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467字 | 阅读需8分钟
大家都知道革命圣地西柏坡,而西柏坡所在的河北省平山县则是一个为革命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县。
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美援朝,平山县的烈士超过了5000人,其中大部分牺牲于抗日战争时期,一部分牺牲于解放战争时期,一小部分牺牲于土地革命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战争年代的平山县只不过是介于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之间的一个人口小县而已,全县人口不过20多万人。然而为了革命胜利,却有5000多名烈士英勇献身。
抗战时期,平山县处于根据地与敌占区的交界处,战斗非常频繁。八路军牺牲的第一个团长即是在平山县内战斗到最后一刻的——115师688团团长陈锦秀,牺牲时只有26岁。
大家可能都没听说过陈锦秀烈士,我们这里就多说几句。
陈锦秀,河南固始人,1930年参加红军,是红25军中的一员猛将,后任红75师师长。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红75师及红78师一部改编为688团,陈锦秀任团长。
我们比较熟悉的韩先楚上将,当时是688团副团长;刘震上将,当时是688团政训处主任;吴信泉中将,当时是688团政训处副主任。
由于当时整个八路军的正规团一共只有16个,数字番号团则只有12个,可见作为主力之一的688团分量该有多重,而陈锦秀的首任团长又该有多重要。
1938年初,688团转战至河北平山县,协助刚成立的晋察冀四分区打破日军的围攻。687团和688团内原红78师的力量抽出,在平山县合编为了689团,由韩先楚调任团长。
1938年1月22日,以688团为主、689团为辅的八路军,在平山温塘伏击日军。
由于日军丝毫未料到,这里竟然有中国军队敢打它们的伏击,因此在突遭打击下伤亡很大。
但是全面抗战刚开始的日军战斗力是很强的,在附近战区配置的兵力又多,日军一方面在拼死增援,另一方面则以炮兵对我阵地进行猛攻,战斗档案中写道“十三时许,通平山马路发现敌约八百人来,约重山炮数门,一路沿马路向温塘及以西攻击,炮兵猛射百余发”,陈锦秀团长即牺牲于日军的炮击中。
据《八路军表册》载,这次战斗中除陈锦秀团长牺牲外,八路军伤亡20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老红军骨干。
当然,日军的伤亡也很大,因此战后专门报复了附近的辛庄老百姓,辛庄原有71户、270人,日寇屠杀了108人、重伤33人,其中有9户人家被日寇屠戮殆尽,有5户人家被屠杀到只剩1人,全村90%以上房屋被烧,整个村子在日寇屠杀后已经成了人间地狱。
辛庄,是日军在平山县实施的第一次大规模屠杀,而在整个抗战中,平山县死于日寇屠杀的群众超过14000人!
血海深仇,非报不可!
日寇的屠杀吓不倒真正的中国人,扛起枪、举起刀,誓跟鬼子血战到底。
在全面抗战开始前,平山县就有良好的革命基础,还曾组建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第108支队等武装,虽然规模不大,但播下了火种。
全面抗战爆发时,平山县有党员约700余人,占到了当时整个华北党员总数的约七分之一。
因此当八路军从山西向河北平原挺进的时候,这个连同太行山与大平原的小县便成了各路八路军部队的落脚点。
最先抵达平山县的是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王震所率的干部30余人,之后359旅717团政委刘道生率领的由1个警卫连、1个干部教导队和1个剧社组成的约300人的工作团抵达。
不久后,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周建屏所率的1个连也抵达平山;115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率教导队、344旅徐海东部、曾国华支队等也先后来到平山。
在八路军最初的扩军中,平山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仅仅在1937年10月3日到11月6日的一个来月时间中,就组织起了1700多人的“平山团”,这支部队后来开出平山,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新718团,成为了八路军带番号的主力团。
115师所属各部队抵达平山后,也补充了大量兵力。
