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当汉隐帝刘承祐的死讯传入郭威军中,他的部将们都明白,后汉王朝即将改姓“郭”了。

然而,令众将意想不到的是,郭威并没有称帝,而是下令收兵,进宫觐见太后,向太后表明自己起兵造反实属无奈,若不是皇帝杀光了自己全家,还步步紧逼要夺自己的性命,也不至于有今天这样的收场。

同时,郭威恳请太后出来主持大局,自己从旁辅助,重立新君,共襄国是。

太后接受了。不过,在刘承祐专注于讨伐郭威的同时,契丹人已经悄悄地摸到了两国的边境,准备趁乱越过北境防线,杀入后汉,如今还需有人前去抗敌才是。

为表忠心,郭威答应了由其率领大军北伐契丹。

当大军渡过黄河,驻扎澶州(今河南濮阳)时,军中的士兵突然哗变。士兵翻墙进入郭威的住所,将一面黄色的军旗披在他身上,对着他山呼万岁,称天上有一股紫气直冲郭威头顶,郭威当为天下之主。

郭威只得“顺应”军心天意,答应登基称帝,史称“澶州军变”

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河南濮阳,当年“澶州军变”的发生地。图源:图虫创意

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拉大旗作虎皮”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等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四方割据、攻伐不断的环境下,百姓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相比生活困苦的芸芸众生,郭威(904—954)早年的日子更是不好过。

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后周太祖郭威画像。

关于他的身世,历史上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说他原本姓常,父死后,随母改嫁,遂改姓郭。另一种说法则指其出身官宦家庭,父亲郭简原为顺州的市长(后晋顺州刺史),因战阵亡,几年后其母病逝,沦为孤儿。

无论哪种记载,都充分说明了郭威早年贫寒、孤独成长。

由于缺乏家庭温暖,郭威自小便学会了打架、酗酒,还在脖颈后纹上了一只小麻雀,俨然如今浪迹江湖的“古惑仔”。人送外号“郭雀儿”

多年混迹江湖,也让他身上沾染了一些侠气,懂得辨别是非曲直,为以后争霸天下做好了铺垫。

18岁那年,郭威开始了新的人生。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皇权不断衰落,地方藩镇坐大。节度使们不但可以子承父业,还可以自设衙署,自理财政,完全一个个割据的“小王国”。在这些“小王国”里,统帅们都是惜命的。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节度使们需要一支完全忠诚于自己的亲卫军,即“牙兵”。他们既充当节度使的保镖,也是整支军队中最精锐的武装力量。为了收买人心,节度使通常会许以重酬,慰劳牙兵。如若牙兵们犯了罪,通常也会得到姑息。久而久之,牙兵们仗着节度使的倚重,变成了一群群凶神恶煞的骄兵悍将。

进入五代时期,“牙兵制度”由于种种弊端而废弃不用,但节度使拥有自家私兵的传统却被完好地保留下来。

经过常年混战,各方势力多少都出现了些兵员不足的情况。当时,泽潞节度使李嗣昭在攻打镇州(今河北正定)时阵亡,其子李继韬承袭父位,到处招兵买马,企图割据一方。

斗鸡走狗、游手好闲的郭威也想闯出一份大事业,于是便报名投了军。这一年,他18岁。

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入伍之后,郭威凭着闯荡江湖多年的一身好本领,迅速在新兵中脱颖而出,成为李继韬帐下的一名亲兵。因其孔武有力、刚性好斗,李继韬对他青睐有加,即便犯了错误也舍不得批评处罚。

当时,李继韬的军队驻扎在上党城(今山西长治),城中一户卖肉的屠夫经常缺斤少两,欺压同行。郭威听闻后,决心好好惩治他一番。

在某次醉酒之后,郭威来到肉摊前假装买肉,要求屠夫按自己的要求切肉。切肉过程中,郭威故意斥责屠夫切肉不专业、服务不周到,惹恼了专心切肉的屠夫。对方也不是吃素的,一见郭威纯粹来找茬,立马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瞎嚷嚷着:“来!你有种往我肚皮上来一刀!谁不刺我,谁孙子!”

