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英国国家博物馆(British Museum),中国人一般称之为大英博物馆。它成立于1753年,1759年正式对公众开放。目前馆藏超过800万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对,并没有我们的“故宫博物院”或“中国国家博物馆”)

然而,大英博物馆辉煌背后,更多是偷、抢、“借”、“贸易”、“进贡”等各种不光明的渠道。世界上多个古老文明数不清的宝物就这样离开故土,如今躺在大英博物馆的展厅和库房里。

2022年,大英博物馆被网友们吐槽甚至快玩坏了。起因是一名英国百万粉丝博主@No Context Brits接连在推特上分享梗图,嘲讽大英博物馆偷文物。比如这个: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这样写道:

“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介绍,第一句话是这样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据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在参观完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后,笑着离开。自豪耶?耻辱耶?毕竟,自己国家的宝物在他家,心情复杂,意难平!

每10年左右,大英博物馆总要推出一次划时代的中国文化大展,比如1996年第一次向英国公众展示三星堆文物的“中国古代文化之谜”大展,2007年“秦始皇:中国兵马俑”大展,2014年的“明:皇朝盛世五十年”,都曾轰动一时。

今年,大英博物馆再度聚焦中国,在上个月5月18日(国际博物馆馆日),推出最新特展“晚清百态(China’s Hidden Century)”。馆方表示,这是全球第一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社会面向的大型特展。

据策展人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介绍,本次特展从4年前开始筹备,由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大学牵头,由来自14个国家的100多名学者通力合作完成。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晚清百态”特展现场。摄影/林朵多

从1796年乾隆帝退位到1912年宣统帝退位,中国遭遇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民间起义和对外战争此起彼伏,最终,大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炮火声中覆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专制也就此终结。但与此同时,中国科技、文化和政治上的变革也孕育出非凡的创造力,促使着社会发生巨变

策展人在特展前言中这样写道: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或许,个人的故事相比家国命运不足为道,但是在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之下,是一桩桩在宫廷中、在军队中、在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乃至在全球舞台上的鲜活的个人经历。这次特展会跟随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领域的人物故事,来探查社会百态。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此次特展,共展出300件来自不同博物馆、藏家的19世纪中国书画与物品,围绕宫廷军事文艺、风尚、贸易世变六大主题,探讨19世纪的中国人物和社会百态。

为此,我们特别搜集、整理出部分图像,供大家先睹为快。

当然,你也可以前往大英博物馆现场观展,“晚清百态(China’s Hidden Century)”的展出时间是2023年5月18日-10月8日

01.

「宫廷」

清朝皇帝宣称对一切精神和世俗的事务都有绝对的统治。在1798到1912年期间,有六位皇帝执政,其中三位是成人,之后是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下的三位幼童皇帝。

宫廷人物形象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满清皇室越来越多地受到汉文化影响。宫中的服饰和家具风格也出现了创新,新的娱乐形式在朝廷中传播开来,例如京剧和现代舞蹈。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慈禧太后穿用的氅衣。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皇帝的扳指。摄影/林朵多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金钗。摄影 /林朵多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点翠首饰。摄影/林朵多

02.

「军事」

清朝末年,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国内白莲教起义、张格尔之乱、阿古柏之乱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起义相继爆发。在对外战争中,清军接连战败,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无一胜绩。

为躲避战乱兵燹,人们远走他乡,另谋生计。这造成了地方的紧张局势、民族冲突和资源冲突。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南京得胜图”木版年画。伦敦 大学亚非学院藏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清《八旗将领肖像》。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南京条约》原件,展览说明上写着“it was the first of China’s unequal treaties with foreign powers”(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摄影/Mei.同学在伦敦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维多利亚女王肖像。摄影/林朵多

03.

「文艺」

19世纪的中国风雨飘摇,但从当时的山水画、扇面画来看,艺术传统并未衰落,而是与现代艺术并存。

平板印刷等西方技术被艺术家以及沿海城市的新杂志、报纸所接受。随着“学而优则仕”的选择减少,更多人开始寻求其他形式的财政和社会支持,建立了诸多新的艺术和文学团体。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04.

