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成名,105岁去世

钱锺书说,

她“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

妻子、情人、朋友”。

朱光潜说,

全中国散文(小说)翻译,“她最好”。

她自己却说,

“我是一个零”。

她的一生,高低起伏,

但始终能做到:

因信念而镇静,

因镇静而强大。

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能量,

不仅让她自己稳稳地立身于

这个“人生实苦”的世界,

还始终守护、温暖着家人和朋友,

更是以文字,

关照着每一位素未谋面的读者。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杨绛(1911.7.17—2016.5.25)。

01

01

杨绛,原名杨季康,

1911年出生于一个开明知识分子家庭。

家境优渥的她,

在父母的荫庇下,

受到良好的教育,

也养成了独特的个性。

与同龄人相比,

她总是多出一份智慧和镇静。

上小学时,

她凭借出色的表现当上了小鬼里的大王:

有一回,

一个女孩贪玩陷入到池塘的泥地里,

走出来后却弄丢了袜子和鞋子。

女孩怕得哇哇大哭。

有几个孩子,

用竹竿挑出了带泥的鞋子,

但袜子实在是没办法了。

杨绛使劲一想,

脑海里闪过了早上有人穿两双袜子的画面。

于是,杨绛立即发号施令:

“谁穿两双袜子的脱一双给她,

皮鞋到汽车房的水龙头下冲洗干净,

大家都拿出手绢来给她擦干。”

——大家照做,还真有穿两双袜子的。

最后,女孩顺利“逃过一劫”,

没有受到管事修女的责骂。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1927年,杨家全家福,摄于苏州旧居。后排左二为杨绛。

这种聪慧和淡定,

也一直主导着她的升学和人生。

1932年,原本要投考清华研究生的杨绛,

因突然发荨麻疹,很是困扰,

于是,打算这一年先放弃考试,

养好病后再作规划。

那时,杨绛与钱锺书已生情愫,

钱锺书对此不够了解,

不赞成她放弃。

杨绛无暇申辩,

只不再理会钱锺书。

这一消失,

吓得钱锺书以为杨绛再也不理他,

作了很多伤心的诗,

后来又写信讲和,

如此,俩人才又重新联系。

第二年,杨绛按照规划,

成功考上了清华研究生院。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1932年,与好友蒋恩钿摄于清华。

1935年,杨绛和钱锺书完婚,

随后一同前往牛津留学深造。

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里,

面对满架的文学经典,

杨绛十分兴奋。

因为,当年考入清华后,

她就深感自己欠修了许多文学课程,

来不及补习。

如今,她感慨,

终于可以“从容自在地好好补习”。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1936年,与钱锺书摄于牛津大学公园。

02

02

1937年5月,女儿钱瑗出生,

杨绛在产院住了好几个星期,

钱锺书只能一人在家过日子。

每一天,

钱锺书都会到产院去探望杨绛,

但总是愁眉苦脸。

他总是告诉杨绛:“我做坏事了。”

比如,

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他砸坏了台灯,灯不好使了;

他弄坏了门轴,门关不上了。

而杨绛总是回复他:“不要紧。”

“不要紧,我会洗。”

“不要紧,我会修。”

钱锺书对杨绛的话深信不疑。

杨绛回家后,

果然把钱锺书干的“坏事”都处理妥了。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我们仨。

她总是尽心把爱人照顾得很好。

抗日战争期间,

钱锺书写《围城》时,

为了省俭,她辞掉女佣,

自己做起了“灶下婢”。

此前,她可是宽裕家庭里的大小姐。

后来,有人问她,

作为在开明家庭和教育中长大的“新女性”,

结婚后却需要对公婆行叩拜之礼,

学做“媳妇”,

在家里做“不花钱的老妈子”,

她自己怎么看待这种转换?

杨绛说,

抗战那会儿,生活艰难,

从大小姐到老妈子,

是角色的变化而已,

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

“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

“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

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

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

这种爱不是盲目的,

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

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钱锺书的“示弱”,

并非依赖,而是信任;

杨绛的“包办”,

并非牺牲,也是信任。

两位志同道合的学者的结合,

是互相成就。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1950年,摄于清华大学。

杨绛比钱锺书成名要早,

1943年,她的话剧处女作《称心如意》公演,

一举成名。

那些年,在文化圈里,

人们都称钱锺书为“杨绛的丈夫”。

但是,杨绛认为,

自己赖以成名的几出喜剧,

在价值上,

是断不能够与《围城》相比的。

出于对钱锺书才华和志向的了解,

杨绛打从心底支持他做学问。

而杨绛的付出,

钱锺书也看在眼里。

知她爱面子,他会陪着一起去菜市场买菜;

怕她太劳累,

自己学着洗衣服,尽管帮了倒忙;

