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艾滋病病毒发现者西诺西:“没想到会成为一场全球灾难”

当HIV病毒被发现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艾滋病患者守在研究所门口。那时人们觉得发现了病毒,很快就能研究出疫苗,但人类直到今天都没有实现这个目标。

专访艾滋病病毒发现者西诺西:“没想到会成为一场全球灾难”

当HIV病毒被发现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艾滋病患者守在研究所门口。那时人们觉得发现了病毒,很快就能研究出疫苗,但人类直到今天都没有实现这个目标。

艾滋病的研究前景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可能,其结果不取决于科学家,而取决于政治家。乐观的看法是,各国领导人继续加大在艾滋病研究和防治的投入,科学家迟早能研制出艾滋病疫苗,结束这场全球灾难;悲观的看法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政治家们减少拨款,艾滋病患者无法获得及时治疗,疾病重新在全球范围大肆传播。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马肃平 发自上海

清晨的阳光透过酒店的窗帘,光束直白热情,笼罩在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头上,让她显得愈发迷人。

这位68岁银白头发的法国女人是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国际艾滋病协会前主席。

1983年,她和同事吕克·蒙塔尼一起发现了艾滋病的致病病毒HIV。一年后,她受邀前往美国旧金山总医院访问。演讲结束后,一位医生找到她:“您愿意去重症监护室看看吗?一位艾滋病人想要见您。他最多也只有几小时的生命。”

她见了这位垂死的病人:30岁不到的小伙子看上去就像个70多岁的老头,皮包骨头,呼吸困难,听他说话相当费劲。她回忆道:“但通过微微张合的嘴唇,我看到他对我说了声‘谢谢’。”

她有些吃惊:“你为什么要谢我?”?

病人握着她的手,艰难地吐出了六个词:“Not for me, for the others。”(不是为我,是为其他人)几小时后,病人离开了人世。

那一年,西诺西37岁。“直到现在,我还常常感觉他在握着我的手。”她悄悄拭了拭眼角,声音有些颤抖:“那一刻,我对自己说,作为科学家,我要对这些病人负责。”??

奇迹出现了

南方周末:你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说艾滋病的?

西诺西:1982年底,法国临床医生威利·罗森鲍姆联系了我所在的巴斯德研究所,说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疾病,他问我们是否能帮忙找到致病元凶。这种奇怪的疾病就是日后所说的艾滋病。罗森鲍姆是法国最早发现艾滋病的医生,当时整个法国约有50例出现艾滋病症状的病人。

南方周末:当时有学者猜测,这种神秘疾病可能是由逆转录病毒HTLV1导致的。你是否也这么认为?

西诺西:临床医生的确存在这样的困惑。罗森鲍姆打来电话时也问:“你们觉得是HTLV1导致了艾滋病吗?”我们并不这样认为。由HTLV所导致的T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是T淋巴细胞不受控制的增生并伴随分化障碍以及功能缺陷。而在罗森鲍姆的描述中,恰恰相反,患者的淋巴细胞数量在不断减少。

南方周末:艾滋病毒被发现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西诺西:关键是找到处于疾病初期的患者。只有在病毒处于复制活跃期时才有可能分离并鉴定出病毒。因此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疾病初期的患者身上。恰好这时罗森鲍姆告诉我们,他那儿有一名艾滋病无症状感染期的年轻患者,患者的颈根部出现了肿大的淋巴结。在征得这名患者的同意后,淋巴结被取下,其中一块被送往巴斯德研究所进行活检。

南方周末:细胞培养开始后,你观察到了什么?

西诺西:按照通常的做法,如果想在培养基中发现HTLV的踪迹,需要等一两个月,但我们没有将培养物放置数周,而是每隔一两天就观察一次细胞生长情况。经过两周的努力,我们果然在培养基中发现了逆转录酶的踪迹。然而,情况却出现了异常——培养基中的细胞开始大量死亡。这是难以解释的。假如这种病毒是HTLV“亲戚”的话,它应当会引起细胞大量异常增生,而不是相反。我们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不同于HTLV的全新病毒,它是通过导致T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来引发疾病的。为了证实这一想法,一位同事飞奔到研究所对面的血库,索取了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我们从血液中分离出淋巴细胞,将其放入了含有病毒的培养液中。这时奇迹出现了——细胞开始大量增生,培养基中逆转录酶的含量急剧上升,随后又是细胞的死亡。我们确认,正是这种未知的病毒导致了细胞的大量死亡。??

研究的动力来自病人

南方周末:1983年,你以第一作者身份将新发现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不少人据此认为艾滋病疫苗很快就会被研制出来,为什么人类到今天都没有实现这个目标?

西诺西:现在看来,包括我在内,当时科学家太“天真”了。我们都觉得,既然艾滋病病毒都被分离出来,疫苗研制不是什么难事。那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并不深,艾滋病一度被称为“4H”病,因为科学家认为疾病只会在四类特定的人群中传播——同性恋者(Homosexual)、血友病患者(Hemophiliac)、注射海洛因者(Heroine Human)和海地人(Haitian)。直到1985年,通过在非洲的调查,我们才发现忽略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异性传播(Heterosexual Infection)。作为科学家,我们应该出言谨慎,不应该给患者带去不切实际的幻想。

南方周末:病毒发现后,您是否意识到这个发现的重要性?

