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吏
-
宁夏之役:大明悍将李如松的成名之战
1592年,平静多时的明朝北部边疆,爆发了震动不小的宁夏之役。从蒙古投诚而来的大将拜,因为利益问题而选择铤而走险。明朝为了将之镇压,而几乎动用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机动部队。包括后来声名远播的悍将李如松,也依…
-
万历三大征后果(如果没有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三次大的军事行动,是明朝后期最为辉煌的三次胜利,也是明军的绝唱,随后,万历晚年的萨尔浒之役就把万历三大征积蓄起来的明军的威望和精锐打没了。 万历三大征的第一役…
-
明朝播州之战(古代播州历史)
前期冲突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春,播州土司杨应龙和朝廷发生了第一次冲突。朝廷令文臣王继光,武将刘承嗣、郭成兵分三路,分别行军围剿。杨应龙采用“声东击西”计,以“佯令约降”为幌子,暗中“统兵据关冲杀”,结果…
-
明朝播州之战(万历播州之役历史背景介绍)
播州之役是明朝万历年间打败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一场战争,是明神宗万历三大征之一 。 万历十八年(1590)始,杨应龙与明政府的关系逐渐恶化,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应龙公开反叛,挑起战端,播州之役爆发。战…
-
播州之役伤亡(明朝播州之战)
关于播州之役,历来评价甚高。此役之胜,大大树立了明王朝在西南地区的威风,为200余年所未得志西南夷之盛世,足以泣鬼神而舒宵旰,也震慑了其它百夷君长,巩固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了明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
明朝国号由来胡阿祥(明朝国号由来知乎)
朱元璋在应天府正式即皇帝位,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昭告上天,“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明太祖实录》卷二九)。 中国历代王朝称号大体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或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如商朝(…
-
明朝的宦官制度特点(明朝宦官制度内容)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政的少数几个朝代之一,明朝的太监们上窃皇威,下侵曹全,几个太监把大明王朝搞得乌烟瘴气。 然而明初时,太祖朱元璋是极力禁止宦官干政的,还曾制作一块铁牌挂在宫门前,上写“内臣不得干预…
-
仁宣之治是公元几年(史上的仁宗)
明成祖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即位。明仁宗采取“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公平,与民同利。明仁宗之后,明宣宗朱瞻基继续推行仁宗时的政策,发展农业,赈荒惩贪,恢复经…
-
明朝仁宣之治后还有盛世吗(仁宣之治是哪个朝代)
仁宣之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明初社会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仁宗时“停罢采买,平反…
-
土木堡之变百度百科(土木堡之变真实损失)
1449年的土木之变,是明朝中央军队第一次发生的一场失败战役。 武将勋贵集团失势 明朝开国时的勋贵子弟和永乐靖难时的勋贵子弟在那时候在朝堂都有话语权,那时候在朝堂并不是文官独大,武将一样有地位,而且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