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爱撒谎:曾称斯大林是善良仁慈的人

作为“进攻性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言人,米尔斯海默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决定了安全的稀缺性,为获取安全而展开的激烈竞争迫使国家采取进攻性战略,结果常常导致冲突和战争。大国被迫最大化地扩充其相对权力,因为这是获得安全的最佳途径。

领导人爱撒谎:曾称斯大林是善良仁慈的人

  作为“进攻性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言人,米尔斯海默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决定了安全的稀缺性,为获取安全而展开的激烈竞争迫使国家采取进攻性战略,结果常常导致冲突和战争。大国被迫最大化地扩充其相对权力,因为这是获得安全的最佳途径。

  尽管被一些人与“中国威胁论”相联系,米尔斯海默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在学术界获得了极高评价。在他看来,大国争霸是永恒的零和博弈,这并非取决于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意识形态因素,而是现代国际关系“丛林竞争”的本质使然。简而言之,在一个没有绝对权威且资源有限的大环境里,要想保证自身生存就必须积极扫除任何威胁——就像一头狼看到一只小老虎而不将它吃掉,总有一天会反过来成为后者的猎物那样。

  为获得战略优势,在欺骗国民以及其他国家方面,哪种人更加奸诈、更擅长这样做呢?是卡扎菲、穆巴拉克和萨达姆之流,还是民选领导人如卡特、布什和奥巴马?

  在民众刚开始反抗时,卡扎菲声称利比亚人民仍然爱他,四处响起的枪炮声只不过是“一种欢庆”。穆巴拉克为了固守其在埃及的权力,屡屡暗示街头抗议者的背后是某些“邪恶的外国代理人”,而不是愤怒的埃及公众。由此看来,独裁者似乎更加奸诈,对不对?

  米尔斯海默教授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在他看来,最有可能撒谎的领导者反而来自民主国家。在这部令人吃惊却又令人着迷的新著中,米尔斯海默对史上一些著名的谎言做了论述,解剖了权力者屡试不爽的各类骗术:何时、为什么、怎样撒谎,以及这些谎言的效果。

  政治性欺骗有四大类型

  首先是“国与国之间的谎言”,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或保持对其他国家的优势。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夸大本国洲际导弹的数量,以阻止美国先发制人;同样,美国总统卡特的新闻秘书在被问到“美国政府是否准备对在伊朗的人质展开救援行动”时,也不得不对记者撒谎;又如,希腊政府为加入欧盟,多次谎报其国家的赤字规模。

  米尔斯海默指出,当领导者无法说服公众相信当局的判断时,“危言耸听”是最有效的招数。美国为了入侵伊拉克,编造了4大谎言: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与基地组织有联系、伊拉克在“9·11”事件中起了作用、白宫在战争前夕仍然寻求和平。

  与之类似,在1964年臭名昭著的北部湾事件中,约翰逊总统也是利用这类谎言令越战升级;1941年,罗斯福蓄意夸大德国潜艇和美国驱逐舰的冲突,因为他希望藉此推动美国加入二战。这些领导者都是自由选举出来的,他们的欺骗行为亦非巧合——民主国家的领导人更需要公众意见支持他们发动战争,那些独裁者却不需要。

  其次是“战略掩盖谎言”,领导者用它掩盖某项严重错误的政策,或者隐藏某种明智但可能引起争议的策略。譬如:一战期间,法国政府因为担心削弱国民士气,隐瞒了一位无能将领的作为;为了换取莫斯科从古巴撤走导弹,肯尼迪曾否认要从土耳其对等撤军。

  其余两种是“国家神话”和“自由谎言”。前者旨在通过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放到最显要的位置上,从而增强全民团结。至于自由谎言,则是作者创造的一个非政治术语,主要用来调节与传统理念相冲突的恶劣行为。例如,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曾向国内公众撒谎,把斯大林描绘成一个善良而仁慈的人,以证明他们在二战期间与苏联领导人的合作是正确的。

  说谎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米尔斯海默总结说,大量的谎言让公民在选举中更难做出抉择,因为他们常常会得到虚假信息。在脆弱的民主国家,谎话蔓延也会疏远公民,令他们愿意接受更加独裁的统治。危言耸听和战略掩盖更危险,因为它们反映出领导者看低了他们所代表的人民的意见。

  在今日的美国,对当局的怀疑和不信任已经很普遍了。米尔斯海默担心这种状况愈演愈烈。尽管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一度挫伤了大众特别是中间派的战争热情,但“不用多久,美国就会开始一次新的远征”,促使华盛顿的领导者再次危言耸听,以便获得支持。

  然而,领导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固执己见,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利益,”米尔斯海默解释道,“如此一来,从长远说,这样的谎言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只要他们揭露威胁并予以有效地处置。”

  简而言之,如果撒谎是为了发动战争,那么这场仗就非打赢不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