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清朝替代了明朝。真正直接灭亡明朝的是李自成。
1644年4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崇祯皇帝放走了儿子,下令宫中所有女子全部自杀,自己带着老太监王承恩来的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吊自杀,大明灭亡。
一个月以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李自成逃走,清兵占领北京,并把首都从沈阳迁至北京。然后一路南下,平定了中原。
事实上,明朝灭亡原因很多,明史专家把原因查得比较细,比如明亡于党争,明末的皇帝怠政,遇到小冰河期气候反常,土地兼并严重,官场腐败成风等等,综合起来构成了内因,老百姓无法生活了,于是起来造反,最后李自成做大,灭了大明。
从天启朝开始,后金崛起,不断进攻大明,先是在关外夺了大明大片土地,后又连续五次翻越燕山,进入中原,抢掠大明财物,削弱大明实力。致使大明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加速了大明灭亡。这是外因。
如果没有农民起义的打击,大清未见得能灭掉大明。大明再延长个三五十年,等大清旺盛的势头过去,也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问鼎中原了,中原或许是另一番景象。
因为明朝之后是清朝,灭掉明朝大清也起到极大作用,老百姓不是历史学者,没必要细究,笼统地说清朝灭亡明朝也不能算错。
清代帝王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大清得天下之正”,也就是说大清之取天下,是有史以来最光明正大、顺理成章的。 清代君臣这样解释这个“正”。他们说,曹魏、西晋、唐、宋诸朝,都是原来的臣子趁着混乱从孤儿寡母手中抢得了政权,有偷和骗之嫌,实在称不上光明正大。
至于汉朝和元朝,则是赤裸裸凭头颅和鲜血建立的,比前述诸朝实在硬气得多。“然汉自灭秦,元自灭宋,虽未尝不正,而与鼎革相接。”比如宋朝本来没有过错,元朝强抢,是不是有点不好意思?再比如明太祖虽然是一介平民,但毕竟是元朝的子民,“以纲常伦纪言之,岂能逃篡窃之罪”?
只有清代皇帝不存在这个心理负担,因为他们的天下是得之于“流贼”,而非得之于明朝。他们与明朝本是“邻国”,见邻国奴才起来造反杀了主子,出于义愤出兵镇压了奴才,替这家主人报了仇,“明朝天下亡于流贼李自成之手,是强盗劫去家财,赶出明之主人者,李自成也。我朝驱逐流寇,应天顺人,而得天下,是乃捕治强盗,明罚敕法之天吏也”。“于故明但有存恤之德,毫无鼎革之嫌”。所以说起来,别人得天下都是靠抢和,而“我大清”则是因为“见义勇为”而顺理成章地得了这么大一片家业,实在是正”得没法再“正”了。
事实上,明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亡于流寇李自成之手,但实际上是亡于后金之手。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原本属于明朝臣子的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年号天命,与明王朝展开了对峙。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原本属于明朝的东北地区已经慢慢地脱离了明朝的掌控。可以说,后金自建立伊始,目的就是要颠覆明朝政权,自己取而代之。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趁着明朝防务松弛、党争频繁之际,决定对明朝用兵。同年四月,努尔哈赤以所谓的“七大恨”为名,正式起兵反明,双方在辽东地区展开了大战,历史上有名的“萨尔浒之战”拉开了序幕。
但遗憾的是,在此次战争中,经历过“万历三大征”的明朝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再加上将帅之间推诿扯皮,让努尔哈赤抓住机会,采取逐个击破的战略,最终在萨尔浒一带大败明军,取得战争的胜利。
此役过后,明朝元气大伤,遭此惨败,开始陷入被动,到天启年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明朝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局势万分危急。而后金方面,在取得胜利之后,不但使其政权更加稳固,而且夺得可战场的主动权,在以后与明朝的战争中,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
△《萨尔浒之战剧照》
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后金军一直想要叩关入侵,目的就是为了颠覆明朝的政权,入住中原。只是这一时期明朝在辽东名将较多,如孙承宗、袁崇焕等人,再加上毛文龙的牵扯、关宁锦防线的建立,延缓了后金入关的步伐。努尔哈赤虽然一心想要打进来,但奈何有心无力,因为明朝的防线太坚固了。
