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勉忠从起义军将领到抗法英雄

侯勉忠原本不是用“勉忠”这个名,民国版《清远县志》称他为侯陈带,新中国的《清远县志》称他为侯纯戴。他的前半生,是一名与晚清政权进行长期斗争的广东天地会红巾军起义(也称洪兵起义)将领,为混淆视线,使用不同名字是常事。两广地区的天地会起义遭到清朝廷镇压后,侯陈带率领的起义部队也独木难支,最终接受清朝政府的招安,他被迫改名为“侯勉忠”,以示效忠清政府。

侯勉忠从起义军将领到抗法英雄

侯勉忠在清新县太和古洞公园的题字

 

侯勉忠从起义军将领到抗法英雄

 

    侯勉忠原本不是用“勉忠”这个名,民国版《清远县志》称他为侯陈带,新中国的《清远县志》称他为侯纯戴。他的前半生,是一名与晚清政权进行长期斗争的广东天地会红巾军起义(也称洪兵起义)将领,为混淆视线,使用不同名字是常事。两广地区的天地会起义遭到清朝廷镇压后,侯陈带率领的起义部队也独木难支,最终接受清朝政府的招安,他被迫改名为“侯勉忠”,以示效忠清政府。

    易名后的侯勉忠拒绝帮助清朝廷追杀其他起义部队,而是前往中越边境,成为抗击法国侵略者的一支重要力量。他曾协助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晚年,在清朝精简乡勇的过程中,他又解甲归田,回到自己家乡清新县太平镇,为该县老百姓出一份力。

    秘密组织天地会

    1824年,侯勉忠出生于清新县太平镇旺鳌岗一个贫穷农民家庭。由于家贫,侯勉忠读书很少。青年时跟从广州著名拳师谭敏等学习,练就一身武艺,决心报效国家。初时,他来到省城广州应考武举,成绩名列前茅,但他不懂官话,又不会奉承,被考官遣往驻守边关。这让他十分气愤,便销差不干,加入了民间结社天地会。

    天地会是产生于清初的民间秘密结社,活动于五岭南北的闽、粤、桂、赣、湘、黔各省,参加天地会的人统称“洪门”,有许多堂号。广州附近的天地会众,在鸦片战争以后,还踊跃参加了反对英国侵略者的斗争。

    粤、桂、湘各省天地会连绵不断的武装起事,是太平天国革命风暴的前奏,它们为太平天国锻炼了群众,组织了群众。

    咸丰三年(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为“天京”,派人到各省号召响应起义。广东天地会纷纷响应太平军。这时,侯勉忠在农村以“同庆堂”为基地,秘密组织天地会,以学拳习武为名,培养起义骨干力量,准备起义。

    咸丰四年(1854年)6月10日,东莞天地会首领何六等率众在东莞县石龙镇起义,17日占领县城,揭开了广东省城附近天地会起义的序幕。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3万余人,拥有船只600余艘。接着,佛山天地会首领陈开发动起义,随即占领佛山。李文茂、陈显良等人在省城广州起义。起义者头裹红巾,或腰缠红带,自称“洪兵”,又称“红巾军”。

    天地会起义席卷两广     

    此后,广东省各州县纷纷竖旗响应。各地的起义军,大股有数万至十多万人,小股数千、数百人,不可胜计。1854年,侯勉忠与广宁、四会、三水、花县及清远的陈金缸、练四虎、林大年、巢润章、郑金等路起义军联合作战,围攻当时的清远县城。

    清远的清军守备赖明贵弃暗投明,打开北门,欢迎农民起义军进城。起义军乘胜前进,扫荡清远县清军残余。侯勉忠在攻陷清远县城之后,又率领清远农民起义军响应广州红巾军首领陈开、李文茂、陈显良的号召,配合各路起义军,在广州东郊参加围攻广州的外围战斗。

    各地的起义军风起云涌,势如破竹。面对这种局势,中外反动派惊恐不安。他们密锣紧鼓地策划扑灭这场起义。清政府一面严责广东督抚全力对付起义军,一面从桂、湘、赣、闽、浙各省调兵援粤。

    由于中外反动派的联合反扑,加上本身的弱点,起义军攻取广州的战略意图未能实现,于1855年初,解除了对广州的围攻,分头向西、向北作战略转移。此后起义军大体分为几路进行转移,其中最重要的有:陈开、李文茂等率部沿西江西上进入广西;何六、陈金缸、周春等往北进入湖南;陈显良、练四虎、侯勉忠等联合沿北江转入清远以北的山区。

