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4444字 | 阅读需9分钟

董仲舒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也大大的影响了后世千百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且特殊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诸多格局。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一年,汉武帝下诏全国进行贤良对策,在全国范围内征召人才进行专门的答辩,以这种方式解决时事问题,选拔优秀人才。其中有一位叫董仲舒的大儒,前后连续上了三篇文章给汉武帝,史称“天人三策”。这“天人三策”从此决定了汉武帝内政外交的基本格局,也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那么,这三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呢?它传达了怎样的思想纲领呢?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董仲舒“天人三策”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整体骨架、政治原则、实施纲领。

整体骨架:天人感应

说起“天人感应”,我们要先来说说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从思想背景来更好地理解“天人感应”的思想理论。

众所周知,我们的老祖宗主要是以农业为生的。古代的农业嘛,就是靠天吃饭。顺着老天的意思,春种秋收,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收获的时候收获,这样才能有收成,有饭吃。如果拗着老天爷的意思干,秋天的时候你播种,春天的时候盼望收获,那能行吗?肯定不能。就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积累下,也就锻造出当时中国人的一种“民族性格”。这种性格,就叫做顺应天道。

关于这个“天道”,古代人有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天是“帝”,是“百神之大君”,是天地万物的最高主宰者,掌握着人间的一切事物。这是商周时代比较传统的认识。在先秦学派中,以墨家对此最为坚信。他们认为天就是至高无上的神明,这个神明的意志,也就是“天志”,是要人们“兼爱”的,也就是爱别人与爱自己一样,爱别人的父亲与自己的父亲一样,爱别的国家与爱自己的国家一样。这样天下才会太平,人民才会幸福,天神才会高兴。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嬴政(剧照插图)

另一种看法:认为天是“自然”,是各种客观的规律。日月星辰的运行、万物的生长和死亡,都有某种客观规律在那里。神明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神明也是某种自然规律的运转所造就的,也必须服从这一客观规律。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并决定万事万物的某种力量和规律,人们一般叫它“道”,但有时也叫“天道”,甚至直接叫“天”。这种观点,则是先秦的道家学派提出的。而先秦的其他学派呢,则比较复杂,很多人的观点可能是综合了这两点,或者对此保持中立。不过,起码在先秦大多数人看来,“人道”和“天道”是联系在一起的。人要顺应“天道”,而不是违抗它。

这种认识简单来说,就是人对于“天道”无条件的服从,或者说是遵循。比如《吕氏春秋》中的十二纪,就很详细地讲了在哪一季哪一月应该做什么,顺着老天爷的节奏来,而不是想什么时候干什么就什么时候干什么。这样的一种思想也渗透到了董仲舒的脑子里,成就了他的思想骨架。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董仲舒雕像,德州董子园

因此,董仲舒在文章开头就说了:如果统治者做得不好,不符合上天的规矩,也就是“天道”,那么老天爷会降下天灾来警告国君。如果还不改变,就将有各种奇怪的事情跟着出现,目的也是为了让国君害怕。如果还不听,那么老天爷会降下最严重的惩罚,让你亡国,让天下换一个朝代来取代你。这在古代,就叫做“革命”(变革天命)。董仲舒的意思很明白,皇帝都叫“天子”,是老天爷的儿子。老天爷对自己的儿子,当然还是疼爱的。儿子一次两次不听爹话,老爹一般就是骂一顿警告一下。但儿子老不听爹的话呢,那就必须得惩罚了,得打了,得“革命”了。儿子要是听话,那么爹也会奖励他,降下“祥瑞”,这被认为是君主功德的证明。

董仲舒在著作开头就说了这些,用意应该再明白不过了:陛下你别以为天底下你最大,谁也管不着你,你就能为所欲为了。有老天在呢,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你这个王朝在老天眼里的印象,从而决定了这个王朝的命运。受此影响,两汉的皇帝虽然不一定多开明仁慈,但对上天总是特别敬畏,不太敢胡来的。董仲舒的目的在于制衡君权,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效果了。

政治原则:任德不任刑

说完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也就是天子必须服从“天道”。接下来,我们就讲讲董仲舒所谓“天道”的一些具体内容吧。换句话说,董仲舒扯起“天道”这个虎皮大旗,是想要汉武帝照着他说的哪些去做呢?

大家可能都知道,孔子有一句名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政令引导、刑罚规范百姓,百姓即使能免于犯罪,却也不会有羞耻心;通过德行引导、礼乐规范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孔夫子对德和礼乐是非常看重的,对法律的惩罚则要看得低一些。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董仲舒及《春秋繁露》

董仲舒是靠钻研《春秋经》成名的,自然是儒家的学者、孔子的信徒。孔子对德治的推崇也被董仲舒这样继承下来了。董仲舒以“天人感应”来宣扬自己的学说,那他的主要政治观点之一“任德不任刑”,自然也被如此加工,成为上天的意志了。这就是著名的“阳为德,阴为刑”,通过阴阳来说明德治的位置更高一些。