但遗憾的是,因为袁崇焕与毛文龙的矛盾,在袁崇焕将毛文龙杀了之后,后金再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心致志对付明朝。后来又因为崇祯的猜忌多疑,中了努尔哈赤的离间计,杀了对后金抵抗有力的袁崇焕。如此一来,使得后金进攻起明朝更为顺利,后来直到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入住中原。
至于李自成起义,与后金相比,它是后来才起兵的,而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则从一开始就想要颠覆明朝政权,只是李自成起义为后金提供了方便,使得明朝不能专心致志地对付后金。
△《李自成起义》
因为此时的明朝内忧外患,一方面既要对付国内的农民起义,一方面又要对付努尔哈赤的后金。可以这么说,要没有努尔哈赤的起兵造反,很可能就没有国内的农民起义。因为征剿努尔哈赤缺乏军饷,朝廷只能将这些负担加在农民身上,这样一来,造成百姓负担沉重,当百姓生活不下去的时候,除了起义,别无他法。而造成这一切的祸根,就是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动摇了明朝的根基。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明朝并不是亡于李自成,而是亡于后金。
再一个,清朝说他们入住中原只是为了给明朝报仇。那么,既然是为明朝报仇,那他们在入关之后,为什么要对明朝的势力赶尽杀绝呢?尤其是南明的永历、弘光政权,对所有跟明朝有关的势力一个都不放过。
△《清军入关》
更甚的是,到了康熙年间,对75岁的明朝遗老朱慈炯都不放过,对其凌迟处死。再到雍正、乾隆年间,为何要发动大规模的文字狱,焚毁或者大量篡改的关于明朝的书籍?归根结底,他们还是因为怕,怕人们说他们是乱臣贼子,怕人们不承认他们这个政权。因此,他们要消除所有对他们不利的言论,以证明他们这个江山的合法性。
所以,综上所述,明朝虽然看似灭亡于李自成之手,但实际上是亡于清朝。
明朝就是被满清覆灭的,所以满清绝不是“得国最正”。
有三个人,小明,小清,小贼。
每当小明快把小贼活活整死的时候,小清总是适时挑逗小明,寻衅滋事,搞得小明头大,把全部注意力都投向小清,小贼多少次差一丝就会死掉,可他就是没死,因为就在他只剩几十人,要死不死的时候,打手突然撤离去找小清报仇去了。
小清越来越壮,在松山的某次群殴中,小清把小明打得有出气没进气。
突然,死里逃生N多次的滚刀肉小贼跳出来抬手就是一刀,忙着捯气儿小明就归西了。
问:小明是被谁杀的?
表面上看最后一刀是小贼,其实是小清榨干了小明最后一滴精血,把最后一丝实力消磨殆尽,即便没有小贼那一刀,整个势力集团也快分崩离析了,嗯······不,最后一滴鲜血是小明自己吐出来的,因为当时也就唐通和吴三桂还能傻了吧唧的去救崇祯,勤王就勤王吧,轻重不分的崇祯还要撤防宁远,撤防没错,时机不对,时间不够,吴三桂要是能及时赶到北京就见鬼了,所以即便吴三桂的强行军速度(300里)几乎和多尔衮骑兵一样,但还是赶不上卫戊京师,刚赶到如今的唐山附近就接到京师陷落,崇祯殉国的消息。
谁抢了小明的庄园
大财主小明,小财主小清,大土匪小贼。小贼想抢小明的庄园,小明的庄丁把小贼打得不要不要的,小清适时的在小明后院放火,火宅里的小明被烧得只比烤鸭多一口气,小明的庄丁都去救火了,小贼趁机进来手起刀落剁了小明。
庄园主覆灭和庄园覆灭是两回事······偌大的家产和无数的继承人都还在呢,小明家大业大,虽然人死了,但是找个继承人还不当玩一样,近百万的亲戚,谁继承不行?比如小光、小鲁、小武、小历呀都行,就算上百万亲戚都死光了,小郑也能当代言人。
但是,小清放火就是因为看中了小明的家产,他好悬把小明直接弄死,却以替小明报仇为由打跑了小贼,抢占了小明的庄园,打跑了小明的所有亲戚,招募了小明的庄丁,抓捕了小明的正统继承人,然后对这个倒霉蛋说,你不是继承人,你是冒充的,o( ̄ヘ ̄o#),就你这小伎俩······杀掉!
同族的小光也没跑远,还占了半个庄园,稍显弱智的小光就跟小清商量,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谢了哈,你彻底弄死小贼,然后你还回你的茅草屋,啥条件你提,成不?小清都懒得搭理他,讲条件的下场就是暴揍,小光死掉······
大清就是以这种手段掌控了全国,我再浓缩一下:
∵崇祯殉国≠大明灭国
∵一线政权≠入主中原
∴满清是抢占北京为据点,以武力和霸权覆灭大明的。
注:一线政权。满清入京和入主中原是两码事,入京是一线政权,辽东→辽西走廊→山海关→北京。其余中原所有领土都是满清打下来的,当然也有一部分迫于满清武力自己投降的,也别管满清当时的势力构成是怎样的,总之都是满清干的。
这样写,哪怕对历史不大了解的朋友,也差不多能看懂到底满清的作为算不算“得国最正”。问题以浅显的方式叙述完毕,我们来看下——
崇祯殉国≠大明灭国
先说李自成,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殉国,当时的势力版图是怎样的呢?
