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天下无敌,57岁抑郁而死

盛唐名将王忠嗣坐镇西北时,独领朔方、河西、陇右、河东四镇,统辖万里,手下精兵强将如云,其中,最受他器重的部下是契丹人李光弼

王忠嗣经常说:“光弼必居我位。”

史书评价,王忠嗣“工谋于国则拙于身”。这位天宝年间威震一方的大将,引起唐玄宗猜忌,在与吐蕃的石堡城之战后,遭到宰相李林甫陷害,被罢官,“几陷极刑”,多亏部下哥舒翰上书求情,才免于一死,但不久后暴卒于贬所。

多年以后,在平定安史之乱时战功第一的李光弼,也陷入政治漩涡之中。那时候,他是否会想起老领导的悲剧,从而在无尽的忧虑中,走向自己的结局?

55岁天下无敌,57岁抑郁而死

01

01

从出身来看,李光弼属于唐朝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群体——蕃将,即少数民族将领。

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是一名入朝蕃将,于武周久视元年(700年)以契丹酋帅的身份,率所部700骑向武则天投降。

有意思的是,李楷洛一族入朝时,自报家门为汉将李陵之后

汉武帝时,名将李广之孙李陵率领一支军队跟着外戚李广利去打匈奴,结果,李陵在半路上遇到匈奴单于的主力。势单力薄的李陵战斗到最后一刻,才无奈向匈奴投降。之后,汉武帝以为李陵有罪,将李陵在长安的家人族诛。李陵从此孤身留在大漠之中,自汉至唐,几百年间,草原上已经换了好几拨霸主,谁也说不准,李陵是否还有后代生活于此。

对此,学者马驰认为,由于不可考,李楷洛“自谓李陵为其远祖,并不足信”,并且指出,当时李唐自称根在陇西,所以有些内附的少数民族假托出自同宗的李陵之后,这表明了蕃人对主体民族和统治集团的攀附心理,体现出唐朝强大的内聚力。

不管李光弼是不是李陵的后人,至少我们搞明白了他姓氏的由来。而李光弼所属的民族契丹,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游牧民族。

有唐一代,有的契丹人反复无常,对唐朝或叛或降,时常威胁北部边疆,安禄山在河北当范阳节度使时就经常和契丹人爆发冲突;还有一部分契丹人归附唐朝,其首领被封为都督,成为唐臣,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便是内附的契丹酋长。

安史之乱后,契丹与唐朝的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契丹人也消停了一段时间,直到唐末,契丹征服了周边的奚、室韦等部族,并将触手伸向幽、蓟等地。在唐朝灭亡的同一年(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建立政权,日后称霸北方200多年的契丹王朝由此崛起。此为后话。

李光弼之父李楷洛归顺唐朝后,可谓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跟着唐军打了不少仗。在此期间,他的四个儿子先后出生了,李光弼是其第四子。

自古以来,军人皆以马革裹尸为荣耀。李楷洛66岁那年,吐蕃派兵入寇河源(今青海西宁),唐朝命老当益壮的李楷洛率领一支精骑作为奇兵参战。史载,在李楷洛的奇袭下,“惊寇四溃,重围自解”。唐军班师后,李楷洛病逝于途中。

这一年是天宝元年(742年),35岁的李光弼失去了他的父亲,但在不久后遇到其军旅生涯的贵人王忠嗣。

02

02

李光弼虽然是契丹人,但从小生长于京兆万年县。李光弼的母亲是一个出身官僚家庭的才女,被誉为“才淑冠族”,相当了不得。

故此,李光弼从小受汉文化的熏陶,除了跟父亲学习契丹人擅长的骑射外,便是读《汉书》《左氏春秋》。李楷洛去世后,李光弼像汉人一样为父亲守丧,丁忧期间坚持禁欲,一次都没有进过妻子的居室,史家认为这是超乎常人的表现,专门记载下来。

可见,这是一个汉化程度较高的蕃将之家。

从年少从戎起,李光弼便为唐朝效忠。到王忠嗣麾下后,李光弼得到上司的高度评价,并作为其爱将,参与讨伐后突厥残部的战争,积累了不少边功。

王忠嗣下狱后,又过了几年,昭武九姓出身的安思顺得到李林甫推荐,成为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知道李光弼是个人才,想要跟李光弼结为亲家,并上书朝廷,请求提拔李光弼为朔方节度副使。