西诺西:我想过这也许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但我没想到艾滋病会成为一场全球灾难,成为20世纪最大的一场瘟疫并延续至今。病毒发现后,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艾滋病患者来到巴黎,守在巴斯德研究所门口,仅仅是为了看一眼我们这些研究者。他们觉得离研究所越近,就会多一份得到治疗的希望。他们中的很多人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有的人身无分文,全部的行李只是一只小小的手提箱。甚至还有病人问我:“你们什么时候才能研制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我始终没法忘记旧金山那位病人握着我的手对我说“谢谢”的那一幕。在这之后,我和艾滋病人们走得更近了。我和不少病人成为了好朋友,但很遗憾,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不在了。

南方周末:从这些艾滋病患者的身上,您得到了坚持研究的动力?

西诺西:是的,我的动力来自这些病人,尤其是当我在1985年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后。那里的景象简直让我震惊——艾滋病人痛苦地躺在病床上,药房是空的,医生人数很少,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握着病人的手,抚慰病人安静地离开人世。见到这种场景,你就会觉得,你必须为他们做点什么。我压力很大。作为一名病毒学家,你深知科学发现和研究需要时间,不应让病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很多病人都很年轻,他们有强烈的求生欲望,这些病人离世所激起的伤感让你不断地告诉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因此,科学家和普通人这两重身份的叠加让我感到非常矛盾。?

这是“我们”的诺贝尔奖

南方周末:谈谈诺贝尔奖吧。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获奖的?

西诺西:当时我正在柬埔寨参加一个艾滋病学术会议。我最先接到一位法国记者的电话。她说:“弗朗索瓦丝,我有个重要的消息要告诉你。你得了诺贝尔奖!”我心想:你们记者每年都在传播这样的谣言和猜测。之后,手机铃声源源不断。?柬埔寨当地时间的晚上,我接到了从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电话。那边的第一句话是,“你也许已经知道这个好消息了吧”。

南方周末:那一定是个难忘的夜晚?

西诺西:那天很多人都来向我祝贺,包括很多艾滋病人。我想强调的是,艾滋病毒是逐步被发现的,这是科学家与临床医生紧密合作的结果。因此,这不光是我的诺贝尔奖,更是“我们”的诺贝尔奖。我把艾滋病研究领域称作“艾滋病共同体”(AIDS community),在这个共同体中,患者和各方专家的努力缺一不可。

南方周末:获奖前后的生活变化大吗?

西诺西:获奖前我就已经挺忙了,获奖后更忙,进入一种堪称“疯狂”的生活状态。到2015年8月我就要退休了。即便我的实验室关闭了,有关艾滋病的工作还将继续。“疯狂”的生活起码会持续到2017年。退休后,我可能会与发展中国家展开艾滋病防控方面的合作,但不会再从事具体的研究。

艾滋病防控需要中国加入

南方周末:上世纪80年代起,你就代表巴斯德研究所与一些亚非国家展开艾滋病防治合作。在你看来,亚洲特别是中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面临哪些挑战?

西诺西:亚洲各国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越南和柬埔寨,这两个国家的情况就完全不同,根本没法比较。甚至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比如中国的某些地区,情况也完全不同。因此,我们需要考虑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我对柬埔寨的情况相对比较了解,这些年来,柬埔寨青壮年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和柬埔寨相比,中国是个大国,地域广、人口多、HIV传播途径多样化,这使得中国艾滋病防治的情况比一些国家要复杂得多。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和柬埔寨或非洲等一些国家相比,中国有设备、有资金、有能力在防控艾滋病方面取得进展。我始终呼吁,中国应当成为全球艾滋病防控体系的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中国的加入,一起帮助资源短缺国家的人民。

南方周末:中国有13亿多的人口,艾滋病在易感人群中依旧在传播。在预防艾滋病方面,你有何建议?

西诺西: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首先要做的是及时检测,这相当重要。如果通过检测你发现自己不幸感染了HIV,那么按目前的情况,你是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的。及时的治疗不仅将让你获益,对别人也有好处。数据显示,尽早治疗将使HIV传播风险降低96%。因此,我鼓励中国艾滋病易感人群及早进行检测。据我所知,中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中国,艾滋病患者,特别是像吸毒者这样的高危人群能够得到治疗。和我多年前第一次来中国时相比,这是巨大的进步。

南方周末:你能否对未来30年艾滋病研究做个展望?

西诺西:对艾滋病的研究前景,我持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这不取决于科学家,而是取决于政治家。比较乐观的一种是,各国领导人继续加大在艾滋病研究和防治方面的投入,科学家迟早能研制出艾滋病疫苗,结束这场全球灾难;悲观的看法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政治家们减少拨款,艾滋病患者无法获得及时的治疗,疾病重新在全球范围大肆传播。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灾难结束的那天,我所能做的只是呼吁。对一个国家而言,国际援助固然重要,但政府意愿和领导更加关键。

南方周末:目前,埃博拉病毒正在非洲肆虐。作为巴斯德研究所在全球病毒学方面的顶级专家,你是否开展了相关研究?

西诺西:我已经到了研究生涯的末期,不会再着手开始一个新的课题。我目前能够做的、也正在做的,就是提醒人们:瞧,非洲正在发生什么!埃博拉在非洲肆虐的景象让我想起了HIV早年在人群中的传播。要吸取HIV的教训,尤其是面对像埃博拉这样的病毒时,千万得抓紧时间。HIV和埃博拉归根到底是两种不同的病毒。和HIV相比,人类在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病情发展的速度似乎更快,病毒在人群中造成的恐慌似乎也更大。所以,要吸取HIV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国际层面的援助资金来帮助非洲国家。别浪费时间,一定要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