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科技传播者是怎样的人

意大利人利玛窦在晚明中国与欧洲文明首次邂逅并碰撞出火花的那段历史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与明朝内阁大学士徐光启两人在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互动,更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流传至今的佳话。

利玛窦:科技传播者是怎样的人

 

    意大利人利玛窦在晚明中国与欧洲文明首次邂逅并碰撞出火花的那段历史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与明朝内阁大学士徐光启两人在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互动,更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流传至今的佳话。

    最近,一场名为《利玛窦——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的巡展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作为一名科学记者,我很好奇利玛窦当年是怎样把科学这一被今人称为“奢侈品”的文化带入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并使它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发生联系的。展览没有让我失望。

    在以利玛窦的生平构建的时光隧道的入口,我看到1572年秋,利玛窦被派往佛罗伦萨就读古典人文学科,1573年10月,他进入耶稣会罗马学院学习修辞和哲学。这一阶段的学习为利玛窦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积累奠定了基础。这个马尔凯的儿子在自己学识的积累中兼纳古代精神和客居地的差异,把后者作为一种补充价值。他曾写道“和而不同”,这一神圣的原则成为他日后得以在中西方文明之间自由往来的通行证。

    作为一位细致敏锐的观察家,当发现自己所携带的欧洲物品和工具之中,引起中国文人最大兴趣的就是水晶三棱柱——由于光的折射原理,三棱柱产生了五彩缤纷的彩虹色,其吸引力“并不亚于手表、天鹅绒和其他东西”时,利玛窦把三棱柱赠送给了广东地方官员和万历皇帝等许多人,以此开辟了他的中国之路。

    接着他又发现,在中国,书籍是人与人之间主要的交流工具。因此,他鼓励同伴用中文写作,也一直向欧洲申请数学、天文、哲学、文学、建筑以及其它艺术门类的著作,并指出它们必须装帧精美。

    除了把西方的建筑书籍、记录古建筑和城市的铜版画技术介绍到中国,教中国人将数学方法、特别是测量地球和天体空间的技术运用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中、通过钟表进行计时,利玛窦还特意将马德里埃斯科里亚尔和威尼斯总督府的版画献给很想了解欧洲皇宫模样的万历皇帝,在肇庆建造了第一座中国土地上的欧式建筑。同时,他也潜心研读儒家的四书五经,向新来的传教士讲解。

    可以说,利玛窦的东方之旅是一场人性和智性结合的科技文化传播之旅。正如这次展览的策展人菲利普·米尼尼所说:“以人类为至尊原则,相互合作与发展。这次展览也是一种邀请,邀请我们把利玛窦所开创的这种交流与对话继续下去。”对于今天很多仅仅以技术的观点来看待科学的人,人文主义者利玛窦应该是一个杰出的榜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