但李光弼不仅拒绝这桩婚事,还辞掉了军职。当时休假养病的老同事哥舒翰得知此事,帮李光弼上奏唐玄宗,使其得以回到长安。

从这件事情来看,李光弼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老上司王忠嗣被李林甫诬告而贬死,新上司安思顺是李林甫举荐的人,李光弼出于道义,当然不会同意跟他们站队,只好称疾辞官,远离是非。

回京后,李光弼整天宅在家,好一阵子杜绝人事。但不久后,一场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乃至国运的战争降临人间,那就是,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

55岁天下无敌,57岁抑郁而死

03

03

安史叛军从范阳(治幽州,今北京西南)发兵,最先遭殃的便是河北。

时任常山太守颜杲卿和其堂弟、平原太守颜真卿取得联系,想要利用安禄山大举南下的机会,发檄文组织河北诸郡抵抗叛军,断绝安禄山的归路,一时间有17个郡响应颜杲卿的号召,纷纷高举勤王义旗。

然而,安史叛军是常年镇守边疆的精锐,并非颜杲卿临时集合的军队所能阻挡。天宝十五载(756年),史思明派部下蔡希德攻打常山(今河北正定),城破之日,颜杲卿被俘虏送往安禄山所在的洛阳,其子颜季明为国捐躯,此前响应颜杲卿的河北诸郡也被史思明派兵一一攻陷。

由于颜杲卿在范阳做过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见到颜杲卿后,还想要以老领导的名义劝降他。

颜杲卿始终忠于国家,当面对安禄山大骂不止。恼羞成怒的安禄山命人把颜杲卿绑在柱上,对他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节解以肉啖之”)。65岁的颜杲卿宁死不屈,甚至被割了舌头还骂不绝口,最终不幸遇害。路过的人看到颜杲卿等人受刑,纷纷为之落泪。

黄河两岸陷入一片战火之中,唐朝赶紧调集朔方、河西、陇右各镇军队抵挡叛军。

本来辞官在家的李光弼火线复出,重返朔方军。

当时,安禄山长驱直下,仅用一个多月就攻陷东都洛阳,僭称“大燕雄武皇帝”,迫使唐军退守潼关。各路唐军在河南溃逃之际,由郭子仪、李光弼率领的朔方军却在河东、河北开辟出一片战场。

在郭子仪的推荐下,李光弼复出后不久便被拜为河东节度使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事安排。

尽管郭、李后来并称为中兴名将,但二人在朔方任职时却形同陌路。安思顺当节度使时,郭、李在军中“虽同盘饮食,常睇相视,不交一言”

这依然与王忠嗣案有关。李光弼是王忠嗣一手提拔的下属,所以对调任过来的新上司安思顺不会有什么好感,而郭子仪与安思顺的关系非同一般,郭、李二人属于不同派系,当然不会有太多交集。

另外,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治军之法也截然不同。

李光弼为人雷厉风行,军规甚严,“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手下将士对他更多是敬重,而不是敬爱。

郭子仪却以“事上诚,御下恕”闻名,对上能讨领导的欢心,对下也能宽以待人,所以部下都对他感恩戴德。

相比之下,郭子仪更懂人情世故,而李光弼不太注重人际关系。后来,同样是统领朔方军,诸将却“承子仪之宽,惧光弼之令”

二人的不同结局,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55岁天下无敌,57岁抑郁而死

为了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和李光弼尽释前嫌,并肩作战。

天宝十五载(756年),经过常山、赵郡(今河北赵县)、嘉山(在今河北曲阳县东)等战役,河北形势逐渐逆转。嘉山一役,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的军队大破叛军,斩首4万级,贼首史思明在逃跑途中丢盔弃甲,连枪都折成两半。

史思明为了对付郭、李二军,疲于奔命,锐气尽丧,此前沦陷的多个郡也被郭、李二人收复。

不到一年,这场战争已经成为大唐精锐部队的全面内战,无论结果如何,盛唐气象都将一去不返。

当郭、李二人在河北收复失地时,由安禄山率领的另一路叛军还被阻击于距离长安300里的潼关之外,而带兵镇守潼关的是李光弼的好友、另一位著名蕃将哥舒翰

于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上书唐玄宗,认为潼关利在守险、不利轻出,请哥舒翰固守潼关,不要出兵迎敌,并“请引兵北取范阳,覆其巢穴,质贼党妻子以招之,贼必内溃”。