郭威顺势拿起摊位上的刀,一刀扎进屠夫的肚子。屠夫当场毙命。

事后,由于李继韬的关系,郭威不但没有受到惩罚,此事还被传为一时佳话,后来成为了《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蓝本。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攻下潞州,李继韬被杀。郭威被收编到了唐庄宗李存勖的麾下,成了后唐皇帝亲军——“从马直”的一员。

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后唐庄宗李存勖,郭威正是在他的手下逐渐转型。

郭威虽然喜欢打架闹事,但从前跟着李继韬时倒也念过几天书,懂得些许文字,因此很快成为李存勖禁军中的小头目(侍卫亲军马步军吏)。

为了让自己的学识更上一层楼,郭威除了处理日常军中事务外,还常常与军中同僚一同探讨用兵之道。

一次,他前去拜访同僚李琼,发现对方正在仔细阅读《阃外春秋》。一问才知道,这是本兵书,上面记载的多是些治国安邦、用兵之道。本就对此颇感兴趣的郭威,一听便来劲,索性拜李琼为师,让对方教自己用兵之道、治乱之策。从此,郭威逐渐脱胎换骨,变得文武兼修。

与郭威不同的是,善于马上得天下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并不善于治理国家。随着手中疆域不断扩大,这位野心勃勃的君主开始猜忌功臣、沉湎声色。不理朝政的同时还迷上了梨园戏曲,给自己取名“李天下”,经常登台演出,并给予戏子们一项特殊的权力——当自己唱的不好时,可以扇自己耳光,以为教训。

就在这种滑稽的治国氛围中,后唐朝局矛盾不断激化。终于,在一次擅杀大将之后,李存勖被干掉了。继任者是发动兵变的李嗣源

李嗣源上位后,迅速将李存勖的部队替换成自己的亲信,郭威由此失业。

本来吧,郭威还以为跟对了人,可以步步高升,结果老大被杀,自己一下子跌回原点。灰头土脸的他,或许想过,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不过,老天爷终归还是在跟他开玩笑!

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就在郭威人生遭遇低谷时,他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他的结发妻子柴氏

柴氏原来是郭威老大哥李存勖的宠姬。李存勖死后,继位的李嗣源大量遣散他的宫人,柴氏也在此列。

回乡途中,柴氏的父母前来接女儿,见到了同样被裁员回家待命的郭威。当时郭威相当落魄,可柴氏一见到他还是被深深迷住了。

择日不如撞日,柴氏当下就决定要嫁给他。柴氏家族为当地豪强富族,柴氏父母见到女婿这番挫样,极力反对。但还是没能耐住女儿的央求,被迫将家族财产做了分割,一半留给女儿,带去接济他们的穷女婿。

柴氏对郭威的默默付出,终于打动了郭威。他决定振作起来,重拾旧事业,闯出一番名堂,好好报答妻子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纵观此时天下格局,尽管存在吴越、闽等几个政权,但实力最强的还是后唐。因此,郭威选择投靠到石敬瑭军中效力。

石敬瑭当时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因扶助岳父登基称帝,很受重用。

在石敬瑭军中,郭威爱好学习,悟性又高,写得一手漂亮字,被石敬瑭相中,成了新老大身边的小秘书。

数年后,石敬瑭推翻了后唐政权,建立后晋,大封群臣,郭威亦获升迁。

经过多番辗转,郭威最终成了石敬瑭亲信、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手底下的大将,颇受重用。

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后晋高祖石敬瑭,契丹人的“儿皇帝”。

其时,为巴结北方强盛的契丹部族,为自己的后晋提供经济、军事上的援助,石敬瑭选择了“认贼作父”,自称“儿皇帝”,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等中原战略要地给契丹人,为世人所不齿。

