寸(60.96厘米)左右。

这种长度,是经过周密计算得出的。

忍者的主要任务是潜入,短小的忍者刀,除利于携带、便于隐藏之外,若遭遇不可避免的争斗,也更加方便在狭窄的空间里发挥作用。

不过这种战斗,作为侦察力量的忍者还是能避开就避开的。作为忍者“不必与谁去斗争”理念的实践,忍者刀的作用并不侧重于遭遇战中的切砍,相反却是作为任务中的一种工具携带的。即使战斗中使用,忍者刀的技法也不是以切砍为主的。因为长度与弧度的原因,忍者携带的刀具在挥斩力度上,远不如传统的武士刀。所以忍者刀的作战技法,大多是以刺为主的。

忍者刀虽然不像如今风靡全球的瑞士军刀那样功能齐全,但是相比同期的任何刀具,在功能上肯定是占有巨大优势的,并且也有一套自成一体的使用技巧。

忍者刀的刀柄要比一般的武士刀大一些长一些,大都是方形的设计。有的忍者刀位于刀柄和刀刃中间的刀镡上还有许多镂空的孔洞。在翻越墙壁时,忍者刀经常被作为蹬踏的工具。宽阔的刀柄无疑可以为脚部提供足够的空间。而那些镂空的小孔,忍者用绳索穿过并系紧,在攀登墙壁后,方便借助绳索将忍者刀回收。

另外,借助这个绳索,忍者还引申出一种叫做“座探术”的独特攻击刀法。在黑暗作战时,由于光线不足,忍者借助投掷系有绳索的忍者刀来探寻敌人。一旦确定敌人的方位,忍者会马上用绳索将刀收回手中,并迅速突击前刺敌人。因为绳索的原因,为忍者刀的回收和扩大攻击范围提供了方便。

忍者刀在构造上,也有许多特别之处,而正是这些特别的构造,将忍者们实用主义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首先,忍者刀的刀柄握手都是中空的,忍者常常用来收纳药品、小装备等,之前说到的回收忍者刀用的绳索,也是收纳在其中的。其次,忍者刀的刀鞘,都被漆成黑色,避免光线的反射,刀鞘的末端是可以取下的,取下末端的中空刀鞘,在潜水时可以被忍者当成通气管使用。一柄式样简洁的忍者刀,完全就是忍者工匠们智慧的结晶。

极速的

杀手

——手里剑

在人们的印象中,最能代表忍者的武器,自然要算是著名的手里剑。所谓手里剑,从字面上讲,是指可以隐藏在手中的剑。对于忍者来说,手里剑的意义远不是要隐藏在手中,还要可以从手中施放,成为一种远程打击武器——“撒手剑”,就类似武侠小说常见的暗器飞镖。实际上,手里剑并不是忍者的专利,在那个时代,武士也常常携带使用手里剑。

手里剑的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来讲,忍者使用的都是十字形和四方形手里剑。这是因为这两种手里剑的命中率和威力都要胜于其他类型的手里剑。如果论起威力来,威力最大的还是在漫画与电影中很常见的一种形似短剑的棒形手里剑。但是相比同类,这种手里剑的操作非常困难,远没有利用离心力掷出的手里剑容易击中目标,所以对使用者的腕力以及抛掷技巧要求都非常高。

对于手里剑使用熟练的忍者来说,手里剑的射程距离大约是6~7米。这个距离在那个以近战为主导的冷兵器时代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能够在这样的距离内打击目标已经非常可观了。在威力上,车形手里剑完全可以将铁壶斩漏,而较小的棒型手里剑,也可以达到贯穿榻榻米的威力。据现代考证,在6~7米的射程内,手里剑完全可以达到点38口径手枪的威力。同时,为了加大手里剑所能达到的最大伤害,忍者还常常在手里剑上涂抹剧毒。一些手里剑使用非常娴熟的忍术大师,甚至可以使用筷子穿透平底锅。所以手里剑在实战中的威力,忍者迷大可不必怀疑,被手里剑所伤的人,多半都是死路一条。