「风尚」

19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约4.5 亿,但平均寿命却不足40岁。为逃避战乱,不少人移民到城市——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出现了。虽然许多人的生活极其困苦,但有些人享受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

那时,妇女们大多被隐藏在官方记录中,除非因丈夫或儿子的事迹而出名。不过,有很多留存的物件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女性和她们所生活的世界。 展览聚焦了这些被文献忽略的人与物,绘画、版画、服饰、豪华家具和娱乐设施等等,都是她们生活丰富多彩的证明。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清《李夫人(陆禧甫夫人)像》。 画像风格受西方传入的摄影技术影响,比之前的肖像画更加写实。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点翠凤冠。发饰采用了清末流行的点翠工艺,缀饰着珍珠、宝石,造型生动,光彩夺目。摄影/林朵多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05.

「贸易」

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直到19世纪40年代,广州仍是中国唯一一个国际贸易合法、外国人可以居住的地方。广州商人与欧美、日本、俄罗斯、南亚商人和东南亚侨民相互往来,各种风格融合特征较为明显。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清代广东外销扇。展示出当时中国工匠的精湛工艺与创意。摄影/林朵多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银质潘趣酒具。大英博物馆藏

06.

「世变」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了变法图强,政府组建了一支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新军,也设立了新的外交部、商务部、警察部和教育部。不过,武昌起义爆发后,宣统皇帝于1912年2月退位,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在晚清变局中,有些人始终保持着大无畏的精神。展览的最后一部分,讲述了革命志士、诗人和女权主义者秋瑾的故事,她毕生致力于宣传妇女解放思想。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秋瑾照。威斯康星州历史学会藏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科举乡试考卷。摄影/林朵多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到底偷 抢藏了多少中国文物?

在全世界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的来源、流转问题相当复杂。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仅1840年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

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馆藏中国文物2.3万件。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商周青铜器,到宋代钧窑瓷器,元代青花,明代景泰蓝,清代颜色釉瓷,几乎囊括所有文物类别,跨越整个中国历史。

据大英博物馆介绍,馆藏中国文物是通过馈赠、遗赠、购买、交换等多种方式收藏,但其主要来源只有两个,一是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的疯狂掠夺;二是清末民国时期的盗墓销赃和清皇室私卖,最后导致这些文物流失国外。

那么,除了本次特展展出文物,大英博物馆还有哪些珍贵的中国文物呢?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康侯簋,又名沬司徒疑簋。出土于1931年的河南辛村,是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礼器,后被倒卖出国,辗转为英国人布鲁克·休厄尔所购,并捐赠给大英博物馆。摄影/柳叶氘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这尊隋代开皇年间的阿弥陀佛石像,矗立在大英博物馆两层之间的楼梯空隙处,腰部有明显的切割痕迹。石像原供奉于河北韩翠村崇光寺。大英博物馆文物档案显示,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期间,古董商卢芹斋将此像提交给中国政府,并通过驻英大使,捐赠给该馆。当年赴英参展的故宫专家傅振伦明确表示过,这尊佛像系1915年由卢芹斋盗卖出国。 摄影/动脉影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唐三彩墓葬俑。它原本的主人名叫刘庭训,曾任唐朝忠武将军、河南道与淮南道校尉以及中央枢密使,于公元728年去世后归葬洛阳。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其墓葬被打开。1936年,大英博物馆购入这批三彩陪葬俑。摄影/柳叶氘

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 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绘画最著名者,莫过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摹本,当今世界现存最早的中国绢画,原本收藏于紫禁城养心殿。1900年遭英军上尉盗抢,后售与大英博物馆,成为其镇馆之宝。摄影/孙志军

最后,以马未都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本篇推文的结尾。

“250 多年来,大英博物馆数次改建扩建,最终成了今天的模样,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一流博物馆。中国文物自豪地占其最重要的一席,向全世界炫耀那久远文明的绚烂。我走出中国馆的时候蓦然回首,望见所有的中国文物都放射出智慧之光,让人热泪盈眶。”

热泪盈眶,国宝何时归故乡?

冷眼旁观,吾辈如何图自强!

部分图文来源:大英博物馆官网

《中华遗产》2017年06期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遗产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