石敬瑭当了七年儿皇帝后,于后晋天福七年(942年)病死,其子石重贵登基,史称晋出帝。

小石不像他爸,对契丹人缺少了从前的尊敬。最终辽太宗耶律德光南下,灭了后晋。但习惯了草原上自由生活的耶律德光,并不适应中原当政的日子,尤其是后晋灭亡后,各路诸侯均不满北方为契丹人所领导,纷纷奋起反抗。未几,耶律德光等人被迫退出中原,北归故土。

契丹人北去,留下来一个群龙无首的局面。

这时,有个叫何建的后晋节度使投降了位于西南的后蜀政权。刘知远闻讯后说,你们看,契丹人南下,中原无主,才导致今天连藩镇这样的大人物也投靠他处。我作为一方统帅,深感痛心啊!

听闻此言的郭威明白,这分明是老大刘知远想称帝,又拉不下面子说的一番风凉话。

于是,“懂事”的郭威带领群臣再三劝进,恳求刘知远以天下为己任,登基称帝。

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在一片拥戴声中即皇帝位,建立后汉。郭威因拥戴之功,一下子成了开国功臣,身价水涨船高,成了后汉王朝首屈一指的将相(枢密副使兼检校司徒)。

此时,郭威已44岁,忙碌了大半辈子,终于获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对于政治前途,他大概是满意的。唯独让他心里觉得难受的,是那个在他落魄之际不顾一切帮扶他的“贤内助”柴氏早已谢世。即便此前他已收柴氏内侄柴荣为自己的养子,改名郭荣,可还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或许他曾幻想过要给柴氏怎样的荣耀光彩,但最终都化作了泡影。

然而,老天爷似乎对郭威的遭遇视若无睹。不知是觉得郭威不够惨,还是要磨练他成为改变历史的那个人,总之,随着地位的上升,郭威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后汉当政者的猜忌。

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后汉高祖刘知远。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刚刚坐上帝位没多久的刘知远驾崩了。临终前,他遗命史弘肇、王章、郭威、苏逢吉四人辅政。至此,郭威又多了一重托孤大臣的身份。

与后世的康熙一样,继承老爹帝位的后汉隐帝刘承祐也不喜欢辅政大臣在自己耳边嗡嗡嗡,也想早日亲政,独揽大权。

恰逢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叛乱,朝廷屡次派人镇压皆败下阵来,于是,刘承祐寻了个由头,把郭威调出去带兵打仗。

刘承祐的本意是希望郭威与之前那些将领一样,被李守贞等人打败,自己再以此为借口,治郭威一个“统兵失利”罪,好好挫挫这名托孤大臣的锐气,趁早将他踢出王朝的权力中心。

可是,历经战阵多年且饱读诗书的郭威,让刘承祐的设想彻底破灭。屡次挫败朝廷大军的李守贞等人,这次不仅没有像以前那样高举胜利旗帜,甚至最后落了个弹尽粮绝、自焚而死的下场。之后,郭威趁机率兵北伐,击败了北方契丹,收复失地,因功晋升为枢密使,权势比以前更盛了。

这些结果,或许都不是汉隐帝刘承祐想看到的。

他见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当时辅政大臣之一的史弘肇与郭威过从甚密,对同为辅政大臣的文臣苏逢吉却相当不感冒。这种文武大臣的关系失衡,使刘承祐有理由相信史弘肇、王章、郭威等刘知远留下来的武将有结党营私的嫌疑。故而,刘承祐与苏逢吉等人密谋后,采取除根行动——史弘肇、王章等三位大臣在上朝期间被皇上暗杀,并被下令灭族。

为了彻底铲除先帝留下来的不听话的武将们,刘承祐诏令郭崇、李洪义等亲信将领尽快诛杀郭威、王峻等一群旧将。

不料李洪义临阵反水,将朝廷密令透露给王峻。事态紧急,王峻不容多想,便将消息传达给了郭威。

听闻皇帝想趁机干掉自己,郭威愣住了。想想自己为后汉王朝出生入死,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再说,自己没生什么谋逆之心,奈何还是要“狡兔死,走狗烹”。

郭威一筹莫展之际,身边谋士魏仁浦进言:“你是先帝的托孤大臣,大家一向都知道你为人清正廉明,可小皇帝身边如今多是些奸佞小人,他们每天给皇帝吹风,你是白的,也能给你说成黑的。你若还不想起兵,就该仔细想想史弘肇、王章他们的前车之鉴,你觉得你比他们怎么样呢?”

