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起去打卡中式建筑美学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起去打卡中式建筑美学

经过12年的努力,2024年7月27日,印度新德里,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成为了继故宫、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八达岭长城和大运河之后,北京第八项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申遗近年来一直被视为北京老城保护的“一号工程”,纵览世界遗产名录,这或许是中国乃至全球唯一一个以精密的“轴线”形式申遗成功的存在,而且中轴线上及其周边不乏已然在世遗名录上的建筑,那么这次,为什么是北京中轴线这个整体?这条线有什么重大价值,值得花如此大的精力去保护?

历史之轴

提到北京中轴线,便不得不提《周礼·考工记》。

根据《周礼·考工记》描述,理想的国都平面应呈方形,宫城居中,朝堂位于南侧,市肆和居民区位于北侧,东侧设太庙,西侧设太社,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这一范式对中国历代都城规划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北京中轴线正是这一范式完整的物质载体。

老北京人习惯使用东、西、南、北来表达方位,然而很少人知道这一习惯与元朝定都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元代的北京城称为元大都,城市由三重城廓环环相套,由内至外分别为宫域、皇城、外城。宫城被皇城包围,皇城又被外城包围,以加强防御。元大都的城市道路规划整齐方正,纵横交,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中盛赞其有如模盘,其美善之板,未可宣言”。城内共划分为五十坊,坊各有门,用于管理居民的日常起居。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起去打卡中式建筑美学

明清时期,北京城形成了内外四重城廓,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形成今天北京老城标志性的“凸”字型格局,最初,明永乐时期仅建有北部的内城,沿用元大都的东、西外城城墙,但南移了南、北城墙的位置,城市整体在规划格局上沿用了元大都的中轴线,城门依日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对称,由于皇城设4个城门,内城设9个城门,因而北京也有“四九城”的俗称。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中这样描述:“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

从南端的永定门、正阳门,穿过古都北京的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再向北至钟鼓楼,就是全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以其宏大的规模、均衡的规划格局和组织有序的城市景观,成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

钟鼓楼:钟鼓楼作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地标建筑,与天安门、端门、故宫构成的朝堂区域共同组成《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都城规划范式。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为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见证了中国古代钟、鼓报时的传统生活方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起去打卡中式建筑美学

钟鼓楼

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中部、什刹海东岸,南北跨越于玉河水道之上,位置自元代未曾改变,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它的位置及功能历经7个世纪始终未变。万宁桥呈现出自元至今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为元大都、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

景山: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与重要景观节点,其与故宫共同组成的布局关系,展现了中国宫苑传统规划理念。集高大的山体、秀美的园林建筑和华丽的宫殿建筑于一体的景山,极大地丰富了北京中轴线的景观序列。景山及其独特的园林景观兼具礼仪祭祀和人造山体以登高游赏眺望全城的双重功能,为明清国家礼仪传统提供了见证。

故宫:中国皇家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为明清两代的宫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之上,其与北京老城的位置关系反映出中国古代都城“择中立宫”的规划理念;同时,天安门、端门、故宫组成的朝堂区域与位于北侧的钟鼓楼市肆区域反映出了对《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秉承。

太庙:太庙与社稷坛以北京中轴线严整对称的规划格局体现了《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是中国祖先崇拜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国家礼制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筑群。太庙享殿为明代遗构,采用明清官式建筑的最高形制,规模空前,用料考究,代表了明清皇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起去打卡中式建筑美学

社稷坛

社稷坛:位于故宫西南侧,与太庙以北京中轴线呈对称格局。社稷坛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代表土地)和太稷(代表谷物)的祭坛,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国土的认识和崇拜,以及祈求国家政权与疆土永固的愿望。社稷坛作为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建筑,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

端门:位于故宫南侧,处于午门与天安门之间,为朝堂空间的一部分。端门与天安门一同以其高大的形体和端庄的风姿,烘托出皇城与皇宫轴线建筑的威严和神圣。明清两代,端门功能基本一致,为存放皇帝仪仗用品之所,同时还是整顿仪仗之地。

天安门:明清两代皇城正门,为进出宫城的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与朝堂空间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对《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秉承。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端门以南,外金水桥以北,面朝天安门广场。其城台与皇城墙相连,共同构成明清皇城的南边界。天安门以城楼为主体建筑,城楼北侧设一对华表,城楼南侧设石狮两对、华表一对,均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对称分布。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起去打卡中式建筑美学

外金水桥:与天安门城楼的五座券门以及太庙和社稷坛的南门严整对应,桥体布局、桥面宽度、柱头形式和装饰细节均体现出“择中”的原则。作为进入明清皇城的先导区域,外金水桥是明清两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也是如今国家举办重大庆典活动的礼仪空间,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位置,由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构成。天安门广场为长方形广场,南北长762米,东西宽280米,总面积达21.4公顷。形成于明代并于20世纪中叶扩建,成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转变的重要实例之一。广场的规划格局延续并强调了以北京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原则,其建筑与景观展现出中国20世纪中叶公共建筑对民族风格的探索与创新,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正阳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由纵置的城楼与箭楼两座高大建筑构成,是明清时期一组兼具防御和城市管理功能城门建筑群。作为明清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内、外城城门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是登高眺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和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

