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坐拥近百万军队的清朝,面对英军为何只能以少打多

在人们习惯性的印象中,鸦片战争是一场清军占据绝对兵力优势,却被人数极少的英军打得落花流水的窝囊之仗。如果说从双方兵力的绝对数来说,清军确实是占据优势的。

可如果细看史料,你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史实:那就是在鸦片战争的历次主要战役中,除去广州之战、浙东之战外,清军的兵力竟然和英军相差无几。而在第一次定海之战、沙角大角之战、镇江之战中,英军在兵力上反而远超清军。就是在虎门之战和吴淞之战中,虽然清军总兵力占优,但在主要战区,却依旧是英军人数更多。

那么,坐拥近百万军队的大清,为什么面对远道而来的一小撮侵略者时,竟然只能无奈地以少打多呢?

鸦片战争中坐拥近百万军队的清朝,面对英军为何只能以少打多

鸦片战争中坐拥近百万军队的清朝,面对英军为何只能以少打多

上图_ 鸦片对国人的毒害

首先,看似庞大的清军,实际上却极其缺乏可供调动的机动兵团。

据史料记载,在战争爆发的1840年6月,清朝所登记在册的旗军、绿营、练勇等国防武装力量的总数高达83万(此数参考茅海建著《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抛开吃空饷的情况,其实有数量起码也在65万以上。这相比于人数最多时也只有2万出头的英国远征军,拥有高达32.5:1的绝对优势。

但是,由于大清幅员辽阔,有相当多的军队需要驻防各地,既要承担守城守土之责,又要随时镇压内乱。例如驻防京津要地的10万八旗军,由于其守土之责极重,故在整个战争期间没有调动一兵一卒。

鸦片战争中坐拥近百万军队的清朝,面对英军为何只能以少打多

上图_ 第一次鸦片战争 示意图

而那些驻防在其余省份的兵马,能够调动的人数也十分有限。一是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专制社会中,军警不分家,军队在守土之余还必须承担巡逻、缉盗、防火、押解等警察职能,正所谓“除看守仓库、监狱、城池暨各项差使外……往来络绎,防范稽查,在在需人”(《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册)。

而且从兵力的实际运用上,清朝对于防范内患,即所谓“弹压地方”的投入要远高于镇戍边疆、抵御外敌,毕竟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真正要命的敌人不是打着“通商”旗号远涉重洋而来的夷狄,而是以改朝换代为使命的变民叛匪。

因此,从清军驻防之分散及兵力之使用上看,清军既不可能将全部或大部兵力用于与英军作战,也抽不出足够的战略机动力量驰援战区。其中,山东省仅抽调了其额定兵马的六分之一,就因“腹地处处兵单,不敷差遣”(《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3册),又不得不将抽出的兵马调回一半。如此就能理解看似兵力庞大的清军,在战争中实际的可用之兵并不充裕。

鸦片战争中坐拥近百万军队的清朝,面对英军为何只能以少打多

上图_ 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军和法军入侵天津,进攻北京,逼签不平等条约

其次,科技水平的落后凸显清军机动力之低下。

从古至今,在战争中要想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无外乎要做到两点:一是能预设战场,二是能快速机动。但在鸦片战争中,清军对于以上两点,是一个也做不到。

得益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加持,英军倚仗其先进的坚船利炮,来去如风,可以说是想打哪里打哪里,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预设战场的主动权完全在英军手中。对于这一点,清朝上下都看得很清楚,“我船用之于缉捕则有余,用之于攻夷则不足,此实在情形也”(《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册)。因此,清军基本上全盘放弃了争取预设战场的谋划,代之以凭借沿海炮台等防御工事进行死守。

而由于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清军又不得不处处设防,这导致再多的兵力投入到沿海成百上千个防御要塞中,也只能是处处吃紧、处处兵单。而英军却能集中全部兵力在一地进行决战,这就在战区局部形成了对清军的绝对优势。

鸦片战争中坐拥近百万军队的清朝,面对英军为何只能以少打多

上图_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此外,英军的主要机动手段是船运。由于英军战舰技术水平先进(其中甚至包括了当时最为前卫的蒸汽船),英军机动性极强,可以克服恶劣海况,将陆战部队快速投入到战区,而且在一次战役中可以重复地投入到不同的交战地域去。鸦片战争中,英军所有军舰和陆战部队几乎都参加了两场以上的主要战役,有的甚至从头到尾一场不差。

反观清军,部队行进、转移全靠官兵们的两条腿,以此跨越几省来到战区,其士气和体力可想而知。清军的机动速度,不仅跟不上英军,甚至连为英军送行都做不到。英军第一次从广东出发,一路北上攻陷定海、兵临白河口,一共只用了35天,从孟买运送补给品到香港,只需要25天。而大清从湖南、贵州、四川调兵赴援,湘兵51天后到达,赣兵47天后到达,川兵79天后到达,而此时英军早就回到印度休整补充、以备再战了!

所以说,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更是第一战斗力。

上图_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海上战斗场景

再者,清朝严重的财政困难,也大大限制了清军的兵力投入。

乾隆后期开始,由于统治者好大喜功,国库开支繁浩,特别是受到白莲教起义的影响,道光朝从始至终都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危机。战争爆发时的1840年6月,清朝国库存银679.6万两,仅为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44%(此处参考彭泽益《论鸦片赔款》)。而我们知道,打仗就是打得就是钱,财政困难对军事行动的影响是巨大的。

按清朝定制,部队出征,需先支付官兵一年的俸银,即便是收入最少的内地绿营兵,也需支付每人6至10两白银。出征后,按官职品级大小,每人每日还要领取盐菜银1.5至12两不等,另外沿途的车、马、船及运粮费等,也是一笔高额开销。整个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共花去现银2000余万两(此处参考茅海建《鸦片战争清朝军费考》),占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的一半。

鸦片战争中坐拥近百万军队的清朝,面对英军为何只能以少打多

上图_ 左图为清朝的大型兵船,右图为英国的兵船

巨大的军费压力,使统治者对用兵问题不得不慎之又慎,这也是道光帝在战争中忽战忽和、摇摆不定的重要原因。局势稍有缓和,清廷便下令裁减海防、撤回援军,即便是对要害地域的支援也是能缓则缓,以致战事一起不但贻误战机,兵力也不敷使用,完全是聊胜于无。

到后来战事吃紧,那些在严令之下奔赴战场的援兵援将,也在道光“不可糜饷劳师”(《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2册)的旨意下磨磨蹭蹭,能少出兵就少出兵,能晚参战就晚参战,导致清军防则“本形单薄”,攻则“疲于奔命”(裕谦奏折,见《鸦片战争史料档案》第3册),结果只能是以少打多、每战必败。

鸦片战争中坐拥近百万军队的清朝,面对英军为何只能以少打多

上图_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之战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中,清军手握总体上的兵力优势,却在战场上以少打多,而英军在总体上居于兵力劣势的情况下,却能够获得战场上的兵力优势,正是凸显了当时中英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上的差距。它带给泱泱天朝的巨大震撼,本应成为大清奋起直追的动力。

可惜的是,清政府并没有认真总结、吸取这场与西方近代化军队第一次全面交锋的经验和教训,以至于20年后不得不接受更为屈辱的城下之盟!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彭泽益 《论鸦片赔款》

〔2〕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

〔3〕茅海建 《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4〕端木赐香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5〕王兆春 《清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浅析》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大学堂的头像历史大学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