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文会图》的残酷隐喻

雕栏玉砌环绕四周,一个角落里,假山重叠半隐半现,树木扶疏,生气盎然,这是北宋末年汴京城里的一处皇家园林。此刻,一个春日的午后,一场文人雅集正在这里进行。

宋徽宗《文会图》的残酷隐喻

园子的中心位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黑漆方桌。八个文士打扮的人物环桌而坐,左侧一人独坐一边的白衣文士,应该是这场宴会的主人,他抬起右手,似乎对在座诸位说“请吃好喝好”,又似乎对他正对面穿绿袍的男乐工说“请开始演奏”。这名男乐工弓着腰,手执拍板或其他打击乐器,准备开始他的演奏。而主人右手边的文士,向左扭着头,像是对着童子手捧的瓷盆里漱口,这预示着宴会已经行程过半,接下来是饮茶清谈的时间。方桌两侧的其他文士,或闭目养神,或拱手交谈,他们身后的童子忙着撤换茶盏,一名弯腰站立的黑衣男子,像是大管家的身份,正在督促撤换茶具的童子手脚利索点儿。

宋徽宗《文会图》的残酷隐喻

趁着茶歇的空当,我们可以将焦点放到黑漆方桌上,看看宋人的茶点有多丰富。桌子上有两行六盆盆栽装饰,中间错落放着莲蓬蔬果,还有许多小碟子,似乎盛放着各式茶点。所有这些,将一张方桌摆得满满当当,琳琅满目。每一位文士的前面,都有碗、碟、筷子、杯子、托盘等成套餐具。仔细一数,一共有十套餐具。八个文士,十套餐具,还有两个人到哪去了?

宋徽宗《文会图》的残酷隐喻

循着谈话声望去,原来,还有两个文士暂时离开了主桌,在古树和翠竹间站立闲聊。不知道他们在聊些什么,但从他们的站姿和表情来看,可以猜测他们的话题一定很有意思。你看,穿青灰袍子的士人把他的登山杖都扛到肩上了,而穿白袍的士人则半倚在古树的虬枝上,右手捋起小胡须,人生的闲适莫过于此。

宋徽宗《文会图》的残酷隐喻

与古树翠竹掩映下的闲适对谈相比,主桌正前方的茶童们正在忙到飞起。三名茶童和一名管家,围绕着两张小方桌,桌旁和桌上还有炭炉、烧水壶、木桶、梅瓶、茶盏等物。宋代的茶道,无论是器具还是程序,都在这里得到完整地呈现。最中间的绿衣童子右手持银匙,左手托着茶盏,这是最典型的点茶动作。另外两名童子,一个负责烧水,一个负责擦拭桌子,连管家也加入帮忙温盏,预先用热水将茶盏烫热。有意思的是,当别人忙到飞起的时候,最左边的青衣茶童却坐在圆凳上,一手端着茶碗,在这品茶。这突兀的一幕,顿时让整幅画有了一种彻底放松和闲暇的感觉。

宋徽宗《文会图》的残酷隐喻

尽管这幅画名为《文会图》,表现的是北宋文士聚会的场景,但观看整幅画,占据画面主体一大半的,其实是风景。

除了稀疏的翠竹,我们可以看到画中一共有三棵枝繁叶茂的古树。中间偏上的是一株柳树,枝叶分明,画家用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青绿色,线色相溶,摇曳生动。柳树下的石几上,放着瑶琴、香炉、琴谱、琴囊等物,可见宴饮之前,文士们已经在这里进行了诗乐交流。而两名站立交谈的文士身旁,是缠绕在一起的连理树,分别为槐树和七叶树,枝干遒劲,树叶浓丽,疏密适当,极其自然。

宋徽宗《文会图》的残酷隐喻

这么和谐、美好、精致的场面,通过宋徽宗赵佶的画笔,永远地定格下来。而宋徽宗之所以画这幅《文会图》,是因为他的心中始终住着一个“文艺青年”。他追求那种“不问朝事,且饮且谈”的理想生活,故用手中的笔,画下心中所向往。

画的上方左右两侧各有一首题诗,右侧一首出自宋徽宗本人,左侧一首和诗则出自其宠臣蔡京之手。这幅《文会图》是宋徽宗仿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十八学士图》而作,所以蔡京在和诗中强调“可笑当年十八士,经纶谁是出群雄”,意思是说唐朝的十八学士根本没法跟大宋相比。拍马屁的意图实在太明显了。总之,君臣二人就这样陶醉在朝廷人才云集、国家繁荣强盛的幻象里,在绘画与书法构建起来的虚拟世界中沉迷到底。

如今,这幅《文会图》作为北宋文人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早已扬名天下。但我更愿意把这幅画当作一则寓言,它预示着宋徽宗将怎样在自我麻醉的艺术世界里走向末路。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春日,这是多么惬意的一场雅集,但这一切,转眼成空,化为追忆!

宋徽宗《文会图》的残酷隐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最爱历史的头像最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