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唐朝
-
唐太宗灭突厥并不值得炫耀:隋末时东突厥已衰弱
事实上,隋末中原大战乱,突厥恰恰处于极度虚弱,不然早就杀进中原来了。唐朝建立后,走上正轨的中华帝国拈死这么一个垂垂欲死的部族联盟很值得吹嘘么?中原王朝历来以蒙古草原为最主要的边患,唐朝很轻松的剿灭…
-
唐王朝的“家庭内乱史”
大唐王朝,本是姓李的天下,不料中途被一个姓武的女人给折腾了一阵子,差点酿成“颜色革命”。后来,多亏武后没为自己的儿子改姓为武,否则李家天下就到此为止了。 李家大唐王朝,刚出道时就时刻充满了家庭暴…
-
从忠臣到叛贼:晚唐最重要的几个掘墓人
——晚唐君臣最担心的几个掘墓人,有的被消灭,有的摇身一变,成了为唐朝“报仇复兴”的“忠臣”。 唐代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其广袤的疆土、强盛的国力、灿烂的文化、无坚不摧的兵锋、海纳百川的胸怀,都是它无愧…
-
为何逼武则天退位扶李显上位的五位官员无人善终
长安四年(704年)十二月,80岁的武则天因病避居迎仙宫。 武则天的病情很严重。朝堂无主,宰相也难见女皇。迎仙宫中只有张易之、张宗昌侍奉武则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史载:“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入阁…
-
唐德宗李适聚敛无度 公开教唆宰相受贿反被“教育”
唐代,竟然有一位皇帝告诉宰相:受点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想到这位宰相不仅不领情,而且义正词严地给顶头上司讲了一番反腐倡廉的大道理,换言之,给其上了一节廉政教育的课。结果,皇帝讨了个老大…
-
武则天贴心服侍唐太宗为何不得宠
武则天画像 史书、戏文、小说、野史等作者总在渲染武则天与唐太宗的关系。大家皆怀有各自的目的,尽情描绘,乱编一通,无非让文章染上桃色,或欲把武氏比诸妲已、褒姒,如《讨武曌檄》中骂她“秽乱春宫”。而有的作者…
-
唐玄宗时名相姚崇如何对付政敌:知变通 懂克制
他三度为相,同时又兼兵部尚书,边境所有的军事部署,器械钱粮,都装在脑袋里,如同字典,随时查备。 对当时的普通人来说,宰相是个大谜。想想看,庭院深深的府第,呼风唤雨的能量,无所不在的权势,谁能读…
-
党争亡国:漫谈唐朝的“牛李党争”
从中国历史上讲,党与派这二个字,都是贬义词。《尚书·洪范》有这么一句话:“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这里党、偏、侧都是贬义词,王道的标志是“无偏无陂”,是公平正义,…
-
唐朝为何走向全盛:对官二代和平民子弟一视同仁
在唐代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士族门阀作为社会和政治中的核心力量,成为几百年间中华大地执牛耳之阶层。而唐代,出身平民者日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政坛上如此,文化艺术界也是如此。对此现象,很多史学家们…
-
大唐帝国在中亚统治的崩溃:中国和阿拉伯中亚争夺
唐朝鼎盛时期;西突厥斯坦各国的内附 714年,唐朝雇佣的突厥将军阿史那献在伊塞克湖以西的托克玛克打了一场大胜 仗,使准噶尔的咄陆诸部落以及额敏河畔和塔尔巴哈台的葛逻禄部突厥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