梦魇的双头蛇——锁镰

锁镰,又称索连棍,最初的原型还是一种农用器具。战场上,锁镰与同处在冷兵器时代的其他兵刃相比,无疑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存在。镰仓幕府末期,日本政局不稳,战火肆虐的环境中,农民们为了保护自己,就发明出了锁镰这种特别的武器。据说锁镰最早出现于冲绳,所以使用技法中也加入了许多琉球唐手的元素。这种武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威力巨大、变化性强。这种介于农具和武器之间的忍具,本身就十分符合忍者实用主义哲学——平日里可以当成掩饰身份的工具,作战时成为出其不意见血封喉的利刃。于是,锁镰也是忍者普遍使用的武器之一。在日本广为人知的锁镰战,是双刀流剑圣宫本武藏与��梅轩一战。这场比武中,宫本武藏的二刀流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战胜了锁镰技艺精妙多端的��梅轩,自此,锁镰在兵器界中威名大振。

一般说来,锁镰的一端是一段长达2.7~3.7米,并且末端系有铁球等金属重物的锁链,另一端则是一柄锋利的镰刀。尽管大小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锁镰的镰刀越大,锁链也随之越长。

锁镰的使用,可以说是可远可近,变化多端。锁镰可以当做双手武器使用,也可以当做长兵器使用。当作为双手武器使用时,实际上是一件单手镰外加一个小流星锤。作为长兵器使用时,锁镰可以伤人于3米之外。使用者握住锁链的一端,将镰刀挥舞起来,通过加大锁镰的长度来增加镰刀的杀伤半径,同时也可以用来抵挡或钩取对方的枪矛等长兵器。另外,忍者还可以一手握住镰刀,另一只手甩动锁链对敌人发动攻击,锁链末端的重物能够远在对方的兵器杀伤范围外就给对手造成伤害,还可以缠住对方的武器,伺机近身用镰刀作出致命一击。

锁镰除了武器作用外,还可以作为攀爬器具使用。日式城墙砖石块之间一般都砌合得很好,手指很难塞进缝隙里借力。但是忍者可以将镰刀轻松插进砖石的缝隙里,再借助数米长的锁链攀爬而上。

也正是基于这种威力、技法以及功用上的优势,使得锁镰深得忍者的喜爱。自丰臣秀吉就任关白,为了便于统治而颁布了禁刀令之后,这种武器就更加被忍者所普遍使用。虽然许多人认为锁镰很难灵活使用,并且极其容易伤到自己,但这对忍者来说却非常的容易。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忍者都擅长使用锁镰。这在大众所熟知的忍者文化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体现:真田十勇士中的由利镰之介,就是使用锁镰的高手。光荣的经典游戏《战国无双》中,服部半藏正成所使用的武器,也正是锁镰。

同样,锁镰也是有着多种流派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当属一心流锁镰术、心刀流锁镰术、正木流锁镰术、柳生流锁镰术、大草流锁镰术、山冈流锁镰术、无极心流锁镰术、直犹心流锁镰术、二刀神影流锁镰术等流派。

忍者忠实的伙伴——忍犬

在岸本齐史的经典作品《火影忍者》中,很多人都对人气角色卡卡西的8只忍犬记忆犹新。在现实中,忍犬也是实际存在的。

犬类虽然属于夜行性的动物,在夜间却很难看见远方的东西。然而,犬类的听觉与嗅觉,对于移动的物体有着很敏锐的感知。众所周知,犬的听觉是人的16倍,嗅觉是人的100万倍。所以一些忍者在夜晚任务中,常常带着经过严格训练的忍犬一同行动。忍术中的“逢犬术”和“合犬术”,也正是反映忍者与忍犬关系的最好证明。

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使用的军犬一样,忍犬对于忍者的主要作用,无非是辅助攻击、协助传达信息。在电视游戏《天诛》中登场的忍犬,基本上是能够还原忍犬在忍者任务中的真实形象的。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犬类与生俱来的忠诚心与勇敢,对于忍者,也算一种心灵的抚慰。