说起阴阳,这又是董仲舒的核心思想之一了。最早的时候,阳的意思是正对太阳的一面,阴的意思是背对太阳的一面。后来在《老子》中,则用来反映事物的辩证关系:万事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且与对立面相互依存;事物会朝着相反的一面不断循环运动。这就是老子认识中的“天道”(宇宙万物所普遍遵照的客观规律)。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道家的太极图

但在《老子》中,阴阳的概念只是提了一下,并没有发挥开。后来的《易传》则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老子》的思想,将阴阳提到了“天道”的范畴上来:“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作者认为,万事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不外乎是两种力量的互相纠缠:一种是主动力,也就是阳;一种是受动力,也就是阴。阴阳两者循环无端地运转更替,由此才产生了万物的各种变化。这无疑是对《老子》思想的巨大发展。不仅如此,《易传》作者还修改了《老子》中以柔弱为主的辩证思想,转而以刚健、主动的一面为主体,强调“阳尊阴卑”“自强不息”,将阳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后人认识阴阳,就都秉承着这样的观点,认为阳尊阴卑。春夏万物生长,对应阳;秋冬是万物凋零,对应阴。这种思想被董仲舒发展,就认为德治对应生长,因此对应的是春夏,是阳;刑罚对应肃杀,因此对应的是秋冬,是阴。阳尊阴卑,因此应该以德治为主,刑罚为辅。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虽然以阳为主,却不能离开阴的辅助;同样的,在董仲舒看来,德治应该为首,却也不能少了刑罚的依托。至于德治如何展开,首先就是“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从君主自己做起,修养德行,以影响百官万民。至于其次,则要交给教育了。

实施纲领:礼乐文教

教育,是儒家最为重视的事业之一。

儒家的祖师爷孔子,便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在儒家看来,教育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更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陶冶性情,使人有自己的道德原则,懂得行善避恶,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来源:中国孔子网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向善的,所以应该通过教育发扬自己的本心,将自己本心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善的目的;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应该通过教育节制自己的本性,使之慢慢改变,“化性起伪”,从而完成对善的追求。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方向看起来截然相反,但他们的落脚点却是殊途同归的:人需要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行善。落实到政治上,就必须行仁政、布礼乐,通过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和合理施政,将善施于国中,使每个国民受到完善的教育,从而也能行善,成为君子。而这正是董仲舒最重要的政治思想。

如前所说,先秦两位大儒孟子和荀子,对如何提高人的修养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一个认为主要应该发展内在的潜能,一个认为主要应该通过外在力量来进行规范。而他们分歧的开始,则是对人性的观察和理解的不同导致的:一个认为性善,一个认为性恶。

而董仲舒的文教思想则综合了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并且通过自己的发挥,构筑起了自己“性三品”的人性论思想,从而找到了相对合理的教育和修养的方式,为汉帝国甚至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奠定了政教的基本格局。

董仲舒首先认为,人性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而是分为“三品”,也就是三个等级。哪三个等级呢?就是从孔子所说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所分出的“上智”“下愚”和“中人”了。“上智”就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不需要教育引导就能成材行善,比如说周公、孔子;“下愚”则是经过了教育也不能行善的小人,是“斗宵”,比如说桀、纣。虽然董仲舒有这样的区分,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董仲舒认为,不论是“上智”还是“下愚”,都是相当稀少的。大多数人都是“中人”,都是通过教育可以使之成才,也需要教育使之成才的人,教育与他们息息相关。在董仲舒眼里,这些人的人性是怎样的呢?由此董仲舒寻找到了怎样的一条教化之路呢?

在道家眼里,万事万物都有其相对或相反的一面,万事万物也都在和相对或相反的一面的对峙中不断运动变化。这是非常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而这种辩证法思想也被董仲舒继承了,至少在人性论上,董仲舒就没有将人性一概否定,也没有一概肯定它。他像分割阴阳一样,将人性一分为二,将属于善的本心的部分,称之为“仁性”,又叫“性”;将属于恶的七情六欲的部分,称之为“贪性”,也叫“情”。人的修养的重点,就是发展“性”而节制“情”,将“情”置于“性”的控制之下。所以说,董仲舒将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进行了综合:人既需要发扬内在的善的潜能,也需要外在的规范限制内在的恶的欲望,两者缺一不可。因此,董仲舒同时讲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礼治”,将其综合到一块儿,统称为“德政”。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董仲舒墓: 也叫下马陵

至于如何落实具体的“德政”的内容,董仲舒认为,汉武帝应该首先发展太学,并且在教育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思想上的大一统。太学是国家兴办的最高学府,学成者往往直接充任官僚,是很重要的国家人才的储备组织。董仲舒使汉武帝重视太学,其用心之良苦,实在是在为大汉王朝的万世基业考虑。并且,董仲舒讲求通过德才选拔人才,“选郡国之贤者”,反对之前通过财产和家世来选拔人才的制度,主张“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些具体的建议也都被汉武帝一一采用,成为了之后汉帝国施政的主要纲领。

总的来说,董仲舒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也大大的影响了后世千百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天人三策:塑造了大汉王朝的基本格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中国国家历史的头像中国国家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