李自成处于“夹道”之中,黄河以北,山海关以南的大部地区,大概就是河南的一部分,外加山东、山西、陕西和最后占据的北京地区,但是大顺政权始终呈现出无根浮萍的态势,虽然他的势力范围很大,但是控制力极弱,归属于他的势力也都看不上他的响马习气,只不过想多活几年没有办法而已,属于墙头草系列,如果大明或者满清的军队过来,谁会在乎李自成。
李自成之所以成功进入北京,不是因为他的部队和战法犀利,而是因为大明当时已经不行了,自身已经弱到极致了,所以才会被他占了便宜,而满清不同,无须讳言,当时满清的战力确实彪悍,所以李自成山海关大战败退,和之前与吴三桂的消耗战无关,直接打他也是白给。虽然多尔衮和大哥阿济格关系不咋地,但也不至于让阿济格带着2万人去送死,观战时间不短,对李自成的战力心里有谱,阿济格两次冲锋,李自成就直接逃命去了,差点被祖宽打成傻子的主儿能有多厉害,也就别吹了。
祖宽就三千人,直接打跑了张献忠,后来李自成、高迎祥来了与张献忠合兵一处,还是被祖宽揍飞,溃散逃跑,再集结再打,再次被打跑,祖宽就三千人,那李自成战力高在哪儿了,还真看不出来,再说了,李自成才是幸运小神兽,崇祯先是派唐通镇守居庸关,还贴心贴肺的给唐通配了个太监杜之秩监军,结果杜之秩把居庸关打开投降,唐通被俘,咱也不知道到底该谁防着谁,然后北京城门也是被人从里面打开的,具体谁打开的,有争议,都有可能,但绝对不是曹化淳,1644年曹化淳已经回老家养老6年了,他没本事远距离发功,用意念开门,真是坐在家里都躺枪,所以以讹传讹,到此为止。
李自成被打跑后,回到北京火速登基,然后就把紫禁城全烧了,大约一周后,多尔衮才进的北京,那时候满清对中原的控制力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满清以北京为根基,先是安抚明宗室,再就是拉拢汉臣出力,稳定好北京这条根以后,大兴赏赐,有了据点,多尔衮才对全国各部展开攻势,那时候满清势力是关外渗透进来的一线势力,只有点对点,北京对盛京,也有线,路途畅通,但是没有面,或者说只有北直隶,后来全国统一的结局不是取巧来的,那真是一城城的逼降,一城城的打出来的,屠城屠出来的,手上沾满血腥无数。
如果把京师比作内部,其他地区比作外部的话,那么:
乱民、响马们的行动持续了N多年,可不是崇祯上吊那年才开始闹的,后金崛起到大清也30年左右了,陕西、山西的大规模乱民也差不多有十多年了,并没有因为崇祯上吊而更乱,我们也不管大明当时已经溃烂到什么程度,但是从外部来说,与崇祯活着的时候也没啥区别,换句话说,还能更乱点么?没有上升空间了呀。
京师内部原本是崇祯的老巢,后来成了李闯的地盘,再后来多尔衮进京并且力排众议,坚决抵制了满清内部不同意见,扎根北京,一年之间再三易主,有什么变化么?没有,除了二千多京官被刘宗敏追赃助饷打死一千多以外,什么都没有变,还是那么“稳定”。
南明划江而治,掌握着中土最最富饶之地,一年发三年粮饷不怎么费力,工商和粮仓都攥在南明手里。
撇去凤阳不提,两京制不是随便说说,多安排一套养老机构(虽然两百多年来它的部分作用就是养老系统^_^),国家的六部建制,尤其是国之礼器一应俱全,崇祯死掉,就只是死了一个皇帝而已,南京也就缺了一个皇帝而已,就这么简单。有人会问,我的天,那北京的京官咋办,咱们还真别替他们操心,人家都墙头草一般,李闯来了跟李闯,多尔衮来了跟多尔衮,无所谓,可以说已经不是明臣了。那时候的南京才是大明真正的法理上的领导班子系统。
当时的南方地区,四大军镇大概四十万人,左良玉有八十万人,差不多120万人,从君主弘光帝到内政、军事系统是完备的,虽然内讧更加厉害,但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什么事实?大明没有灭亡,几百年来的备胎终于在崇祯死后用上了。
当年准备备胎的时候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比如敌方来势迅猛,皇帝带着大臣跑南京来了,那你还多准备一套领导班子干啥?其实就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南京领导班子的日常作用本文就不提了),皇帝死了,大臣也都全死了,即便这样,我南京还有一套班子在,推举朱家皇室子嗣继位,大明不就续命了么?以此为初衷创立的陪都,谁能质疑其政权不合法?就是为了让他在危难之际合法,才创立的南京陪都!
说了半天总结一句就是,崇祯殉国,大明未亡。
而且说了如上许多,大家也都明白为何一线政权≠入主中原了,从最初控制北直隶,满清真的就是一步步推进,武力胁迫抗拒屠城,到稳扎稳打控制全国,令大明势力逐渐被蚕食,直至真正消亡,这其中也包含续命成功的南明,他的内部确实一团糟,比崇祯那会儿更糟,但无论是从法理正统性上来说,还是名义上的集团化控制来说,他都是大明的延续。
所以,认为大明是被大清覆灭的,这种说法并不离谱,甚至还很合理。
出于篇幅考虑我会在合适的题目中,写写满清政权是如何从北直隶直接推进全国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