然而,,忍犬对于忍者来说并非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忍法中与忍犬有关的忍术实际上并不多见,并且在任务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极为有限的。所谓忍犬,实际上也不过是忍者们经过特殊训练的犬类而已,像《火影忍者》中火影忍村的忍者犬冢牙与他的爱犬赤丸联合使用的忍术——拟兽忍法?牙通牙之术是不可能存在的。当代大众文化忍者题材的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神化了忍犬的能力。经典游戏《侍魂》中美国忍者加尔福特的忍犬帕比、藤子不二雄漫画《忍者哈德利》中的狮子丸等很多忍者迷心目中忍犬的形象,都已经与现实中的忍犬相去甚远了。

随身必带的忍者六具

一般忍者在执行“用间”任务时,都必定会携带六件道具。那就是编笠、钩绳、石笔、药、手拭和打竹。这六件道具,便是传说中的忍者六具。

编笠

忍者的编笠看起来与常见的斗笠并无什么不同,而编笠的特殊之处在于其特殊的编织工艺,忍具工匠在编织这种忍者专用的斗笠时是将所有的枝条都向外倾斜的。通过这种特殊的编织工艺,忍者戴着这种斗笠即便是在遮住眼睛时,也仍可以从里面轻松地看到外面一切,而从外面却看不到斗笠内部忍者的表情。另外,忍者还常常将一些重要的书面情报隐藏在斗笠之中。

钩绳

在《三侠五义》等武侠小说中,常常有侠客们使用飞爪百链索来翻越城墙的描写。忍者六具中的钩绳,与这种在中国武侠作品中描写的器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外观方面也颇具相似之处,两端是三爪铁钩,中间是长绳。忍者的钩绳在用途上却更为广泛,除了作为攀登翻越道具之外,还常常作为运输物品甚至俘虏的传送带。这些衍生的用途是与忍者的任务分不开的。据说,上等钩绳的制作材料,是使用女性长发编织而成的,这种钩绳要比普通钩绳更加坚韧轻便。

石笔

所谓石笔,实际上就是小石灰石。不难想象其作用,这些小小的白色石块是忍者在“用间”活动中留下记号以与同伴进行联络的重要工具。之所以选择石灰石,除了方便携带外,也是因为便于擦除痕迹。

一般情况下,石笔被存放在忍者刀的暗槽之中。

手拭

忍者六具中的手拭,就是一条深紫红色的“三尺手巾”。对于任务中的忍者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具体的用途和制作工艺,会在本书的《忍者五道》部分详细描述。

打竹

对于常在夜间行动的忍者来说,火种是尤为重要的。而忍者六具中的打竹,正是忍者用来存放火种兼作手炉的一件忍具。打竹,一般是一只长15厘米左右的铜制圆筒,筒壁上留有用来通气的透孔,此外还附有一只盖子。打竹中的火种,大都由已焙成黑灰的“和纸”、马蓼与茄子杆混合而成,可以持续燃烧12小时以上。忍者将这种火种放在打竹中,既方便携带,也更加安全。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为“胴火”的体积较大的打竹,在寒冷的山野等恶劣环境下,忍者一般在这种打竹里面生好火后,将其藏在怀里作为御寒的怀炉来使用。

关于忍者使用的药品我们会在下面的篇章中进行详尽介绍,这里仅作伏笔。

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忍者的各种忍具

六具之外,忍者还有多种多样稀奇古怪的忍具。

或许正因为忍具种类繁多,分类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说法。例如有人根据用途,将忍具分为五类,除了《万川集海》中所归纳出的登器、水器、开器、火器之外,外加一种战斗时所使用的斗器。

