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李斯因何成为秦国宫廷政治牺牲品

战国时期的李斯因何成为秦国宫廷政治牺牲品

  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都是到处跑着去求职的。为了各自的未来发展,每个人也都尽量多学两招。

  战国后期,一个叫李斯的,眼看秦国业已成为超级大国,就想到秦国去应聘。李斯的老师是荀子,有名的儒者,当时的职务大概相当于齐国的社科院院长。对这个学生的选择,荀子却不以为然。“秦国倒是个强国,”他摇着头说,“可惜一点也不文化。”(注1)

  不过李斯还是去秦国了,或许心想:“秦国缺少文化正好是我的机会。”凭他的一笔好字就能在那儿吃香的、喝辣的。

  李斯有个同学,从小是个结巴,但文采极佳。他叫韩非,写了一部书叫《韩非子》,被秦始皇看上了。没想到刚到秦国不久就被李斯害死了。

  荀子另有一个学生叫张苍,还是一个数学家和科学家。此人也为秦朝服务过,当过御史,但混了一阵就逃跑了。后来参与了汉朝的体制创立和文化复兴,还当过汉朝的丞相。(注2)

  荀子的学生很多,还有一位一直跟着他研习儒家经典的,叫浮丘伯,也称鲍丘或包丘子。浮丘伯跟着荀子从齐国退休后迁往楚国兰陵,而后就留在鲁南一带,“饭麻蓬藜,修道白屋之下,乐其志,安之于广厦刍豢,无赫赫之势,亦无戚戚之忧”。(注3)

  以上几个人,都知道秦国战胜六国,已是大势所趋。但荀子不愿跟那种没有文化的强大和效率发生任何瓜葛;他宁愿退守寂寞,为后人著书立说。

  张苍年轻,又是科学家,倘若不做高级公务员,恐怕一点儿也实现不了自我。当秦国是唯一选择时,他只好就去了秦国,不过从他私藏《春秋左氏传》一事来看,大概对秦政难久有所预见,暗自在为取而代之做准备了——而且好像也并没有人通知他这样做。

  而浮丘伯的生涯选择最为简单,仅收徒传经而已。一旦全国起义,秦法不行,浮丘伯随即继续教书生涯,据说当刘邦垓下取胜后举兵围鲁(即曲阜)时,浮丘伯等鲁中诸儒已在城中讲习礼乐,弦歌之声不绝,以致刘邦感叹不已,遂对鲁采取了招降政策。汉朝建立后,浮丘伯一直在长安讲学。汉儒中的“鲁学”,就是由他开创的。

  荀子的弟子中,除了倒霉的韩非之外,只有李斯从不怀疑秦国的强大,一门心思靠为它服务换取功名利禄。相比之下,浮丘伯和张苍这两个人,貌似“患得患失”,论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却要高尚得多。秦国没有能够博得他们的认同,偏偏叫李斯赖着不走,结果成为宫廷政治的牺牲品,先于那两位同学而惨死,并不足为怪。

  现代社会的人才,当然比起战国来有广阔得多的选择。但基本规律不会改变:一个组织,如果本身存在邪恶,那么愿意向它靠拢过来的人,一定都是图谋私利;如果本质就是保守,那么在它周围聚集起来的人,也一定都是反对革新。

  像这样的组织,在它土崩瓦解之前,也只能靠笼络像赵高、李斯那样一批道德低下的马仔来运行。即便有人天真烂漫,被它优厚的招聘条件所诱惑,用不了多久,肯定会吃尽苦头,理想破灭,要么像乐毅一样被挤走,要么像韩非一样被陷害。

  同样道理,坚持“清白”、“节义”标准,志向高远的人,在求职应聘的时候,也会反过来考察招聘者自己修的是什么礼,行的是什么道。这就像经典兵法《黄石公三略》讲的:“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

  所以,别说后来没有人会像燕昭王那样千金买士了,即使有,真正杰出的人才更未必用黄金即可招来。这一点,后世的士大夫算是相信了:

  昭王当日有高台,陛级原因郭隗开。

  千载黄金留士价,多年骏骨不重来。(邱禾实《黄金台》)

  注1.荀子,名况,生卒年不详,赵国人。荀子是战国末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倡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应。因为他的两名弟子韩非、李斯都是法家代表人物,荀子受到后来的许多儒家学者的抨击。荀子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然而“殆无儒”,是“秦之所短”。

  注2.张苍,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人,战国至秦汉时期著名的学者、政治家、科学家。张苍秦时为御史,汉高祖时被封为北平侯,汉文帝时为丞相,任职十余年,主持改定历法,校正了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据说张苍活了一百多岁。贾谊即张苍门下弟子。

  注3.语出《盐铁论》(毁学篇)。饭麻,以粥为食;蓬藜,野草;刍豢(chhun),指牛、羊、猪、狗等牲畜。这句话是说浮丘伯穷困潦倒,每天喝粥、住茅草房,却“乐其志”,虽然没有显赫的地位(如李斯),却不会担忧性命不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吾爱历史吾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