听了此言,郭威决定以“清君侧”之名顺势起兵,打入汴京再说。

不过此举却让郭威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刘承祐听闻郭威造反后,将其留在汴京的家人全杀了。史载,“婴孺无免者”

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在本文开头描述的澶州军变后,广顺元年(951年)正月,年近半百的郭威顺应天命,登基称帝,史称后周太祖。

立国后,鉴于连年的战争,百姓生活水深火热,郭威的执政相较于前朝要来得温和许多。

为了解放农业生产力,他下旨革除牛租,允许百姓私自贩卖牛皮。

早年,后梁皇帝朱温刚刚代唐称帝时,为方便管理,要求将耕地的牛收归国家所有,百姓耕田,可从国家手中将牛租走,用于耕地,但租牛需缴纳名为“牛租”的赋税。

关于牛租的具体比例,后世的《搜采异闻录》记载称“今观吾乡之俗,募人耕田,十取其五;而用主牛者,取其六,谓之牛米”。也就是说,每季收成的六成要用于缴纳牛租,剩下的四成才可以用于缴纳正常的赋税。如此一来,百姓手中能够自留的粮食就变得微乎其微了。

此外,在作战中将士所穿的铠甲通常都是使用牛皮制造,因此,牛皮变成了战略物资,禁止私自贩卖。后汉的法律规定,私卖牛皮一寸,人头落地。在这种情况下,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谁,小命不保。

郭威是底层起家,知道民生疾苦,于是废除了那些专坑老百姓的劣法。

对贩卖私盐、私自酿酒等国家严禁行为,郭威也做了适度调整放松。据史料记载,后周初年,法律规定,贩卖私盐、酒曲超过五斤者判死刑。这相较于后汉时期私自酿酒、卖酒超过一滴以上,即犯死罪,处以极刑,全家连坐来说,实在是要宽松多了。

针对五代时期职业军人地位的普遍提高,郭威则有意压制。即位后,他大力推崇文治,重用文臣,重新修订礼乐,刊印经籍。这成为后来的宋朝崇尚文治的先声。

在刺激经济、与民休息的同时,身为帝王的郭威也以身作则,注重节俭,想尽办法,尽量减少百姓的负担。

他曾对身边的大臣说:“朕从前出身微寒,尝尽人间疾苦,深知百姓遭逢国难,日子过得相当不容易。如今朕当了皇帝,又怎能忘记当初过的苦日子,施压于民,让百姓再尝苦楚呢?”

可惜,老天爷并没有给他多少时间。

从古惑仔到开国皇帝

▲后周世宗柴荣,在他手上,后周有统一天下之势。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正月,51岁的郭威病重。弥留之际,他力排众议,遗命晋王郭(柴)荣继承皇位,这或许是出于对柴皇后的亏欠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柴荣确实是最合适的接班人。

在柴荣的领导下,后周先后打败了后蜀、南唐、北汉等国,疆域面积不断扩大,似乎大家都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国号为周的统一王朝。

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没过几年,柴荣也去世了,幼主柴宗训登基。公元960年,距离郭威上位的“澶州军变”仅仅过去十年,在陈桥驿内,“黄袍加身”2.0版正在上演,主角赵匡胤即将登基称帝。

当赵匡胤建立大宋,结束纷争长达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时,谁会想起,一个即将到来的盛世埋藏着郭威的多少政治遗产?

参考文献: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2000年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王仲荦 :《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最爱历史的头像最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