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宋太祖是这样一步步“助力”弟弟继承大统的!

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兄终弟及”个例

自大禹传位儿子启以来,“父死子继”的王位世袭制一直是王朝延续的根本制度,而北宋王朝政权的传承,却出现了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兄终弟及”个例(且宋太祖的嫡子成年在世)。宋高宗赵光义能够摘取帝位胜利果实,除却野史中“斧声烛影”的不甚可靠记述,其兄赵匡胤前期政策的制定可谓“助攻”良多!

原来,宋太祖是这样一步步“助力”弟弟继承大统的!

宋太祖(图片摘自网络)

原来,宋太祖是这样一步步“助力”弟弟继承大统的!

助攻一:“藩”与“弱相”的基本方针

“削藩”政策自西汉景帝以来,一直是中央王朝的集权措施,对于政权巩固有着极大的裨益。但历朝“藩王”问题是一直尾大不掉的,尤其是在新朝初建时期。

北宋政权在建立后,藩镇节度使的职位依旧是父死子承,朝廷的意旨往往也不能够贯彻执行,本质上他们就等同于“土皇帝”。这种“土皇帝”的存在对于皇权就是威胁,这种威胁同样也会制约朝中重臣赵光义的政途发展。简而言之,节度使分割了地方人事权、财权、军权,那么朝中大臣们插手地方利益圈的机会就会少之又少。就在这种情况下,宋太祖着手的“削藩”计划便应运而生。就产出效益而言,“削藩”政策一方面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另一方面也为其弟弟赵光义清除了政途上潜在的有力政敌,避免了北宋初期其他重臣做大做强。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即赵匡胤称帝第二年,宋太祖就采纳了赵普的“削藩”建议,在杯酒释兵权后就开始向节度使“磨刀霍霍”了。

所谓的“削藩”,基本理念本就是以“削权”为中心,具体的措施则是收权于中央和分权制衡地方一把手,而这其中收权往往是重中之重。为此,赵匡胤在平定割据势力和反叛节度使的同时,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收权,财权为要,军权最重。财政上,各路设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上缴中央,不得占留,这样地方的财权就收归中央了。军事上,各州长官把藩镇所辖军队中骁勇的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结果中央禁军集中了全国精兵,而地方军队只剩下一些弱兵,编成厢军,这样地方军事力量就无法与中央抗衡了。

二是分权,人事为核心。朝廷任命州官,州官直接向皇帝负责,而不接受节度使管辖,分化了节度使的人事权。另外,各州设知州管理行政事务,再设通判为助手,两者地位平等,以分知州之权,这是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把持,制衡效果明显。

地方权力削弱后,宋太祖就可以很放心地将开国功臣任命为节度使。在“杯酒释兵权”之后,朝中重臣诸如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泽、赵彦徽等一个个被任命节度使,其实更多的只是去享受富贵。而此时朝中重臣的力量也就大大削减,出现了权力真空,替补的大多是文官。许多重要的活儿,宋太祖交给谁呢?只能交给赵普、弟弟赵光义及李处耘(乾德四年就去世)这些亲信去处理了。

原来,宋太祖是这样一步步“助力”弟弟继承大统的!

杯酒释兵权(摘自网络)

除了削弱地方节度使大权,宋太祖在官僚制度改革方等面,则侧重削弱宰相权力。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而财政大权由三司使掌握,民政则归由宰相掌握,三权分立制衡。另外,宋太祖除了以三权分立的办法削弱相权外,且设置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为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以削弱各部门长官的权力。而这也就预示着朝中大臣对赵光义权力的制约更会大打折扣了,毕竟赵光义在进攻太原之战后权力本就是凌驾于宰相之上。

而分割相权是历朝历代几乎都有的政策,分割效果也是呈递进的,直至清朝达到巅峰。但是历史上分割的相权,往往会因为皇帝精力有限而制造一个新的权力真空空间,明朝是宦官填补。北宋建立十年后,则是由后来位居宰相之上的赵光义来辅助填补了。当然,三权分立只是帝王的驭臣权谋,但宋太祖终究还是忽视了一个人——他的弟弟赵光义。尤其是赵普罢相后,赵光义与朝中重臣的博弈中,他几乎完胜。因为宋太祖驾驭了朝臣,却无意间扶持了其弟弟的政治地位,而宋太祖的两个儿子,还处于政途的历练阶段。这样赵光义就更好地利用其政治地位收买人心,积累政治资源,进一步巩固了其地位。

在地方权力和相权相继削弱的大背景下,北宋能够制衡赵光义的也仅仅只有皇帝一人而已。乾德五年(967年),赵普被雷有邻举报罢相,参知政事薛居正、吕余庆分夺了赵普的权力,赵普出京调任河阳三城节度使。这样宋初大权独揽的赵普被罢相之后,赵光义即加封晋王且位居宰相之上,权倾朝野。这也就意味着赵光义的政治对手节度使、宰相等在宋太祖的“助攻”下,一个个都躺平了,制衡的力量已经不能与宋初同日而语了。赵光义已经有足够的政治资本向皇权挑战了。

原来,宋太祖是这样一步步“助力”弟弟继承大统的!

助攻二:“金匮之盟”与“开封府尹加持”

既然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后,为何不积极立太子,培养接班人呢?宋太祖的这一停摆期无疑是个谜,有说是宋太祖钟意于第四子赵德芳(我们熟知的戏剧中的八贤王),因为庶出而停摆,而不是二子赵德昭。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宋史》记载的“金匮之盟。

原来,宋太祖是这样一步步“助力”弟弟继承大统的!

