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瑞鹤图》,到底有多假?

眼前这幅画,描绘出中国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意境。乍一看,石青色的天空,布满了飞翔的白鹤。但当你的目光在画面上多停留两秒,立马就会被画面中央站立的两只白鹤吸引。

宋徽宗的《瑞鹤图》,到底有多假?

没错,这两只站立的鹤,正是整幅画的C位。在它们的脚下,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一的宫殿檐顶和缭绕的云雾;而在它们之上,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的天空和飞翔姿态各异的白鹤。以建筑的庄静衬托出画面的躁动,在构图上堪称天才。

这幅诞生于北宋末年的《瑞鹤图》,出自宋徽宗赵佶的手笔。由于画中密集的丹顶鹤、团绕的祥云、半隐半现的皇宫之顶,让一些观众觉得不真实,因此被认为是一幅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但在宋徽宗眼里,这幅画所要呈现的,却是他亲眼所见的祥瑞意象。他也急于把这幅画的真实性告诉观众,故而在画完之后,又以瘦金体书法记录了创作此画的来龙去脉。

宋徽宗的《瑞鹤图》,到底有多假?

根据宋徽宗的讲述,政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112年,元宵节的次日清晨,他突然看到皇宫宣德门四周祥云萦绕,一群仙鹤盘旋在大内的上空,飞动如流,仪态万千。其中两只仙鹤还落在了宣德门的鸱尾上,颇为闲适。

宋徽宗的《瑞鹤图》,到底有多假?

宣德门是宋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也是皇帝与民同乐的地方,瑞鹤和祥云在此处出现,自然被宋徽宗当作王朝祥瑞的象征进行广泛宣传。他不仅要把这个千载难逢的场景画下来,还要详细叙述整件事的经过,甚至还写了诗来赞美。由此,《瑞鹤图》已不单是一幅画这么简单,而是集诗文、书法、绘画于一体的作品,是宋徽宗艺术才气的充分展现。

仔细一数,宋徽宗竟然在画中画了二十只白鹤,在传统绘画讲究留白的背景下,他却巴不得要用白鹤来填满整个画面,画面密度之高让人惊讶。但细心观察,还是会发现,几乎没有两只鹤的姿态是完全相同的。那两只立于殿脊之上的白鹤,也各不相同——右侧一只站得稳稳的,扭头作引颈高歌的样子;左侧一只则立足未稳,回头与右侧的同伴对望。

宋徽宗的《瑞鹤图》,到底有多假?

一次画下这么多白鹤,可以看出宋徽宗对这种“仙禽”的偏爱,但我们也能从画面中涌动的焦躁看出宋徽宗对王朝祥瑞的渴望。

整个北宋,从第三代皇帝宋真宗开始,就对“天降祥瑞”有着莫名的好感。通过白鹤等珍禽的出现,来昭示王朝的气象,在位的皇帝以此确认自己的合法性和统治力。一开始,一只鹤,两只鹤,数只鹤的出现,已经足够让北宋皇帝们高兴,但宋徽宗显然不满足于此,他要的是更多的鹤,更多的祥瑞,以此来展现他的超越性。

宋徽宗的《瑞鹤图》,到底有多假?

但与宋徽宗对瑞鹤孜孜不倦的追求相反,他在位期间并没有什么政绩,劳民伤财之事却干了不少。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故被当时人评价为“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在儒家的观念里,这样的君王、这样的时代也不配拥有祥瑞之兆。

宋徽宗的《瑞鹤图》,到底有多假?

宋徽宗或许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在皇家园林中豢养了大量的丹顶鹤,在必要的时候,他就可以命人来一场人造的祥瑞。可以说,《瑞鹤图》呈现的场景,以及宋徽宗煞有介事记录下来的鹤群盘旋于宣德门的经过,其实就是一起自导自演的“天降祥瑞”事件。

宋徽宗的《瑞鹤图》,到底有多假?

画下这幅画的时候,宋徽宗进入个人执政的中期,还有15年,或者说仅剩15年,北宋便要亡于靖康之变。那时候,这个被俘虏的皇帝,或许才明白,宣德门没有祥云萦绕,只有阴云密布,而瑞鹤早已杳无踪迹,无处可寻。

宋徽宗的《瑞鹤图》,到底有多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最爱历史的头像最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