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赤壁一夜,被金朝人画下来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眼前这幅《赤壁图》出自金代画家武元直之手,武元直生活在公元12世纪的中国北方,但他画的,却是一个世纪以前,公元11世纪中国南方的山水、人物与故事。具体来说,画的是公元1082年左右,大才子苏轼与友人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情景。

所以,这不是一幅山水写生的作品,而是画家基于历史和文学,与时空进行对话的重新创作。画中的一切景物,都是想象的,不确定的,只有画面背后的历史感与人生观是真实的,确定的。

苏轼的赤壁一夜,被金朝人画下来

武元直《赤壁图》

整幅画的视觉中心,是一展开画卷便突兀映入眼帘的陡峭山壁。山体巨大而笔直,山上林木森森,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感。虽然画家没有直接点染出来,但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空气中氤氲着密集的水气,层层包裹着整个画面,以至于从断壁的两端望过去,都是朦胧的山体。

苏轼的赤壁一夜,被金朝人画下来

武元直《赤壁图》局部

一片水气蒸腾之间,是从西往东流动的长江江面。一叶扁舟就位于江面的拐角处,在巨大的断壁映衬下,这叶扁舟显得如此的渺小,甚至于有些颤巍,有些惊险。因为船尾的艄公,刚刚带着这叶扁舟绕过江中的巨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江中巨石的阻挡,导致此处江流湍急,江面水波涌动。但就在这样惊心动魄的拐角处,坐在船头的三名客人,依然闲适地清谈,不为所动。

三名船客虽然被画得很简练,但我们还是可以认出,正对着观众而坐的人,便是苏轼,因为他戴着典型的东坡帽。在苏轼的左右两侧,对坐的两人,是他的朋友。三人围着几案而坐,如果按照苏轼的散文《赤壁赋》的描述,几案上应该有酒,还有下酒的菜肴、果品。

苏轼的赤壁一夜,被金朝人画下来

武元直《赤壁图》局部

而此时,苏轼的两个朋友,一人吹着洞箫,一人倚歌而和,尽管江水滔滔,仍能隐约听见歌声里面“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悲凉。

苏轼问朋友,为何突然心生悲凉?朋友回答说想起了曹操,曾经多么英雄的一个人物,而今在哪里?而我们现在泛舟江渚上,蜉蝣天地间,很快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但苏轼不以为然,他宽慰朋友说,你们看这江水和明月,从变化的角度来看,江水时刻都在流逝,明月也时圆时缺;但从不变的角度来看,江水并没有真正逝去,明月也不曾增减一分。万物永恒,各有主宰,我们只要捕捉当下的风景就足够了,不必强取太多。听完,朋友也释怀了,三人重新斟酒,叹江上之清风,望山间之明月,不觉时间之流逝。

苏轼的赤壁一夜,被金朝人画下来

苏轼画像

这是苏轼在黄州的故事。当这个天纵之才,被视为北宋文坛盟主的接班人,被期许为帝国政坛宰相的人选之时,却突然遭遇人生的风高浪急,被贬谪到荒凉的黄州。

但,正是在黄州,他度过了一生最痛苦的时期,也完成了自己的精神炼狱。当他和友人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时,他早已不再执着于个人的境遇。历史的交叠与风景的陶冶,铸造了一颗旷达之心。一个涅槃后的苏轼,此时归来了,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击垮他。

苏轼的赤壁一夜,被金朝人画下来

苏轼画像

在《赤壁图》的画面中,画家武元直十分巧妙地用视觉化的语言告诉我们,苏轼如何完成这一精神蜕变。你看,这叶扁舟已经绕过巨石,即将穿过湍急的江面,过了这个拐角处,迎接他们的是平静如镜的江面。人生如同行舟,惊涛拍岸过后,便是风平浪静。这是大才子苏轼用他的人生历练,也是画家武元直用江水的极大反差,来告诉我们的道理。

苏轼的赤壁一夜,被金朝人画下来

武元直《赤壁图》局部

当眼前这叶扁舟进入宽广、安静的江面,我们知道这次关于历史与想象的旅程已经进入尾声,接下来,观赏这幅画的每个观众需要面对的,却是自己内心的波澜了。

苏轼的赤壁一夜,被金朝人画下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最爱历史的头像最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