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海的历史文化记忆(一)

2022年9月20日上午,随着一声令下,滔滔黄河水通过闸门向134公里外的岱海方向奔涌而去,情系中南海、备受世人瞩目的内蒙古“一湖两海”中的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正式全线通水,掀开了岱海流域生态治理新篇章。

岱海与黄河相交相融,从历史文化角度而言,似乎是某种隐喻。时光之镜再次呈现了黄河与岱海的历史文化地理渊源,映射出人类和自然的相生相伴: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环岱海区域的进退分合、交替转换,中原民族与草原民族共生互构、交融交流,最终汇入汹涌奔腾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

岱海的历史文化记忆(一)

岱海再现“塞外天池”风采。

文明曙光

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位于内蒙古凉城县,阴山山脉中段,长城北岸。古称天池,汉代称“盐泽”,北魏称“盐池”,俗称“葫芦海” (形状) ,宋称“鸳鸯泊”,辽称“奄遏下水”,金称“昂遏下水”,元称“下水”,明复用“奄遏下水”,俗称威宁海,清代蒙古人谓“代噶淖尔” (意为“二岁神马驹”) 、“代 哈泊”,光绪初年称岱海,沿用至今。如今的岱海长13公里,湖面面积50平方公里左右。历史上面积最大时达到200平方公里。

岱海地区地势高亢,是年均气温零度线反复通过的地区,又处于中国北方季风尾闾区的中间地带,气候变化格外敏感。气候的冷暖和降水量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同时,该地区处于太行山东侧面向海洋的鼎文化区、太行山西侧面向内陆的鬲文化区和燕山南北的筒形罐文化区的交界地带,其北又与阴山北侧草原文化区相连,成为东、南、西、北各种文化的活跃地区。

岱海的历史文化记忆(一)

岱海流域

环岱海遗址群 (共11处史前遗址) 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上涵盖了从仰韶文化早期、中期、晚期 (距今约6800—6200年) 到龙山文化 (距今约4500—4300年) 等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史。考古发现和专家学者考证,“北方民族原来是由长城沿线的农业民族迁徙转变而来” (《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第40期) 在距今7000—6000年的暖湿条件下,仰韶时代早期岱海地区出现了农业文化。 (以岱海南岸的石虎山为代表) 一支从河南安阳后岗一期的移民从太行山东侧经北京、张家口地区来到岱海,这应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走西口”了。

岱海的历史文化记忆(一)

石虎山遗址(局部)

该文化的堆积较薄,估计延续时间不长。后来,另一支从陕西半坡或者河南三门峡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以绳纹罐为代表) 沿黄河和汾河河谷逆流而上来到岱海。考古学者田广金确定,这两支不同类型的文化最终在岱海地区相遇,发展成为这个地区相对稳固的新居民。在距今6000年前后的气候适宜期,出现了“仰韶文化王墓山下类型”,聚落规模扩大,房屋布局有序,建筑水平提高,特别是每座房屋均出土有生产和生活用具,反映出父系家庭社会组织的巩固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岱海的历史文化记忆(一)

凉城王墓山遗址

从距今5500年的仰韶后期开始,气温明显下降,随之降水减少。此时,已经相当强盛的东北红山文化 (以陶筒形罐为代表) 南扩、东部河南安阳的大司空类型文化 (以陶敞口和折腹钵为代表) 西进,都来到了岱海地区。王墓山坡中和坡上遗址显示有多种文化融合,地方特点更加浓郁。王墓山坡上聚落的房址,虽为半地穴式,但出现了硬山顶两面坡式房屋,并开始由单间向多间房屋发展。在房址中央的火塘处出土了总共19件为了保存火种而制作的火种炉。

岱海的历史文化记忆(一)

王墓山遗址房址

岱海的历史文化记忆(一)

王墓山遗址出土的火种罐(左)和火种炉(右)

距今约4500年 (相当于龙山时代早期) 的老虎山文化遗址群,多数分布于岱海北岸。多数聚落都建在山坡向阳处,海拔较高,普遍流行窑洞式房屋,说明这个时期的气候较冷、较湿。聚落规模明显扩大,老虎山聚落遗址达到13万平方米,依山势而建,设置在地势险要的半山腰,四周有石墙围绕,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城墙防护体系之一。

园子沟遗址更达30万平方米,有150多处窑洞,并且分成三个大小相近的居住区,每个居住区还分成不同级别的排、群和院落,大致反映了不同级别的社会与家庭组织。窑洞前有灶台,后有卧室,地面和墙壁涂抹白灰以防潮驱虫。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说:“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半坡文化遗址是土房矮房,而凉城的老虎山、园子沟文化遗址则是高楼大厦,它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十多个聚落遗址一字排开,绵延长达二三十公里,基本都是以黄土窑洞居室为主,蔚为壮观。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指出:“它是人类居住史上的一大壮举,世所罕见。这样的布局决不是偶尔为之,一定是有一个超聚落的社会组织在起作用,是史前社会开始出现本质变化的一个重要信号。”老虎山文化时期集体搬到相对较高的山坡上,是因为长年开发而使得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枯竭,以至于不得不大量地建造窑洞式居室以节省木材。建造窑洞是一个重大发明,反映人们对黄土特性有了充分了解,而窑洞冬暖夏凉的优点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岱海的历史文化记忆(一)

环岱海区域老虎山遗址

老虎山文化的陶器颇有特点,首开以袋足器为炊器的先河,这就是陶尖底腹斝、斝式鬲和斝式甗,一改以往使用平底器作炊器的传统。

鬲 (状似鼎,圆口、三足,足上部肥大内空,下部为锥足) 是山西中部至内蒙古中南部一带发明的最具“中国”特色的陶质炊器之一,和斝相比有着最大的受热面积,高效节能,很适合半干旱的内蒙古中南部、山西中北部、陕北、河北北部——狭义“北方地区”的农业人群使用。甗虽然最早源自长江下游地区,但传至北方地区后由三实足变为三空足,下可煮上能蒸,更加方便高效。考古学者田广金认为,“以鼓腹袋足鬲为代表的老虎山文化,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向西南直接发展成朱开沟文化;向南促进了晋南陶寺文化的发展;向东南其影响达到先商文化区;再向西南影响到先周文化的发展。”从此以后,鬲形器成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象征性器物之一。(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1]内蒙古考古文物研究所,《岱海考古》(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2]内蒙古考古文物研究所,日本京都中国考古学研究会:《岱海考古》(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3]内蒙古考古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聚落演变与早期文明”课题组,《岱海考古》(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4]嘉木央•久麦旺波,《六世班禅洛桑•巴丹益希传》,许得存、卓永强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

[5]曹建恩,《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农牧融合现象的考古学观察》,《考古》2021年第6期。

[6]李凭,《北魏平城时代》,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7]田余庆,《拓跋史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19年。

[8]王晓晶,《六世班禅进京史实研究》,豆丁网,2017年。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