在研究和翻译工作上,一起讨论,互相鼓励……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1983年,杨绛与钱锺书在家中。

华裔文学理论家夏志清

曾评论钱锺书和杨绛的爱情:

“整个20世纪,

再没有一对像他俩这样才华高而作品精,

晚年同享盛名的幸福夫妻了。”

他们的感情,

是一种以知心朋友为基础的真挚爱情。

杨绛对“爱”的认识和信念感,

让她始终倍感幸福。

“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

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

我一生是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

03

03

1939年,

在清华任职还不满一年的钱锺书

某天忽然收到父亲来信,

叫他到蓝田去当英文系主任,

方便侍奉父亲。

钱锺书及其家人,认为都该去;

而杨绛则持反对意见。

为此,她急冲冲地告诉自己的父亲,

指望听父亲的意见。

然而,父亲听完却

一脸淡漠,一言不发。

父亲的沉默忽然让杨绛陷入了思考。

“我想,一个人的出处去就

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

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

尤其不该强他反抗父母。”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杨绛和钱锺书。

就这样,杨绛想通了,

决定尊重丈夫的个人选择,不再勉强他。

而后来,

在关于个人选择与命运洪流的问题上,

杨绛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国民党政府高官曾许钱锺书

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

钱锺书却一口回绝。

杨绛认为,这是一份理想的差事,

为何拒绝呢?

钱锺书解释道:“那是胡萝卜。”

杨绛理解了,

他不肯受“胡萝卜”的引诱,

也不肯受“大棒”的驱使。

而后,解放战争爆发,

不少人惶惶不安,

劝他们离开祖国,

并为他们铺好路。

而钱锺书夫妇再三思考,

始终认为,

人最终还是要跟自己的祖国人民共命运的。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1948年,摄于上海。

1949年8月,

钱锺书一家登上火车,

回到了母校清华,

开始在新中国工作。

“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

粗茶淡饭过日子,做驯顺的良民,

终归是可以的。”

然而,留下后,

他们并没有过上料想中的安稳日子,

而是被各种运动打破平静。

多年以后,

杨绛在散文集中论及“命与天命”,

她很明确:

“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不是不得已。”

杨绛对自己人生中的种种选择,

大概是从不后悔的。

因为她明白,

个性决定命运,

在命运的洪流中,

做主的其实总是自己。

“烈士杀身成仁,

忠臣为国捐躯,

能说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命中注定的吗?

他们是倾听灵性良心的呼唤,

宁死不屈。”

04

04

1978年6月,

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

邓小平将中译本《堂吉诃德》

作为国礼赠送给他们。

国宴那一天,

邓小平将译者杨绛介绍给他们认识,

杨绛与西班牙国王、王后行握手鞠躬礼。

随后,邓小平问道,

《堂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

杨绛并无细说,只简单答了一句,

今年出版的。

几个字的背后,

其实是将近二十年的坚持。

1958年,

接到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翻译任务,

杨绛欣喜不已,

因为这是她很想翻译的书

原本,她要从已有的英译本或法译本里

选最好的进行转译。

然而,在仔细对比五个不同的译本后,

她认识到,

要忠于原作,只能直接从原作翻译。

于是,47岁的她开始自学西班牙语。

她原本迟疑,

自己读西班牙语不准、也不会说,

“我能翻译西班牙文吗?”

钱锺书告诉她,

“翻译咱们中国经典的译者,能说中国话吗?”

至此,杨绛安心钻研西班牙语笔译。

面对这样一部重量级作品,

翻译工作是艰辛的。

要做到“信、达、雅”,

必须一字一句,细细斟酌。

百岁之时,当杨绛再谈起这本译作,

她只说,“翻译是一项苦差”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阅读中的杨绛。

为翻译好《堂吉诃德》,

她不仅要读西班牙语原文,

还读遍了一切关于塞万提斯的著作,

一切都是为了彻底了解原著的字句和内涵。

除此以外,多年来

她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

钻研如何用读者的语言,

让读者从译文中领略原文。

譬如,原文的“理直义正”,

与中国的常用语“理直气壮”,

有所同却又不完全相同,

为不生硬,也不过分发挥,

最终杨绛改为了“合乎正义公道”。

除开学问上的考验,

一些无妄之灾的降临,

更是对学者极大的烤炼。

1966年,杨绛和钱锺书先后被“揪出”,

成为“牛鬼蛇神”,

被安排在学校里劳动。

一个学者,不能做学问了,

只能扫院子、扫厕所。

随后,杨绛被要求交出《堂吉诃德》的译稿。

那时,她已将第一部译完,

第二部也已完成四分之三。

交出当晚,她还被剃了“阴阳头”。

《堂吉诃德》的翻译工作,

就此中断,

而那些被收缴的译稿,

从此下落不明。

后来,杨绛偶然在打扫一个脏屋子的时候,

看到了一些。

那一刻,杨绛形容为:

“好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女。”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1978年版《堂吉诃德》中译本。

一晃四年过去。

1970年,被下放干校前,

译稿才发还到杨绛手上。

几年间,尽管没有译稿,

但搞劳动的杨绛并没有荒疏西班牙语,

仍找机会保持学习。

再到1972年,

当杨绛和钱锺书作为第二批“老弱病残”

从干校被送回北京后,

杨绛才终于有时间重新翻译这部著作。

然而,一切是熟悉的,却更是陌生的:

因翻译工作中断多年,

思维难以续上。

于是,她一股气决定从头再译。

终于,六年后,

《堂吉诃德》中译本顺利出版,

从此成为了名著名译的经典之作。

当年,西班牙访华先遣队到北京时,

正巧路过书店,

看到书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

拥挤的人群,

就是为购买《堂吉诃德》中译本而来的。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1986年,杨绛在西班牙驻华大使馆接受“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杨绛长达二十年的坚持,

源于她对这部小说的“特别喜爱”:

“堂吉诃德是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她十分敬佩这位瘦弱老头与巨人较量的胆量。

这种胆量,

在她的身上,异曲同工。

而对于那些曾经十分折磨的回忆,

她后来只说:

“人性并未泯灭,乌云镶着金边。”

05

05

1980年后,

杨绛一家的生活逐渐安稳,

在工作和创作上,

都有了成绩。

然而,他们的身体状况却总是欠佳。

杨绛有冠心病;

钱锺书患气喘、肾病;

钱瑗,肺癌转脊椎癌,

发现时已是末期。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1981年,摄于三里河寓所。

1994年夏天,钱锺书住院,

杨绛每天为他送饭送汤。

1995年冬天,钱瑗也住进医院,

但无法每天相见,只是每晚通电话,

每星期去看她。

三人分居三处,

杨绛成为了这个家传递消息的联络员。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钱瑗写给爸爸的信。

不过,这样的日子,

两年后就结束了。

是让人心碎的结束。

1997年春天,女儿钱瑗病逝。

1998年冬天,爱人钱锺书病逝。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尽管杨绛向来坚韧,

但至亲的离世,

对她仍然是巨大的打击。

“悲痛是不能对抗的,只能逃避。”

1999年,

她选择了一件需要投入全部心神的工作,

来逃避悲伤。

——翻译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

《斐多》讲的不是文学,是哲学。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世界名画《苏格拉底之死》。

以前从未涉猎哲学的杨绛,

翻译时尽量避免哲学术语,

努力把这篇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

翻译成戏剧似的对话。

在一遍遍阅读中,

几千年前苏格拉底从容就义前

对生死话题的侃侃而谈,

仿佛就在眼前。

“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

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

给我以孤单单生活下去的勇气,

我感到女儿和锺书并没有走远。”

杨绛在哲学中找到了答案,

治愈了自己。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

但是,我压根儿不能逃走,

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

尽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开始整理钱锺书留下的

各种手稿和笔记。

个中艰辛,并不比翻译《堂吉诃德》来的少。

此时的杨绛,已年近九十高龄,

手稿不仅数量繁多,前后互引,

里面还掺杂着杨绛并不擅长的

德文、意大利文、拉丁文,

因此,整理时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1999年,杨绛整理钱锺书笔记“容安馆札记”。

2011年,当极耗心力的

20卷《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出版时,

在一场座谈会上,

杨绛通过录音表达了感激之情:

“为他立项出版一部不大可能热销的‘手稿集’,

他今天准会又高兴,又得意,又惭愧,又感激。

我是他的老伴,能体会他的心意。”

话语有力而又激动得微微颤抖。

这一天,

她也是又高兴,又感激。

06

06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

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

杨绛清楚地知道,

人生里充满了苦难。

但纵观其一生,

不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之中,

她似乎从未有过失控的时刻。

在杨绛百岁之年的一次采访中,

记者问她,

身上那无怨无悔、向上之气来自哪里?

杨绛回答,来自于信仰:

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

有信念,就像老百姓说的,有念想。

记者又问,

您看重“自由”,

可是却又总是在“容忍”,

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

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

这好像是两个气质不同的东西。

杨绛回答,

这也忍,那也忍,

无非是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32岁成名,105岁去世

▲2003年,摄于北京三里河寓所。

她在容忍中得到了什么?

我穿了‘隐身衣’,

别人看不见我,

我却看得见别人。

我甘心当个‘零’,

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

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

参考文献:

杨绛:《杨绛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

董衡巽:《记杨绛先生》,《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4期

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坐在人生边上——杨绛》,纪录片,2011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最爱历史的头像最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