目前日本忍者研究界比较流行的“三类说”,即根据忍具的作用,将其分为潜入型、战斗型、联络型三大类。

本书依照比较流行的“三类说”来详细解读忍者的其他忍具。

潜入型忍具

忍者的任务中最普遍的,就是潜入敌阵从事谍报活动。而在潜入过程中,常常都会面对高墙、护城河等障碍的阻隔。在这种情况,常常就是潜入型忍具大显神通之时。

下面就以忍者潜入的流程,介绍部分常用的潜入型忍具。

在忍者活跃的时代中,各个居城外大都有护城河的设计,以保证城池的安全,让城池拥有易守难攻的优势。在城堡的吊桥拉起状态,即使是大军压境,也很难进入城中。

因此,在忍者的潜入型忍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渡河之用。水蜘蛛可以说是其中最著名的渡河用忍具了。不同于漫画中的木制鞋套形象,现实中的水蜘蛛,实际上是木质可折叠的圈型器具和一双底部设计成脚鳍状的木屐所组成的。使用时,将圈型器具套在腰间,坐在裆部的木板上,然后使用脚鳍设计的木屐踩水,再使用忍杖作为桨来划水前行。在这里,圈型器具产生的浮力可以起到救生圈的作用,而由于木屐的特殊设计,在踩水过程中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声响。

在忍者题材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忍者在水中行走,乃至可以站立在水中的场景,在岸本奇史的代表作《火影忍者》中,就有中忍教授下忍如何控制体内的查克拉获得在水上奔跑和站立能力的桥段。而事实上,这种状态是完全不符合物理学原理的。

忍者的水中行走,完全是因为预先设立好了浮桥。这种浮桥,实际上就是在两根绳索中间横向连接着数根木格子,在木格子的下方,绑着数个猪皮气囊,以增大木格的浮力。在奔跑时,忍者穿上附有隐藏钩爪的特殊鞋子,钩爪提高了鞋子与木格的摩擦力,使得忍者可以在浮桥上稳健奔跑行走。而在水中站立,则正是由于忍者站在隐藏的木格子上。为了便于携带,浮桥的体积肯定不会太大。这使得夜色下守城的士兵很难辨认出漂浮在河水中细窄的浮桥,从而得出一种忍者掌握着一种中国武侠作品中“轻功水上飘”的绝技。

护城河之后,便是高墙。高墙作为城池间隔外界和府邸的防御性建筑,可以有效地将入侵者阻隔在外。为了翻越高墙,忍者也开发出了许多相关的忍具。除了平时常用的“钩绳”以及翻越低矮院墙时使用的忍者刀之外,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忍具可以达到越过城墙的目的。

结梯便是其一,这种使用坚硬的竹子制作,并用�等柔软器材包裹的梯子,可以让忍者轻松地翻越高墙,还可以在攀登时有效地消除声响。

飞梯也是其一,这种梯子基本上和结梯一样,唯一的不同,便是飞梯的攀登高度要比结梯高上许多。当忍者需要翻越结梯和飞梯都无法达到高度的阻隔时,还会将结梯和飞梯组合成云梯来使用。

当然,有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其他的选择,可以作为武器的忍具——手甲钩与苦无,同样也是可以用来作为攀登用的。

除了以上忍具,类似用途的潜入型忍具还包括长约7米用于攀登悬崖峭壁的钩梯,可以用来传送物品的高梯,从高处安全降落地面时所用的长等忍具。

穿过了护城河和高墙,最后就是潜入居城了。在这种时候,忍者常常使用一种忍具跨过院落,使高墙与居城相连接,然后直接潜入目的地。这种忍具,就是蜘蛛梯。

蜘蛛梯的长度一般在14~18米之间,由麻绳或蕨绳制成,并在每隔2尺的地方结一个绳圈。这种特殊的编织方法,可以使得忍具更加便于攀爬。使用时,先把末端的金属部分固定在足够牢靠的地方,然后将顶端的钩子绑在特制的弓箭上射出去。当钩子钩住目标后,忍者便沿着形成的索道潜入。

忍者潜入

成功

后,自然就要进行谍报、侦察、窃取等活动。在这里,忍者同样会使用很多忍具。例如,用来窃听用的“闻金”、开孔窥视用的“坪锥”、敲拨门窗的“问外”等。有意思的是,在忍者的潜入型忍具里,还有相当一部分木匠工具。

