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龙头”最难剃:剃不好就要命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今年是龙年,更让“二月二”这个特别的日子多了许多美好的含意:龙年龙抬头,大家都欢喜。2月20日,著名民俗学家刘振超告诉记者:“二月二,剃龙头”始于清朝。民间有着“正月不剃头”的俗信,二月初二刚出正月,又是“龙抬头”

清朝皇帝的“龙头”最难剃:剃不好就要命

英国人1843年创作的铜版画,描绘了当时中国人的理发场景

清朝皇帝的“龙头”最难剃:剃不好就要命

清代街边理发摊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今年是龙年,更让“二月二”这个特别的日子多了许多美好的含意:龙年龙抬头,大家都欢喜。2月20日,著名民俗学家刘振超告诉记者:“二月二,剃龙头”始于清朝。民间有着“正月不剃头”的俗信,二月初二刚出正月,又是“龙抬头”的吉祥日,所以人们赶在这天理发,是讨吉利的一种方式。那么,为什么不是“二月一”呢?专家的解释是,这和中国人喜欢双数有关。

  一唠起“二月二”的趣闻轶事,刘振超有讲不完的传说故事。他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把龙视为吉祥物,不少习俗也多与龙有关。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开始讲究过“二月二”了,当时称为春龙节、青龙节、祭龙节、龙兴节等。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说:“二月二日,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中华全国风俗志》载:“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同时,民间约定这一天太阳出来之前不得到江河挑水,以免损伤“龙神”。于是,又有炒吃爆米花或黄豆之类食品的习俗。正如民谣所唱:“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丰收。”

  除了这些民间的活动,那么,皇帝是不是也过“二月二”,也要“龙抬头”呢?刘振超肯定地说:“当然,皇帝也不能脱俗。”

  皇上的头剃不好就要命

  民间的说法:因为正月里不准剃头,所以大家都期待着“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刘振超说,在所有理发的人中,清朝皇帝的头是最难剃的。你完全可以想象,谁敢在皇帝的脑袋上动刀?

  清朝皇帝剃头的讲究特别多,剃头的时间要选在太阳升到东南角时,意为:如日之升。清宫还特别给为皇帝剃头的人定了几条硬性戒律:剃头师每次当差,进宫时必须要经过检查,脱掉自己的衣服,换上皇家特制的服装,然后被太监领到皇帝面前叩头,请刀子。皇帝专用的剃头刀用一个檀木盒盛着,外套黄云龙套,由皇帝的侍卫捧到剃头师手上。在给皇帝剃头过程中,侍卫站在旁边要死死地盯着剃头师拿刀的手。

  宫里还规定,剃头师只许用右手持刀挨着皇上的头皮,绝不允许用左手按皇上的任何部位。也就是说,右手要悬空干活,左臂下垂不能动。若用手捏了龙头,那就是犯下了大罪。如果给皇帝剃头时不小心割个刀口,流一点血,立刻交给内务府慎刑司拷打。无论给皇帝剃头还是刮脸,只许顺刮,不许逆刮。剃头师要屏住呼吸,绝不许向皇上头上喷秽气……可以说,凡是给皇帝剃头的人,每次当差都要吓得战战兢兢,一不留神就会大祸临头。每剃一次头下来之后,两条腿都会发软吓个半死,几天也缓不过劲来。当然,如果皇帝满意,给剃头师的赏钱也相当多。

  民间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年刚出正月,清乾隆皇帝去江南游山玩水,农历二月初一路过天津卫,住在北马路五彩号胡同的龙亭里。第二天清早起来,乾隆问随从太监:“今天是什么日子?”太监说:“启禀皇上,今儿个是二月二。”乾隆听了很高兴:“今天是龙抬头啊!我要剃头、整容,取个吉利儿,一路平安。”

  于是,太监急忙请来当地一位手艺最好的剃头师,先教他一套参拜皇上的礼法和剃头的规定,然后才领他面见乾隆皇帝。这个剃头师,听说要给皇上剃头,早就慌了神;再听了几条规定后,更吓得六神无主。想不剃,可又怕犯了杀头的“抗旨”罪。剃头师心里发慌,手就越哆嗦,结果,没剃两下,手一抖在乾隆皇帝的后脑勺上划了一个口子,立刻被拉出去砍了头。

  乾隆把太监骂了一顿,命令再请一个手艺高的剃头师来。第二个剃头师心里也怕个不行,剃了没三下,又在乾隆的脑门子上拉了一个口子。乾隆更恼了,护卫们又把这个师傅砍了。太监慌里慌张地跑进剃头棚,再想找剃头师时,几乎所有的人都逃走了,只剩下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徒弟,太监只好带着他去交差。由于小徒弟的基本功扎实,手头灵巧,动作轻快,干净利索,不大会儿工夫就给皇帝剃完头,刮完脸,梳好了辫子。乾隆皇帝拿起镜子一照挺高兴,不由地称赞:“真不愧是剃头的小神童!”这时,小徒弟才敢接话:“启禀皇上,其实那两位师傅都比我手艺高,他们害怕给您剃坏了,手就哆嗦,才伤了您的龙头。”