天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东南部,北京中轴线东侧,与先农坛在位置与规划格局上呈东西对称。天坛物质遗存占地面积273公顷,由内坛和外坛两部分组成。它的选址反映出中国古代“南郊祭天”的文化传统,其位置、规划格局与先农坛以北京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局,凸显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更彰显了中轴线对城市规划布局的统领作用。天坛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其建筑景观设计与营造展现出中国古代世界观,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建筑的杰作,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天礼仪与文化传统。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起去打卡中式建筑美学

先农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西南部,与天坛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呈对称布局。《礼记·祭统》记载:“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先农坛的选址沿袭了南郊亲耕的传统。先农坛与天坛东西对称的布局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先农坛作为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农神之所,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

北京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为若干处分布于正阳门至永定门的居中道路遗存,是明清两代国家礼仪活动的必经之路,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文化。

永定门: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历史标识,为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由重建的城楼建筑及南侧瓮城地面标识构成。永定门曾为明清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所在,是北京外城七座城门中规制最高的一座,展现了北京中轴线上建筑的重要地位,见证了明清城市传统管理方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起去打卡中式建筑美学

永定门

正是这15处遗产点,以及连接这些遗产点的历史道路和道路两侧约4542公顷的缓冲区,共同构成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要素。 作为北京老城的“脊梁”和“灵魂”,中轴线直到今天还一直影响着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

中轴线在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期间经历了功能更新和空间重组。特别是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和扩建,将中轴线的空间和象征焦点从紫禁城转移到了南部的天安门广场,赋予了中轴线以新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北京为连接城市中心和亚运村,在二环路钟鼓楼桥引出鼓楼外大街,向北至三环后改名为北辰路,这条路成为北京中轴线的延伸,西侧建造中华民族园,东边则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北京申奥成功后,中轴线再次向北延长,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轴线。东边建造国家体育场(鸟巢),西边则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再向北,穿过奥林匹克公园,到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公园中间的仰山、奥海均在中轴线上。

随着国家的发展,中轴线仍然具有活力,向南延伸到了大兴机场。可以说,750多岁的北京中轴线,正年青。

文化之轴

北京中轴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依据,更在于它体现的文化内涵。它见证了北京的历史和文明,承载着人们对传统价值和秩序的追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轴线不仅是皇家居住的中轴线,也是人民生活的中轴线,是北京传统市井民俗的重要见证与载体,对称分布于北京中线两侧又保存至今的历史街区包括:什杀海、北鼓巷、南锣鼓巷、大烂、鲜鱼口、天桥—珠市口历史文化街区。

内城中,围绕着北京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分布着什刹海、北罗鼓巷和南罗鼓巷历史文化街区,这里展现出了元代鲜明的城市格局待色,城市规划围绕着水系展开,呈现鱼骨状、棋盘式格局。这一地区是北京皇家文化、缙绅文化和庶民文化结合的产物,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活动。

其中,什刹海历史街区因围绕水系发展而来。街巷格局较为自由,湖岸存有大量斜巷。

元代,积水潭作为元大都重要的漕运码头和交通枢纽促进了钟鼓楼周边地区的繁荣发展,在其周边集中建设了大批商业区和居住建筑。明清时期水面缩窄,漕运功能逐渐取消,水面成为供居民游乐嬉戏的风景胜地,水面周边分布着大量王府、衙署、庙宇和平民住宅,完整延续至今。

而位于中轴线东侧的南、北锣鼓巷的胡同肌理是元大都历史肌理保存最完整的片区之一,较为完好地保持了元代规整的“鱼骨式”胡同格局。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起去打卡中式建筑美学

南锣鼓巷

外城中,分布于北京中轴线南段两侧的历史街区包括大栅栏、鲜鱼口、天桥—珠市口历史文化街区。 该地区形成并发展于明清时期。 不同于内城延续了元代整齐划一的街道样式,外城历史街区中多为曲折狭小的街巷和胡同,形成未经规划、自然生长的历史肌理。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前门大街西侧,作为曾经联系元大都与金中都之间的来往通道,其局部形成了斜街肌理。到了明代以街巷、胡同为基本管理单元对居民进行登记与管理。而为了治安与管理,就在街巷出入口设有栅栏,与城门一同定时启闭,大栅栏也就因此得名,是明清重要的居住与商贸空间。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起去打卡中式建筑美学

鲜鱼口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前门大街的东侧。这一片区在三里河水系影响下形成了形态自由的街巷布局。明清时期,伴随着外城的建设与前门大街的繁华,逐渐成为密集的平民居住区。

珠市口原名“猪市口”,与这一地区曾在明清时期存在买卖猪肉的集市有关。天桥的名字,则源自于一座在明清时期为方便皇帝去往天坛与先农坛祭祀时通行而修建的石桥,由于皇帝自称天子,祭祀的目的是与天沟通,因而这座石桥作为“天子之桥”又或是“通天之桥”而得名“天桥”。清末民初时期,天桥周边成为平民游艺场所和商品市场的聚集区。今天,天桥地区也仍然是各类文艺活动的演出场所。

行走在北京中轴线上,人们既可领略“都”的中正庄严,也能感受“城”的生生不息。这条线上,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是古老遗产与现代生活相融的生动诠释。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讲述着北京中轴线的故事,连接起这条线的昨日、现在与未来。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