战斗型忍具

顺利地潜入敌阵及完成任务,对于忍者来说只是一个开始。在敌阵中,稍有一点点疏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不慎被敌人发现,忍者的选择就只有迅速脱身。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忍者研究制作了各种战斗型忍具。其中除了常见的忍者刀、手里剑和锁镰外,还包括暗藏玄机的忍杖、短小精悍的双节镰、华丽实用的手甲钩、用途广泛的苦无以及阻碍敌人追赶争取逃走时间的铁卷菱等。

在忍者使用忍具水蜘蛛渡河时,常将一根长杖当桨使用来划水。这根长杖,实际上就是战斗型忍具中的忍杖,表面看来虽然是一根长杖,而实际上却暗藏玄机。杖身是中空的设计,内藏由铁链连接的窄身长刀一把。在与敌人进行战斗时,忍者可以出其不意,按动机关抽刀刺敌。

忍杖的这种设计,颇类似中国传统的一种名为“二人夺”的兵器。

忍者使用的各种战斗型忍具中,有一种相信没有人会感觉到陌生,那就是被誉为“百兵之王”的长枪。在忍者最为活跃的战国时期,长枪始终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兵器。在文禄年间,身居关白之位的丰臣秀吉从各个大名家臣中亲自选出德川家臣本多忠胜、上杉家臣直江兼续、岛津家臣岛津忠恒、立花家臣小野镇幸、黑田家臣后藤基次、加藤家臣饭田直景和毛利家臣吉川广家共7位枪术高手,将这七人命名为“日本枪柱七本”,以表彰辅助侍奉他的大名的功绩。由此足以看出长枪在当时兵器中的盛行度。而这样的一种兵器,忍者自然也要熟练掌握了。著名忍者服部半藏正成之所以获得“鬼半藏”的名号,正是因为其刁钻高超的长枪技法。

手甲钩也是忍者比较常用的一种武器,攻击方式以突刺攻击为主。另外,忍者根据任务的需要,将这件武器又赋予了武器之外的用途——使用手甲钩来攀登砖墙。高纯度钢铁打造出的坚韧钩爪可以像冰锹楔钉一样,紧紧地嵌入砖墙的缝隙之中。

和手甲钩一样,苦无也是一种兼具攀登与战斗两种用途的忍具。对于苦无的外观,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但却常常将其误解为手里剑。实际上,苦无要远远比手里剑的个头大得多,长度可以达到18厘米。锻造材质上也完全不同,苦无和日本刀一样,都是用纯度极高的精炼钢铁反复打造而成,若和手里剑一样作为不予回收暗器,对于忍者来说太过浪费。苦无的战斗技法也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短兵相接时,苦无可以像匕首一样砍刺,距离稍远一些的话可以用绳索穿过苦无末端的圆环,然后挥舞起来攻击敌人。

就苦无这件忍具来说,其作为工具的价值要远大于武器。因为高纯度钢铁材质的强度和韧性都十分优秀,所以苦无也常常被忍者当做铁锹使用。有的忍术高手,还会使用苦无制作简单的机关陷阱。

以上都是在遭遇战中所经常使用的杀伤性武器,然而潜入的目的不可能像阵地战那样杀一个算一个杀、两个赚一个。在行迹败露、遭到围攻和追捕的情况下,忍者首先要做的,肯定是迅速脱身。铁卷菱,正是忍者摆脱追兵顺利逃跑的得力助手。

铁卷菱,灵感来源自水生植物菱角所晒成的干。最早忍者也正是使用菱角干作为阻止敌人追击的道具。之后随着冶炼业的进步与发展,忍者开始以铁作为原料制作铁卷菱。携带时,忍者大都将铁卷菱存放在随身的竹筒之中。这种三角锥形状的忍具设计得十分巧妙,不论怎样投掷,落地后如何翻滚,总会有一个尖角朝上。在忍者生活的那个赤脚或草鞋的时代,这对于阻碍追兵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特殊情况下,忍者也会将铁卷菱作为暗器掷向敌人的面部。