一边坚守潼关,另一边直捣范阳,从全局战略来看,这是有可能提前结束安史之乱的良策。

但是,唐玄宗做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04

04

哥舒翰是一个深度汉化的突厥人,平时也喜欢读《左氏春秋》《汉书》,和李光弼有几分相似之处。此外,哥舒翰还热衷于汉人的斗鸡走狗之事,为人疏财重义气。

作为曾经同在王忠嗣帐下效命的同僚,哥舒翰的官路却比李光弼走得更顺,到天宝十二载(753年)已经身兼河西、陇右二镇节度使,赐爵西平郡王。后来,唐德宗见到哥舒翰的儿子哥舒曜,还说:“尔父在开元时,朝廷无西忧。”

凭借显赫的战功和声名,哥舒翰活成了唐诗里的大IP,很多诗人喜欢在诗中引用他的事迹,比如有一首写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但是,曾经战功赫赫的名将哥舒翰,在最虚弱的时候遭遇最困难的局面。

安史之乱爆发时,哥舒翰因为中风,正在家养病,只好临危受命,带兵平叛,在潼关与安禄山的军队僵持。

哥舒翰经验老道,和郭、李二人不谋而合。他知道,自己镇守的潼关至关重要,一旦失守,长安不攻自破。他看到安禄山被阻挡在长安的门户之外,河北也频频传来郭、李的捷报,相信久而久之,安史叛军一定会自取灭亡。

可是,朝中的杨国忠不信,宫里的唐玄宗也不信。

他们认为,哥舒翰按兵不动的行为十分可疑,而且坚守潼关只会助长叛军的气焰,关外安禄山的叛军就像高悬的利剑,让酿成这场灾祸的他们始终难以安心。

于是,唐玄宗采纳杨国忠的建议,多次派使者督促哥舒翰出关,与安禄山决战。在唐玄宗的反复催促下,忠于唐室的哥舒翰不敢违抗君命,捶胸大哭,仓促之间出关迎敌。

哥舒翰率领大军出潼关后,失去险隘的保护,遭到安禄山军的痛击。哥舒翰所部全军覆没,本人也被生擒。

潼关失守后,安史叛军迅速攻入长安。唐玄宗西逃入蜀,太子李亨在半路上被朔方等军拥护为帝,在灵武即位。

至此,郭子仪、李光弼历经数月浴血奋战取得的战果功亏一篑。

55岁天下无敌,57岁抑郁而死

05

05

潼关一战的错误决策,暴露唐朝统治者的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将伴随安史之乱的这8年。

唐肃宗李亨即位后,郭子仪和李光弼赶赴灵武面圣,之后,唐朝再度组织军队东征,抗击安史叛军。

不可一世的安禄山没有得意太久,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叛军士气逐渐衰落。到了至德二载(757年),除了收复两京(长安、洛阳)外,唐军还攻下了河南、河东的大量失地。

乾元元年(758年),为了进剿安庆绪,唐肃宗任命李光弼、郭子仪等九镇节度使出征,双方在相州(治今河南安阳)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攻防战。

这一次,唐肃宗为了避免将帅权力过重,没有任命元帅,导致各路唐军群龙无首,号令不一。同时,唐肃宗还任命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对诸将形成掣肘。

当李光弼提出分割叛军并牵制其主力的战略方案时,鱼朝恩表示否决。于是,本该一鼓作气剿灭安庆绪的唐军陷入“城久不下”“上下解体”的尴尬局面,被安庆绪耗得筋疲力尽,史思明派来支援安庆绪的军队乘机对唐军发起了进攻。

相州之战,最终以唐军大溃告终,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两名将领“整勒部伍,全军以归”。事后,鱼朝恩将相州之败的责任推给郭子仪,导致后者被暂时免除兵权,李光弼只能收拾残兵,独自支撑起危局。

相州之战后,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合并他的部众,引兵北还,自称大燕皇帝。

过去几年间,李光弼与史思明多次交手。他知道,这个狡猾的对手将会卷土重来,再次南渡。

06

06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分兵四路渡过黄河,会师于汴州(今河南开封),随后乘胜西进。