其中教导队补充300余人。徐海东的344旅补充800余人,著名的689团也是在平山洪子店成立的。曾国华支队也补充600多人,扩编为了两个营。
上述这些部队,都是八路军在全面抗战初期的骨干,这时候参军的战士也被称为是老八路。
小小的一个县,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拉出了八路军的一个主力团,同时还补充了多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为八路军在全面抗战初期的展开和敌后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这第一批参加八路军的战士,绝大部分都在随后的战斗中牺牲或伤残了,而剩下的则大都成为了 我军 的高级指挥员。
如著名的韩怀智将军,便是在1937年10月第一批参军的平山籍战士,当时才15岁。而刚参军不久,便赶上了上面提到的温塘战斗。
抗战是艰辛的,同时也是漫长的,无论是“平山团”,还是688团、689团、曾国华支队,这些部队其实都属于是八路军的机动部队,是承担远距离转战任务的。
因此上述这些部队编成后,就都开出了平山,在其他地方继续抗战了。
而位于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交界处,直面石家庄的平山县,由于直接对日军控制的核心区和交通线构成威胁,自然也要直面日军的重兵。
平山县属于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四分区所辖的核心地域,日军占领了县城和县城以西的部分要点城镇,我军则控制着山区及乡村地域。
在这里活动的骨干部队是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周建屏带来的一个红军连以及从平山团中抽回来的一个连。随后以这些部队为基础,汇聚抗日武装,组建了第7、8、9三个团级的大队,而周建屏也转任新成立的四分区司令员。
在军分区初建时,面临极为繁重的作战和建设任务,1938年6月,周建屏司令员旧伤复发,牺牲于平山县小觉镇。
在艰苦的抗战中,牺牲是很大的。
全面抗战开始一周年的时候,四分区武装决定攻打平山县城,由于这一时期几个大队组建时间都不长,武器弹药极差、战斗骨干也较少,因此攻城战打成了相持战,伤亡非常大。
尤其是最先上去的200名敢死队员,仅有一人幸存,这就是后来的开国少将颜文斌。直到颜文斌将军晚年时睡梦中,经常还喊道“小鬼子我杀了你”。颜老将军晚年疾病缠身,但唯独对当年的血战记忆铭心。
而现在我们能够看到当时日军这边的资料,其在平山县城的城防部署,也足以显示当年平山抗日武装对其造成的压力之大。
当然,当时的日军战斗力很强,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也以精兵强将才能与之对战。
1939年初,八路军进行大规模整编,晋察冀四分区的三个大队合编为了第5团,成为了抗击日军的主力团。
5团编成后,有这么几个优势:
第一:集中了红军干部,团营连干部中,大都有红军基础,大大强化了指挥能力;
第二:精简了兵员,其中主力连队的战士们大都是青壮年,机动力和战斗力都得到了提升;
第三:集中了武器装备和弹药,武器集中后可拣选好枪装备正规连队,同时可进行连为单位的口径调换,便于作战和补给。
这个团刚成立,便歼灭了日军组织的所谓“东京慰问团”以及护卫的一个中队。
到1940年百团大战时,5团更是负责主攻日军经营已久的娘子关,并一度收复了关城。
此时日军正好有大量退伍军人乘火车抵达,为了掩护其他部队完成破袭任务,邓仕钧连长率领战斗力最强的1连负责拖住敌娘子关守备队残部、大量退伍兵及铁甲列车。
面对数倍之敌,1连伤亡大半,而此时更加不利的是背后的绵河涨水,增援部队过不来,1连在完成任务后只能徒涉绵河。
团里为了能保全这个战斗力最强的红军连,破天荒地集中了2门迫击炮、6挺重机枪和18挺轻机枪进行火力掩护。然而陡增的河水还是卷跑了不少不习水性的北方汉子,最终145人的连队,只剩下了17人。而顺着绵河向下,恰恰是这些牺牲战士们的家乡。
战斗结束后,1连被晋察冀军区授予“血战 磨 河滩钢铁连”荣誉称号,连长邓仕钧则被评为“晋察冀边区特等战斗英雄”。磨河滩的血战11年后,已是志愿军第63军187师559团的团长的邓仕钧牺牲在了抗美援朝战场上。
战斗和牺牲,是当时敌后抗战的日常,很多次战斗可能永远不为人所知,但它们真实存在。
正是这一次次的战斗,一次次的牺牲,最终筑成了敌后抗战的万里长城,同时也锻炼出了一支支英雄的部队和越来越多的英雄人民。
所以当我们再回看革命圣地西柏坡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那些为了革命牺牲的先烈,为了解放不屈抗争的英雄们!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