巧合的是,在中国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经针对曹操的骑兵发明了一种被称为“绊马钉”的兵器,造型与使用方法与忍者的铁卷菱如出一辙。所以在研究界的专家也曾提出过一种铁卷菱就是当时魏国传到日本邪马台国的“绊马钉”的说法。

在战国时代,铁器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并且铁卷菱属于不可回收的忍具。材质技术方面的成本问题成为这种很方便忍具被大规模使用的重要障碍。在大规模的忍者行动中,底层的忍兵是没有资格配备铁卷菱的。

在现代,铁卷菱也跨越了忍具的界限被当做警用装备广泛应用在防爆方面,只是在外形方面已经有了些许变化。在许多动作电影中,常常可以见到布满尖刺的毯状带子刺破车胎的场景,可能很少人会想到,早在数百年前,忍者已经在使用类似的道具阻隔追击的敌人了。

当然,同潜入型忍具一样,战斗型忍具的类型也是非常多的。除了以上所介绍的这些,还有作为暗器用的吹矢、女忍者常使用的铁环、佛教“�”字形状的万刀等为数众多的战斗型忍具。

联络型忍具

在大众的印象中,忍者都是万里独行的孤单角色,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忍者也会根据任务的不同而采取集体行动。

联络型忍具,正是在这种集体行动中为忍者们联络提供方便的重要器具。

五色米,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种。

所谓五色米,就是被染成蓝、黄、黑、红、紫五种颜色的米。忍者们通过事先制定好的暗号编码,通过不同颜色的米粒之间的组合来为队友留下重要的信息。五色米的编码并不复杂,解读起来也十分容易,但却能承载和反映大量的信息,譬如红色代表危险。通过数量和颜色的搭配,就可以解读出先行者留在这里的米粒的含义。

火枪刚刚由种子岛传入日本时,忍者就看出了火药的实用性,并将其用于忍具制作。

忍者流派中,最善于利用火药的当属伊贺流忍者。在伊贺流内部,火药的具体使用方式一直都是秘密中的秘密,火药忍具的调配与制作都是在暗室中进行的。具体的方法,一般的下忍都是一无所知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忍术中的火遁的研发,也是得益于火药在忍具中的应用。

以火药作为原材料的忍具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都是以联络作为主要用途。这其中运用的比较广泛的,是类似于狼烟的一种特殊忍具。不同于传统的狼烟,通过在火药中加入一些特殊粉末,可以使烟雾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就和五色米一样,每种颜色的烟雾,有着不同的意义。

很多影视作品中忍者化为烟雾逃遁,实际上也是火药忍具的一种运用。但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和铁卷菱一样,都是由于成本原因让这种忍具无法普及。毕竟,在战国时代,火枪本身就是稀罕物,而火枪赖以发威的火药,自然也价值不菲了。

纵观忍者的各种忍具,虽然用途繁多功能强大,但从外观看来不过都是些很普通的东西。这也是为了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毕竟对于忍者来说,便于伪装、携带和隐藏的工具才能成为任务成功的有效保证。

忍具中是不存在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的器具的,牢固实用、便于携带、增加功能,这是所有忍具工匠们研发打造忍具所要坚守的原则。有的忍具,甚至要求使用时不能发出任何的声响,这也为忍具的制作和材质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实际任务中的忍具,并不像好莱坞大片里的枪支弹药一样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忍者使用忍具时,都需要审慎地确定是否应当使用,一般忍具都是需要循环使用的,并且不可以随便抛弃。这除了不让忍具秘密外传的原因之外,主要也是出于“用间”行动的隐秘性考虑。不论是何种忍具,都是要在使用后尽量回收的。哪怕是一次性的忍具,忍者在使用之后也要掩藏痕迹。

从细节观察本质,小小忍具中隐藏的智慧,充分体现了忍者们实用主义的生存哲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