杜太后(摘自网络)

史载杜太后十分钟意儿子赵光义继位,而不是两个嫡孙子。某种程度的确是一种偏爱,但于当时也算是一种深思熟虑。毕竟杜太后病重之时,赵匡胤才34岁,赵匡义25岁,赵德昭才14岁。五代时期主少国疑的历史教训历历在目,特别是后周周世宗柴荣去世之时才38岁,儿子仅7岁。杜太后的忧虑不无道理。“金匮盟书”这样记载道: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

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简单解释一下上文就是,赵家王朝延续的重要性远胜于你赵匡胤个人子孙继承皇位,所以就让你弟弟继承吧。这也是事实,毕竟五代都是短命王朝,后周的灭亡与柴宗训的幼小也是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人物存在,的确很难镇得住“场子”。而宋太祖的儿子们,年龄尚幼,势力远不及叔叔赵光义,更别说“镇”场子了。

杜太后站队赵光义,宋太祖也默认了,又有“金匮之盟”白纸黑字,“兄终及弟”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赵光义便拥有了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宋太祖突然死亡,没有留下遗诏。赵光义继位五年后,再次起用赵普,赵普投桃报李,拿出了所谓的“金匮盟书”,为其背书。基于这段史书记载,宋太祖盟约上的默认,让赵光义皇位继承,有了更多的“师出有名”。

宋太祖加封赵光义为“开封府尹”,是又一次实实在在的“舆论助攻”

赵匡胤即位之后,先封赵光义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不久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之后,赵光义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进占太原之后,赵光义又被改封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这时的权位就非同凡响了。

按《宋史·职官志》记载,“开封府尹”在五代并非是常置官职,一般由未来储君加持。历史上周世宗柴荣、宋真宗、宋钦宗都曾任职于该高位。赵光义获封“开封府尹+晋王”的头衔,意味着宋太祖是以接班人的身份在培养弟弟,并为其造势。当然,我们不知道宋太祖真实意图如何,但表面上的确给人这样的暗示。让宋朝百姓们自然联想到赵光义“皇储”的身份。

后来,赵光义又让储君赵恒(儿子)任开封府尹,这次应该是赵光义有意为之,更多是在彰显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原来,宋太祖是这样一步步“助力”弟弟继承大统的!

开封府图(摘自网络)

原来,宋太祖是这样一步步“助力”弟弟继承大统的!

助攻三:“迁都”政策路线的放弃

宋太祖能够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说明他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其弟赵光义结党营私等行为,赵匡胤也不可能没有任何察觉的。但就杯酒释兵权这事来看,赵匡胤也不是如刘邦、朱元璋一般的嗜杀之人。面对赵光义“威胁”皇权的事实,宋太祖想通过迁都来化解弟弟政治资本。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是赵匡胤人生中的最后一年。这一年,他曾率领百官西巡老家洛阳,开始着手准备迁都事宜。其实赵匡胤决定迁都绝不仅仅是因为洛阳是他的老家,更多地考虑到开封终究处于平原地带,易攻难守,消耗军事投入。而宋朝是建立在战乱频仍的五代之后,五代中有四个朝代曾经定都开封,分别是:后梁、后晋、后汉、后周,而宋朝也定都于开封。

所以当赵匡胤在朝廷上提及了迁都洛阳事宜时,起居郎李符就上书一一列举了迁都不便的八条理由:“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 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

随后铁骑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又上言:“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

凡事都有利有弊,赵匡胤依然不为群臣所动。而晋王赵光义此时站出来,坚决反对迁都,赵匡胤却说:“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

赵匡胤又补充道:“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赵光义理屈词穷了,就直接用了一句话明确反对迁都:“在德不在险!”赵匡胤没有及时回应,等晋王走后,他才对身边的大臣说:“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原来,宋太祖是这样一步步“助力”弟弟继承大统的!

北宋疆域图(摘自网络)

其实赵匡胤迁都说出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理智:杯酒释兵权虽然杜绝了五代时期藩镇割据情况的发生,但是为了拱卫京师,无险可守的开封便不得不透支财政养活大量军队,而据有山河之险的洛阳则可以省去这一大笔开支。

其实赵光义坚决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已经在京城培养了自己的政治利益集团,而迁都则意味着权力圈的重新洗牌!

在“迁都”一事上,赵光义甚至是在赤裸裸地挑战皇权。在偌大的帝国,能够直接与皇帝“怼”言,要么诤臣,要么反叛者。“在德不在险”,此言一出,大抵有逆龙鳞之意。而宋太祖竟然没有使出后招,难道说他已经无法把控北宋政治局势了?

当然后面我们知道,宋太祖并没有趁这次机会,如愿迁都,而是向弟弟妥协了。因为迁都最大的阻碍便是权贵阶级的利益尤其是赵光义的利益集团。如果迁都成功了,很大程度是能在短暂时期化解一部分赵光义的政治力量,重新分配利益格局。

宋太祖对弟兄的制约手段最终还是没有及时践行,儿子的培养也未赶上日程,弟弟赵光美的制衡力量也没有提升,在迁都提议后的几个月便驾崩了。不管怎么说,“迁都”的初衷可能是维护大宋百年基业,但迁都的成功必然会带来朝廷权力格局的重塑,也必然会阻碍赵光义“继位”。而宋太祖没有坚持该政策路线,于赵光义而言,则是一次幸运,亦是一次无形中的“助力”。

参考资料:

脱脱:《宋史》

李鹏:《细说大宋》

原来,宋太祖是这样一步步“助力”弟弟继承大统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原来,宋太祖是这样一步步“助力”弟弟继承大统的!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中国国家历史的头像中国国家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