    1855年3月2日,清远县知县程兆桂乘农民起义军集中兵力围攻广州之隙攻击清远县城,侯勉忠回师清远救援。清远知县程兆桂惊慌失措,与驻守县城的官军一道,丢盔弃甲,狼狈逃走。

    在战斗期间,三水县“全胜堂”天地会大元帅陈金缸得知侯勉忠武功超群,是难得的战将,便与他结拜为兄弟,任命他与郑金为起义军的左右先锋。     

    被迫接受招安     

    分头转移的各路起义军中,以何六、陈金缸为首进入湖南的一支最为曲折。

    从广州一路北上后,何六等率众数十万进入湘南,连克郴州、桂阳州等十余州县,并拟继续向北用兵,会合由鄂南下入湘的太平军。郴州等地的天地会也纷起响应,声威大振。但由于敌人的重兵围剿与起义军主要领导人内部不和,北上计划未能实现。

    1856年初,郴州等地相继失守,何六牺牲。陈金缸则率部又南下折回粤北,再转移到粤、桂交界。

    1857年2月12日,陈金缸召集清远、阳山、广宁、四会、怀集各路义军首领会议。会上决定建立王号,统一各军号令,义军转攻怀集县城。是年9月,起义军攻克怀集,下旬,陈金缸建国号为“大洪”,改称南兴王,封侯勉忠为左都元帅。

    在大洪政权中,侯勉忠虽然是陈金缸部队起义军中战功赫赫的左都元帅,但他遭到陈金缸外甥、大元帅郑金的妒忌和排斥打击。

    1858年,感到势力大为减弱的南兴王陈金缸致书太平军将领,表示归附太平天国,洪秀全封陈金缸为王,侯勉忠为列侯,他们在广东遥领受封,成为太平天国的一部分。

    1859年5月,郑金因与练四虎、侯勉忠争夺怀集控制权发生内讧。侯勉忠与练四虎不敌,各自率部离开,自打旗号到英德大湾岗一带活动。从此,侯勉忠率部加入北江天地会镇国公陈显良部,并与石达开手下的周春花旗部活动于连州、清远、英德、四会等县。

    在1860年秋,大洪政权失去了怀集根据地,向南退却,1861年初,攻克信宜县。清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清广东陆路提督(一品武官)昆寿调集8万大军围攻信宜。

    初战的失利和清廷的利诱使大洪国领导层开始动摇,大元帅郑金直接面劝陈金缸降清,被陈怒斥后,为了使陈不破坏其投降大计,于9月8日指使手下闯入王府杀害了陈金缸,以最高统帅的身份下令大洪国全体将士降清。此后郑金改名“郑绍忠”,成为清廷的鹰犬,最后官至尚书衔、虎门提督。练四虎遭敌暗算,在阳山战死。

    侯勉忠逃出郑金的追杀之后,在英德率领手下二万余人接受清政府招安,正式改名“侯勉忠”,但他拒绝追杀“红巾军”残部,要求前往中越边境驻守。     

    带兵抗击法军     

    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清朝起用老将冯子材抗击法军。刘永福组织黑旗军在越南抗法,侯勉忠亦带兵前往参加战斗,深入越南境内与法国侵略军展开决战,并配合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中法战争胜利结束,侯勉忠得到清廷赏赐花翎和“技勇巴图鲁”称号,官至琼州镇总兵、记名提督,从一品将军。

    镇压了太平天国和各地起义运动后,清朝裁减地方兵勇,侯勉忠只得解兵归田。他将应补发的欠饷白银二万余两,缴回国库,使朝廷复准奖加清远文武学额二名,他的行为得到家乡人的齐声赞颂。

    侯勉忠解甲归田后,热心桑梓公益事业,待人和好,惠及乡人。村人有困难,他乐于帮助,有求必应。他出钱在村前修了两米宽的官路,通到太平镇,方便群众,他深感没有文化之苦,便将旺鳌岗西庙修好做私塾,让青少年有读书之所。

    侯勉忠关心花塘基基围的建设,发动乡亲出钱出力,每年将基围筑高加固。每逢洪水出现险情,他都亲自指挥乡亲们抗洪救基。遇到缺口过水,他就跳下去以身堵水,还指挥群众用沙包泥土保住基围。他喜欢和支持划龙船,自己做龙船参加每年一度的龙舟竞赛,从而带动了乡间文化体育活动。

    侯勉忠于1899年4月去世,享年75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