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油麻地,有一家开了90多年的利和秤号

香港油麻地,有一家开了90多年的利和秤号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香港的油麻地,“闹市之最”再适合不过。这里是香港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曾是众多本地手工艺大师的聚集地,至今还隐藏着不少逾半个世纪的宝藏老店,有数家更是几近见证香港百年变迁。

尽管时过境迁,一些资深匠人仍怀抱着对手艺的热忱,数十年如一日地在这里坚持传承传统。打铜师傅、裁缝师、麻雀职人……这些手艺精湛的师傅经历过几十年的操揉磨治,手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匠人精神的浓缩,利和秤号就是其中之一。

分毫不差

利和秤号拥有超过90年历史,是香港最后一家传统秤铺,店内售卖的老式秤,全由人手制造,是衡器也是工艺品。每当旁人问起小店历史,店主何老太总以开朗声线自豪地说:“是家父开的,日本仔打仗前就开业了。”

香港油麻地,有一家开了90多年的利和秤号

利和秤号店主何老太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香港,上至金铺,下至街市小贩,人人都手执一把秤,斤斤计较,分毫不差。为谋生计,何老太的父亲黄师傅当年选择去广州拜师学艺。学成回港后,年仅17岁的黄师傅就在油麻地上海街一间药材铺的外墙“自立门户”。何老太也是少年时就开始学做小秤,于上世纪70年代女承父业,接手秤店。即使后来大厦拆卸重建,“利和”还是待建成后又回归新厦墙边,前后共屹立近百年。

老铺见证了五十年代、杆秤流行的黄金岁月,同时也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后,弹簧秤、指尖秤、电子秤等先后抢占市场。八十年代后许多同业先后结业,至2000年前后,利和秤号已成为城中唯一一间自家有师傅造秤卖秤的老字号。

如今,80多岁高龄的何老太已是耄耋之年,纵然儿孙不断游说她退休结业,她却总是少理,不管生意多寡,日晒雨淋,依然每日坚守老铺,为老顾客维修旧秤,为不识传统秤的顾客制作说明书,只希望把父亲留下来的工艺多流传些时日。

生意人最重要的是讲诚信,而秤,最讲究分毫不差。提及现今电子秤与传统秤的差别,何老太自信地说:“你看那些电子磅,一段时间电不够,数目字又不同了,不够准。我这些不是的,烂了条绳子穿回去,仍然一样,没有变!”

香港油麻地,有一家开了90多年的利和秤号

据何老太介绍,传统秤里,最普遍的有三种;首先是味秤,以坤甸木制成,一般用在厨房里称食材份量,做蛋糕也可以用。第二种是药秤,一般用于药材店,用料也好一点,用上了牛骨。第三种是金秤,顾名思义是用来量金,手工也较精细,除实用外亦具收藏价值。

要确保成品精准,何老太常说“每一步都要认真做”,按照不同重量的秤码,设定一两、一钱或一分的刻度。只有每一步都一丝不苟,才得出分毫不差的杆秤。

秤杆:传统以木为材,耐用度高的坤甸木是主要素材,头尾包铜以免磨蚀。及至量度单位更精细的厘戥秤,更会采用牛骨、象骨或象牙为杆,一来坚硬稳固,二亦更显身价。

秤纽/提绳:设一条、两条甚至三条。旧时会用软身的棉绳,但久用会“起疏”或松断。为减少客人来换绳的次数,何老太早就换上尼龙绳,以人手系结使其更稳固。最近秤砣的一条“秤轻”,对应杆上面向自己的一排刻度,由最少的单位称起。靠近秤钩的一条绳则“秤重”,对应秤杆向天的一排刻度,重量单位承接另一条刻纹并推展至可量度的最大单位。

砣:按用途而决定秤砣轻重。最初用石制,后来转用铁,久用会生锈,不时要上油。近代多用铜制。所谓“秤不离砣”就是指每把秤各有所属的砣,一旦调乱就再也无法发挥功用。

香港油麻地,有一家开了90多年的利和秤号

铸铁的秤砣易生锈,因此何太不时会取出上油,使其油亮如新。

钩/秤碟:钩材为铁,碟则由旧时的铜转变至近代的不锈钢,视乎所需而配置钩或碟。

守护老店

看似简单的传统秤,不止耐用,还内藏不少学问。

秤套用杠杆原理而成。据说由春秋后期的工匠大师鲁班所设计,亦另有指是由年代相近的政治经济家范蠡所发明。民间流传最初杆秤乃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上刻制十三颗星花,十三两即为一斤。后来再新增福禄寿三星,合十六两为一斤,形成民间信仰“缺一两少福,缺二两伤禄,缺三两折寿”。此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一斤十六两就成为全国通用千年的单位。

香港油麻地,有一家开了90多年的利和秤号

为何一斤就是十六两?其实民间尚有更多说法,但无可否认的是,杆秤作为古老衡器,正正是斤、两、钱、分、厘的信物,也是“半斤八两”划时代的凭证。

香港承袭华夏千年文化,早在开埠初期(1844年)已经把度量衡条例纳入《成文法》,殖民时期又引入英制,以“磅”为单位,1885年更把中制的斤两与英制的磅数挂钩,亦即“三斤四磅”。

后来,中国政府为了换算方便,1959年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改为十两为一斤。及至1976年,港英政府也颁布《十进制条例》,还成立了专门的度量衡十进制委员会,将十进制推至香港社会各行各业,采用一斤十六两的杆秤开始变得不合时宜。

如今,何老太的眼睛及双手亦因年老衰退而不能制秤,店内货源都转为“同门师兄”所制。而更残酷的现实是,不仅懂手造铁秤的人少,用秤的人更少。在如今普遍以十进制作为刻度的电子秤的时代,不少年轻一代已经不识“斤、两、钱、分、厘”。

和很多传统手艺一样,何老太也面临手艺无人继承的局面,她慨叹,现在已经不是卖木杆秤就可维生的时代了,莫说其他年轻人,连自己的子女也无人肯接手,她唯一能做的,是继续坚守小店,做得一日得一日。

香港油麻地,有一家开了90多年的利和秤号

何太花一生守护杆秤、守护这个“墙边铺”。

油麻地一带,旧唐楼于近年内不断被收楼重建,利和秤号位处的旧唐楼亦难逃被收命运。届时,这家小店将正式落闸,如《半斤八两》的歌仔一样,成为文化长河上永恒的追忆。

在回忆消失之前,好好地做个记录吧!

编辑丨东方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