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赖以生存的是文官系统,而不是军队。
只要自上而下的文官系统稳定,中央集权稳定,稅收稳定,中央政府有钱了,军队随时可以招来,
但是,如果官僚系统崩塌了,军队再多,也只会成为障碍,因为官僚系统崩塌,预示这地方势力崛起,地方势力崛起,军队就将军阀化。
明朝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明朝前期,是官僚系统最稳固的时期,皇帝被抓了,损失军队了,完全不是问题,不会伤及根本,
因为事变是突然发生的,地方的军队、文官系统还没来得及反应,所以,也就不可能割据一方了。
明朝土木堡之变,大明号称五十万的精锐被全歼,跟随明英宗御驾亲征的几乎整个朝廷文臣武将也被扫掠一空,英宗自己被俘。可以说,对明朝而言是个晴天霹雳,打击巨大,差点要了明朝的老命。
但明朝最终转危为安,渡过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其中的原因,小哥觉得,大致可以从天时、人和、满血复活三方面来解释概括:
1、天时
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此时大明建国已经八十多年了,在经历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等前辈的开拓和发展之后,此时的大明正处于巅峰阶段。不管是经济也好,军事也罢,对于漠北的瓦剌(漠西蒙古)来说都是巨无霸的存在。
所以,强大的国力在这儿摆着,明军对于瓦剌以及其他蒙古部落一直处于战略进攻的主动态势。土木堡之变,其实完全是人祸所为,确切说更像是一场意外,绝不是真正实力的写照。要不然,大明也不会在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中取得胜利,让瓦剌无计可施,无利可图,最终只能带着朱祁镇这个高级又鸡肋的战利品灰溜溜跑回草原了。
一句话,刚经历完上升期,正处于稳定强盛期的大明,还远没有到亡国的时候!
2、人和
这一点,其实反而倒需要感谢瓦剌人了。为什么?
小哥的看法是,土木堡之变发生前,英宗治下的大明朝廷,文官、宦官、武将集团之间你争我夺,人心不齐,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斗得不亦乐乎,国势日殆。但土木堡之变后,大家的目的变得高度统一,那种兵败失主的耻辱感和亡国灭种的紧迫感反而让大家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在于谦力排众议,坚定不南撤的战略部署后,在他的带领下,大家迅速拥立郕王朱祁钰即位,然后从全国各地迅速调集各路勤王兵马,火速拱卫京师,虽然艰苦卓绝,最后还是成功地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挽救了处于极度危险中的大明王朝。
3、满血复活
土木堡之变,大明不但军事精锐全军覆没,最关键的是满朝文武也被薅掉了大半,等于说金字塔尖的那部分精英阶层面临着断档的风险,原本感觉人才济济的朝堂一下子变得空荡荡了。
这换谁都会觉得后背发凉,毕竟部队虽然损失了,但也只是北方戍卫之师,修整调编还是比较快就可以恢复正常的,但治国安邦需要的人才没了,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补上这档段差的!
这里,就不得不佩服大明,或者说中原王朝强大的官僚造血能力。最重要的是,在成熟而稳定的体制下,帝国的官僚队伍一直保有大量的人才储备,也让大明有底气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统治建制,保证大明的骨架不散,以满血复活的能力再造玄黄!
以上几点浅见,小哥烩史,欢迎指正!
首先更正一点,土木堡之变明军应该是20万大军,那为什么经过“土木堡之变”,20万大军全军覆没,明朝还能延续这么多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一个人力挽狂澜,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使瓦剌无功而返,让大明朝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事件的起因是瓦剌在也先的带领下,多次骚扰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蛊惑下,想效仿大明先辈皇帝御驾亲征,秀一下肌肉,但想法是好的,结果是惨烈的,这一仗英宗被俘,大臣战死极多,一日之间,大明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就在这危难之际,于谦与太后推举朱祁钰接手帝位,稳定了民心,而之后也先兵临北京城下,大明王朝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于谦等人力排众议,力阻南迁,这在当时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之后于谦亲自带兵镇守城门,在众志成城,三军用命之下,终于击退了瓦剌大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这一仗意义非凡,不但保住了北京城,更保住了大明王朝的基业,使大明得以延续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