面对史思明大举进犯,李光弼与东京留守韦陟意见相左。

韦陟还是按照三年前的老套路,主张退守潼关,据险以待之。

李光弼说:“这符合兵家常势,但非用奇之策。”他接着说,两军实力相当,如果白白让给对方500里地,那么他们会更加嚣张,不如移军河阳(在河南孟州西),在这个地方和史军决战,胜即擒之,败则自守,表里相应,使贼兵不敢西侵,这就叫“猿臂之势”。

听完李光弼和韦陟的争论后,有人表示反对,说洛阳是帝宅,你李光弼凭什么不守?

李光弼反驳道:“如果留在洛阳,周边的汜水、崿岭、龙门都要布防,能守住吗?”

于是,在李光弼的指挥下,全军带着军械、粮草退往河阳,等待史思明20万大军到来。

李光弼军事生涯中的经典战役——河阳之战拉开序幕。

九月,史思明攻入洛阳,但这里早已是一座空城,一无所获,要再下一城,只能攻打河阳。

史思明来到河阳城下后,李光弼在城上对其大声喊话:“我家三代人无葬地,我必以死报国,你是逆贼,我是王臣,势不两立,我若不死于你手,你必死于我手!”

作战时,李光弼把短刀藏于靴子中,以一如往常的严肃口吻对手下诸将说:“战争,是危险的事。我朝的三公重臣,不可死于贼手,万一形势不利,诸君战死于阵前,我自刎于此,不会令诸君独死!”

在李光弼决死之志的激励下,唐军将士气势如虹,尤其是李光弼麾下的蕃将,在这场战役中表现亮眼。

一开战,史思明派骁将刘龙仙为先锋,到城下骂战,只见刘龙仙一脚踩着马鬃,对李光弼肆意谩骂。

第一战关乎全军士气,李光弼亦十分重视,于是问部下有谁可以出战?

铁勒族出身的朔方节度副使仆固怀恩请战,但李光弼考虑到仆固怀恩是一员大将,不适合干这种粗活,就没有答应。

接着,左右推荐裨将白孝德前往。

白孝德是安西胡人出身、龟兹王室之后,“骁悍有胆力”,善使双矛。

李光弼问白孝德,你需要带多少兵马?

白孝德回答说:“请挺身取之。”于是,李光弼拍拍白孝德的后背,让他出阵,并选50精骑作为后援,命军中擂鼓为白孝德助阵。

白孝德出城后,还未到刘龙仙阵前,仆固怀恩就向李光弼祝贺:“可以克敌了!”

李光弼对此表示疑问,仆固怀恩接着说:“我看到白孝德揽辔的安闲之状,就知道他稳了。”

果不其然。刘龙仙见白孝德一人前来,根本想不到对方是来交战的,等到白孝德来到十步远的地方时,刘龙仙才做迎战准备。

白孝德发话,说我只是代表李侍中(李光弼当时的官衔)来致辞的,没有其他目的。当刘龙仙放下警惕时,白孝德突然怒目而视,说:“贼将认识我吗?”

刘龙仙正纳闷,白孝德接着喝道:“我,白孝德也!”他可能是想让刘龙仙知道自己是被谁杀的。

刘龙仙此时只能用怒吼来掩饰慌乱,说:“你是什么猪狗!”

在城上鼓声的助威下,白孝德挥舞手中双矛上前,后续的50名骑兵此时也拍马赶到。大意的刘龙仙还没来得及拉弓拔箭,就急忙往附近的河堤奔逃。白孝德追上后,砍下其首级而还,唐军士气大振。

本是一介偏将的白孝德,从此一战成名,后来一直做到了地方节度使和朝中重臣。

和此前的多场战役一样,蕃将在河阳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守河阳三城时,昭武九姓出身的李抱玉出奇制胜,功居第一;羊马城拒敌时,羌族出身的荔非元礼率领敢死队出战,“奋击,破之”;守河阳北城的吐蕃人论惟贞是贞观年间吐蕃大相禄(论)东赞的后裔,追随李光弼多年……