  乾隆听了这话,后悔把剃头师错杀了,只好命地方官办理了善后。为此,乾隆还封小徒弟为五品随驾官,专给自己剃头整容。

  传说,清代皇帝雍正的头上长有癞疤,很难剃,为此不少剃头师被杀。有一个人主动为他剃头,剃得很好,只是脖子上出现一道红圈,而那道红圈是为皇帝治癞疮的。从此,雍正答应不再杀剃头师,并敕封剃头师为“半副銮驾,小执事”,还赐一副对联:“做天下头等事业,用世间顶上功夫”。

  “二月二”

  皇帝亲自耕作“自留地”

  “二月二”也是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一个日子,“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首民谣寄托了古代人祈祷获得好收成的希望。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一幅年画《皇帝耕田图》,画面上阳光灿烂,春风拂煦,头戴皇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着一个大臣,手提着竹篮在撒种,牵牛的是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配有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刘振超说,在龙抬头的时候,皇帝亲自犁田,确有其事。明清时,皇帝每年都要亲自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躬耕一番,以给天下百姓做一个重视农业生产的榜样。

  当时,明清皇帝都有自己的“自留地”——“一亩三分地”。那么,这“一亩三分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明清时的祭农之礼已十分完备。每年皇帝都要到京城的先农坛祭祀先农,然后再到观耕台前的亲耕田进行示范性耕耘,以完成对先农崇祭的全过程。皇帝亲耕的田地,据说在周代时是“千亩”,也许是怕皇帝累着了,后来才变成了“一亩三分地”。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一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从大舜时就有用象耕田的记载,战国时管子说:“先王者,为民兴利除害,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者也。”《礼记》记载,周时已开始这种祭祀先农的“耕礼”,叫“耒礼”,是封建社会十分神圣和重大的国典。清代从顺治皇帝时延续了明代的“耕礼”的仪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二月,朝日于东郊。始行耕藉礼。定每年仲春亥日行耕藉礼。”也称之为皇帝“亲耕”。

  康熙皇帝把“演耕”(即亲耕)作为法律固定下来,于每年春季都举行“演耕”之礼,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和诸大臣扶犁耕地。有一幅《皇帝祭先农图》描绘的就是雍正皇帝亲自扶犁,另有六大臣身着蓑衣也扶犁而行,还有24个60岁以上的老年农夫,也着蓑衣扶犁而行。这幅画真实纪录了当时的皇帝亲耕的场面,以及四周围观的王公大臣。

  也可以说,皇帝耕田基本上就是作秀,并且还有一套严格程序。明代时,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往返犁地4趟;清代时改为往返犁地3趟,名曰“三推三返”。皇帝亲耕完毕,就登上观耕台观看王公大臣们耕作了。

  据《宛署杂记》记载,每次“圣驾躬耕”,地方政府都要筹备至少一个月时间,搭建一座巨大的耕棚,供皇帝和大臣们休息,要为他们精心准备膳食,还要找数十名经验丰富的老农进行礼仪培训。皇帝的耕田必须是筛过的细土,以便让皇帝犁起来能省些劲儿。

  有意思的是,嘉庆二十年(1815年),嘉庆皇帝亲耕时,碰巧所备耕牛不驯服,让嘉庆皇帝无法驾驭,御前侍卫十余人上前帮忙,才勉强耕了三个来回。为此,嘉庆皇帝大怒并发了上谕:“耕藉为劭农大典,顺天府供备牛只,平时不勤加演习,玩忽从事。著将专司供办之大兴县知县沈守恒、宛平县知县张洽俱先行革去顶戴,交部严加议处;顺天府府尹费锡章系专辖之员,著交部严加议处……所有此次一切例赏,概行停给。”本来是皇帝亲耕自己没秀好,却让手下的人都倒了霉。

  二月初二“迎富贵”

  据记载,历史上的不少朝代,在“二月二”这天都有相应的活动。唐朝时,二月初二被视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要“迎富贵”,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些点心类食品。据《资治通鉴》卷209记载,唐景龙三年(709年)二月二日,唐中宗登上宫城北面的玄武门楼,“与近侍观宫女拔河”。次年,中宗又在禁苑西面的梨园球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把老臣拉扯得东倒西歪。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进行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说,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一些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到了元朝,“二月二”被明确称为“龙抬头”。《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有烙饼,叫做“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凡是食物,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无论是正月不剃头,还是“二月二,龙抬头”,都与沈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过春节,清宫里张灯的时间要比明宫张灯时间长很多,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初三才撤灯。另外,在清代人的眼中,“二月二”是个吉日。据史书记载,崇德八年(1643年),清世祖福临继承皇位,尊母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为皇太后。顺治元年,大清迁都北京,皇太后定居紫禁城。顺治六年(1699年)四月十七日,皇太后驾崩,遗体被运回盛京(今沈阳),并于顺治七年二月二日与皇太极“合葬”于沈阳的昭陵,顺治帝撰写了祭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