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德国皇宫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李鸿章代表大清国和日本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抗议和朝臣弹劾,致使他从仕途的顶峰跌落下来,先后失去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官职,闲居在北京东安门外的贤良寺内。
满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念他过去的功劳,让他作为大清国全权特使参加俄罗斯沙皇加冕典礼,并趁此机会出访欧美。1896年3月28日李鸿章离开上海,10月3日回到天津,历时190天——整整半年多。其间,经过四大洲,横渡三大洋,水陆行程9万多里,访问了欧美8个国家,尤其是欧美五大强国:俄、德、英、法、美,他是清代大臣中第一个进行环球访问的外交特使。
1896年6月13日,李鸿章从俄罗斯乘火车前往德意志帝国进行访问,下榻于柏林豪华的恺撒大旅馆。
德意志帝国政府殷勤款待,甚至连李鸿章常吸之雪茄烟、常听之画眉鸟,也“陈于几而悬于笼”。寝室墙壁上,高悬两张大幅照片:左边是李鸿章,右边是德国前首相俾斯麦。6月14日,他前往皇宫晋见德皇威廉二世,呈递国书,并致颂词,对德国介入归还辽东、帮助中国训练军队、购械铸船表示感谢。15日,李鸿章应德皇威廉二世的邀请,到行宫参加国宴,随后威廉二世请他参观德国军队。
接着,李鸿章专程前往汉堡,拜访并求教德国前首相俾斯麦。
李鸿章这次出访,影响很大。高尔基在小说中也作了描写。欧美各大报刊,相继报道。
1896年李鸿章访问欧洲罕见旧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