李光弼本人也表现出了一流的军事能力,除了弃洛阳而守河阳、形成“猿臂之势”的战略决策,还在作战中斗智斗勇,屡次以奇策破敌。

当时,史思明有良马千余匹,每日在城外河南岸洗马。李光弼专门到营中挑选500匹母马,集中在河北岸。等叛军的马来到岸边,李光弼的母马在北岸嘶鸣,吸引叛军的良马渡河。结果,叛军的良马被李光弼的部下一一抓获。

这就是有名的“美马计”

经过数次交锋,河阳之战以李光弼大获全胜告终。史思明撤军时,被吓得“心悸气素,烟火不举者三日”。此役之后,官军大振,李光弼转守为攻,接连收复失地,直到次年的邙山之战,才因为受宦官势力和仆固怀恩干预,遭遇大败。

不久后,史思明和老朋友安禄山同样下场,被儿子史朝义所杀,此时,叛军已如强弩之末。

55岁天下无敌,57岁抑郁而死

07

07

宝应元年(762年),刚即位的唐代宗以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新任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对史朝义叛军发起最后的总攻。

李光弼派兵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北上,与仆固怀恩等军会合。史朝义溃败后,仅带数百骑逃走,最终众叛亲离,自缢而死。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按照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绩,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封临淮王,赐以铁券,绘像于凌烟阁。

此时,危机悄然而至。

前面说到,李光弼和郭子仪为人的不同。

郭子仪深谙君臣之道,因此获得朝廷的信任,就连程元振、鱼朝恩等宦官以及田承嗣、李灵曜等藩镇,都能和郭子仪化敌为友。

鱼朝恩曾经对郭子仪不满,暗地里派人挖掘郭家的坟墓,郭子仪却轻描淡写地看待此事,也没和鱼朝恩撕破脸,鱼朝恩从此对郭子仪佩服不已;田承嗣盘踞魏博镇时,为人狂傲,唯独在见郭子仪的使者时,望空而拜,并指着自己膝盖说:“兹膝不屈于人若干岁矣,今为公拜。”

史书对郭子仪的评价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堪称古代功臣的楷模。

和郭子仪并称的李光弼却不善于为臣之道,只知道打仗。

此前的邙山之战,朝廷派宦官鱼朝恩来到李光弼军中。鱼朝恩知道皇帝急于求胜,不顾李光弼“贼锋尚锐,未可轻进”的建议,反复催促李光弼出战,还拉拢与李光弼不和的仆固怀恩一起反对李光弼的决策。结果,唐军在平原开阔地带和擅长野战的叛军相遇,大败而走。邙山之败后,朝廷轻信宦官的妄言,将罪责全部归于李光弼。

在程元振、鱼朝恩等宦官的一再中伤下,李光弼和朝廷出现了难以化解的隔阂。

但李光弼无法像郭子仪一样以圆滑的手段来处理,于是,处以危疑之地的他拥兵不朝,甚至不顾唐代宗的旨意,拒不就任东都留守。

李光弼以为这样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却逐渐失去了威望,就连原先追随他的诸将也在私下议论。没有人知道,这样一位拥兵自重的大将,是不是要做第二个安禄山。

忠于唐朝的李光弼遭到来自朝中和身边的无端猜疑,很快抑郁成疾,在广德二年(764年)郁郁而终,享年57岁,部将护送其灵柩回到京师。

尽管唐朝为李光弼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但李光弼晚年的境遇还是让一些地方大将产生了警觉。

李光弼不是唯一处境艰难的平叛功臣。

此前,被称为“来嚼铁”的名将来瑱因为遭到宦官谗言陷害,死于贬官途中;与李光弼不和的仆固怀恩,一家有46人死于国难,他还将自己的女儿嫁到回纥,以此向回纥借兵,却因此遭到猜忌,后来铤而走险,起兵叛乱,被昔日的战友郭子仪平定。

对此,学者范文澜认为,唐朝“对顺从朝命的功臣,按照功绩和威望的程度,给予轻重不等的猜忌。……功臣们因此对朝廷有所顾虑,不肯轻易脱离兵权和防地。”如此一来,各地藩镇更加图谋割据。

在李光弼等功臣的奋战下,一场历时8年的动乱终结,但另一个乱局才刚刚开始。

55岁天下无敌,57岁抑郁而死

参考文献: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1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2003

马驰:《李光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商务印书馆,20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
最爱历史的头像最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